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著名历史学者“资深教授”头衔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既因章开沅名声之隆,也因他是中国社科界中辞去“资深教授”的第一人。尽管章开沅此举带有“个人选择”的意味,可它引发了众多解读,而最主要的,就是围绕院士、资深教授等制度的改革。
资深教授抑或院士头衔,对个人而言,是不菲的津贴;对团队而言,是更大概率的项目中标;对学校而言,是影响排名的重要指标。正因如此,学术头衔成了“香饽饽”,一些院士、资深教授在利益挟持下,也很难全身而退。
学者李侠曾对院士年龄分布进行分析,发现两院院士的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科研能力退化可想而知。学术头衔与学术能力无法形成联动衔接机制,这势必导致院士、资深教授等名号的异化。而附带利益的裹挟,更是让其很难纯粹地归于学术本位。
平心而论,在现行制度下,将经费支持与学术头衔挂钩,从概率上更符合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宗旨。学术头衔与附带利益脱钩,未必适合现在国家在科研上的财政投入水平和科研需求情况。
在院士、资深教授等头衔与附带利益难脱钩的前提下,实现其退休和退出机制,也就不可回避。三中全会《决定》中专门对此进行了论述,但眼下实际配套政策还未出台。章开沅的请辞,迈出了个人自愿退休的一步,但若无制度呼应,这很可能只是个个例。所以,公众才会期许,章开沅请辞能尽快催熟退出机制。
除了自愿退休与学术不端等特殊情况,还应对获得荣誉者的年龄、近期学术成果进行详尽规定,对年龄偏大者提供退休待遇,可提供津贴,但不再提供科研项目。对学术成果影响降低者进行强制退出,鼓励更多有学术创新能力的学者进入。抑或干脆对学术头衔附上一定的有效期,超出有效期后需要重新申请。这样,也能实现学术头衔的流动竞争机制。
假以时日,当学术头衔真正流转起来,一方面它能倒逼客观评价体系的健全,另一方面,也能促使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再盲目附着于各种“名号”,而是投向真正需要的人。(北京大学学生 周宇诗)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