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第一课走进博物馆 孩子们各个变"十万个为什么"

2014年09月02日15:11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第一课走进博物馆 孩子们各个变"十万个为什么"

  “老师,为什么老北京建筑的门槛那么高啊?”“老师,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多少条呀?”……今天上午,丰台区云岗中学290多名初一新生走进首都博物馆,开始了他们新学期的第一课。在博物馆接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活生生”的知识,同学们各个都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北京订婚下聘,都需要哪几样礼物吗?”讲解员的问题一出口,同学们纷纷开始在展厅里寻找答案。“我找到了!金戒指、金手镯和金耳环。”一个戴眼镜的小男生指着展窗内的老北京婚聘“三件套”兴奋地说。“答对了!这是老北京‘下大定’必不可少的聘礼,其中金戒指首先代表着姑娘从此‘罗敷有夫’,同时也是‘心灵手巧’的象征。”在“老北京民俗展厅”里,一位女同学告诉记者,她最感兴趣的展品是老北京精致、古朴的大门,“这个叫‘如意门’,是平民百姓走的门;这个叫‘广亮大门’,是达官贵人走的门……”

  记者注意到,孩子们人手拿着一份问卷,每份问卷罗列着20个问题。初一2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告诉记者,这是学校专门为本次参观设计的“知识竞赛”考题,每道题都跟博物馆里的知识相关。同学们根据问题的设置寻找答案,可以对博物馆有更全面的了解。答卷明天提交,将根据班级平均成绩进行年级评比。

  首博社会教育部主任吴明告诉记者,首博为云冈中学初一年级的每个班级配备了1名讲解员,参观计划用时2小时,包括2个必选展厅的讲解和其他展厅的浏览。“必选展厅包括‘老北京民俗展厅’和‘北京通史展厅’,这是首博最具代表性的特色展厅,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北京的风俗和历史。其他展厅的浏览包括瓷器、玉器等艺术性较强的展厅,可以让同学们对博物馆有更深入地了解。”吴明透露,首博作为中小学的资源单位,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学校的团体参观,但在《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出台,要求中小学10%以上的课程在“中小学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后,这还是第一次。“为保证参观秩序和参观质量,我们设定了学校团体参观人数上限——500人。”据了解,在9月12日之前将走入首博的,还有丰台区的另8所中学。(实习记者孙乐琪 文并摄)

(来源:北京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