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者着素衣出场拜见父母、师长以及正宾
正宾为笄者戴上发笄
笄者着曲裾重新出场
笄者接过正宾递上的酒樽
正宾为笄者赐字
笄者最后拜谢父母
“笄(jī,音同机)礼始,全场静。天地造万物,万物兴恒,以家以国,祖光荣耀……”昨日下午5时,南开中学体育馆前,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10名初中和高中的女生在家长和同学们惊奇的目光中迎来了她们的成人礼———笄礼。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秀美发髻,郑重簪上发笄,带上长辈的美好祝福,祈愿未来健康美丽……
主宾客入席后,女孩们(笄者)穿着素衣向宾客、正宾行揖礼。随后,正宾为女孩们插上发笄,象征端庄、优雅,然后女孩们换上象征成年的曲裾礼服,举行祭酒仪式,此时女孩们获得属于自己的“字”。最后,女孩们三拜,聆听双亲训导,向父母行礼后,再向众宾行揖礼,笄礼成。
虽然对流程并不怎么熟悉,但裙裾飘飘的女孩们面色庄重,认真完成每一个步骤。参加笄礼的10名女生年龄在15岁至17岁之间,都是南开中学汉服社成员,平时就很喜欢传统文化和汉服,能参加一次笄礼是她们的心愿,昨天正好是三月初三女儿节,于是选在这一天举行传统成人礼。
“我高三毕业后要出国留学,这次笄礼对我有重大意义。我会将中国女性庄重、温柔、聪慧的特质带到国外去,也会向更多外国人传播我们中国文化。”南开中学国际部高一学生古先琦是参与者之一。“我们很支持女儿,她能够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古先琦的妈妈白红兵说。
小资料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古代嘉礼的一种。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15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冠(笄)之礼是我国汉民族传统的成人仪礼,是汉民族重要的人文遗产,它在历史上对于个体成员成长的激励和鼓舞作用非常之大。(重庆晚报记者 田晓 贺怀湘 报道摄影)
(来源:重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