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晨报:体罚学生的教师也该同情

2014年07月15日08:40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晨报:体罚学生的教师也该同情

  不能不顾现实地一概以发达地区的发达观念,对不发达地区的人和事指手画脚,甚至因此彻底颠覆当地既有的传统和方式。

  贵州一小学的老师,因为学生没完成作业,一气之下让学生在操场罚跪,因为很快被校长发现,这一体罚被迅速制止。现场的图片在网上一出,中央电视台马上予以报道,而且找到了国内权威的教育专家,无非是指责这个老师不懂得教育理念,会因为如此作法影响孩子的一生。据报道,这个老师28岁,之前一直很敬业,还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事后一直在哭,非常痛苦。

  其实,在这样的事件中,该同情的不仅是这些被罚跪的孩子,还有这个老师。孩子还小,他们可能就因为这件事得到关注,教育环境得以改善,但这个老师已经28岁了,如果没有这件事,也许从没有人关注过她的教育理念,以及影响她教育理念的生活环境。

  我一个亲戚学钢琴,临近高考时找到中央音乐学院里著名的教授单独辅导,因为几个地方弹错了,生气的教授马上挥起教鞭狠狠打手。这个学琴的孩子已经18岁,而且还是在北京,在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但包括挨打的学生在内,都认定这是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善意。

  体罚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这也要看教师的用意,特别是这种一直工作在边远地区,甚至一辈子没来过北京的老师。如果没有这次罚跪照的曝光,他们可能一生都在边远的一角自生自灭着,而她,可能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因为缺少接受现代教育理念的机会,既往的、落后的经验一直被用来作为现在的教育方式,特别在他们无计可施,又特别期望孩子成才时,这样的体罚完全能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体罚出现之后,身居北京的央视记者,以及能到央视做客的教育专家,更应该感觉到,那里的教师和孩子一样需要帮助,需要劝慰,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点、非议。

  考古学上有个规矩,当一件文物如果发掘出来,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埋在原处,等待条件成熟时再让其见天日。当那些能上台面的,特别符合孩子心理发展的高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能具体惠及到贵州这样边远地区的老师时,似乎也需要参照这种的考古规矩,不能不顾现实地一概以发达地区的发达观念,对不发达地区的人和事指手画脚,甚至因此彻底颠覆当地既有的传统和方式,往小了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不负责任,往大了说甚至是“何不食肉糜”的优越感在作祟。(佟彤)

(责编:赵越(实习生)、贺迎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