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融入理论学习
讲台上“1+1”,思政课显活力(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核心阅读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位各具风格、各有所长的老师在思政课上共同合作。两人一同备课授课,思政理论融入“三农”知识,多角度的学习更全面了;师生一同讨论,学生们不仅有所学,更有所思了。这样的课堂让思政学习更立体、更生动地走进了学生的心中,点燃了他们内心的思想火花,树起了他们的信仰与行动准则。
“这思政课也太有意思啦!”在一堂别开生面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1704班学生杨洋由衷赞叹。这堂课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网络直播课。
针对创新实验学院2017级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邓谨教授和经管学院刘天军教授共同主讲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与乡村振兴”一课。“教学的效果非常好,现在很多学生像小时候期待上体育课一样,期待上思政课。”创新实验学院辅导员张世诚说。
思政+三农
借助专业老师力量,合力育人
“这是我高中时候的照片,这是我大学时候的照片,这是我工作后的照片,大家感受到时代的深刻变化了吧。”邓谨在课堂上展示了3张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通过同学们轻松的笑声,邓谨知道大家已经能形象地认识到“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依据”。
天边的不如身边的。邓谨在《毛泽东思想概论》的课堂上已经站了26年。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政治性要与思想性、学理性、实践性、生活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论才能在丰富生动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熠熠生辉,散发出思想光芒和时代魅力。”
在准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两节课的内容时,她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让学生清楚认识为什么要根据时代变化来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二是向学生讲清楚社会主要矛盾在“三农”领域的表现及实践要求,从而培养他们学农爱农、扎根中国大地、振兴乡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术业有专攻。我想借助专业老师的力量,发挥二者优势,聚集共生共融的效应,合力育人。”邓谨把目光瞄向了经管学院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刘天军。两人一拍即合,经过10余次的沟通磨合,一个由两人共同制作的幻灯片课件诞生了,一堂由两人共同主讲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也与学生顺利见面了。
在学生们的眼里,两位老师各具风格。邓谨用她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富有激情的授课方式,讲解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及转化的历史脉络,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政理和学理。刘天军则以他长期在“三农”方面的研究积累和风趣幽默的讲课方式,讲清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在“三农”发展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的问题。
“这种创新的授课方式,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掌握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容,也从经济学的角度更好地了解了矛盾转化后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创新实验学院1703班线芷晨说。
理论+实践
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内化为信仰
“现今社会,你可以不知农,可以不事农,但是不可以轻农。”刘天军的话拉开了同学们了解“三农”问题的帷幕。他用严谨详实的调查数据为学生们讲授了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种种表现,呼吁大家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去。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也突出表现为乡村发展的不充分。”创新实验学院1704班赵星宇在课后表示:“正如刘老师所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要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要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要美!”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哪里?在邓谨看来,讲思政课不是拿政策理论压人,而是要用道理服人。面对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一代,她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同学们认识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弄明白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启发他们通过学识解决矛盾的方方面面。
理论只有接地气,才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不再是书本上遥不可及的话语,它们变为了村落里具体的人、物、事,变为了全国每个村落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创新实验学院1702班张诗浩说。
思政课必须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从文本进入学生心中,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内在信仰和实践准则。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也让邓谨更加坚定了这种“理论+实践”的课堂讲授新方式。
线上+线下
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参与感
“我能为乡村振兴做些什么?两位老师把一节思政课变成了一次思想的辩论。”经管学院1703班李家乐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还抑制不住兴奋劲:“那是一堂生动的理论课,也是一堂丰富的拓展课,更是一堂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的实践课。”
课前,邓谨运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网络课程平台以及微信群,先给学生提供课堂导学资料,要求学生围绕核心问题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为课堂讨论做好充分准备。
课堂上,邓谨和刘天军用“理论+实践”的全新讲解,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自己家乡或所见所闻思考我国“三农”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具体表现,并尝试为这些问题找一些良方解药。
课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建言献策。他们结合农业高校的学科特点,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建设、食品安全、区域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出见解,在讨论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极大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对课程和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独创性想法。创新实验学院1704班朱新政认为这种方式十分适合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无论是课后的分组讨论,还是课堂上由学生代表进行汇报,都比普通的老师说、学生听更让我有参与感。同时也坚定了我们学农、爱农、为农的信念和信心。”
(张晴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30日 12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