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睡不好的成年人占六成 睡眠像孩子要多鼓励与表扬

2014年03月19日08:03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睡不好的成年人占六成 睡眠像孩子要多鼓励与表扬

  本周五是世界睡眠日,继去年发布中国首个睡眠指数之后,16日,中国医师协会等单位再次发布2014年中国睡眠指数:跟前一年相比,中国人的睡眠状况总得分提高了2.2分,但超过3成居民得分低于及格线。

  这次调查,还发布了十大职业的睡眠状况,总体来看,工作越稳定,睡眠质量越好。其中,老师位列第一,其次是公务员;睡眠障碍最高的是小微企业主、广告/公关从业者和媒体,媒体人“悲催”地垫底。

  那么这份调查结果靠谱吗?睡不好是什么在作怪?如何才能拥有好的睡眠?本报记者采访了杭州各大医院的精神与心理科专家,他们不少人平时坐诊睡眠门诊,对付睡眠障碍有自己的一套化解招术。

  这份调查样本太小

  不太靠谱

  面对这份睡眠指数报告,浙江省新华医院精神卫生科陶明教授坦言,从科研的角度来说,这份调查其实不算准确。目前我国成年人中失眠者高达57%,上班人群中有65%的人存在睡眠障碍,至少有一半失眠患者伴有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这个比例远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均值29%的睡眠问题。本份调查说“近4成居民得分低于及格线”,显然是低估了这个问题。

  陶明分析之所以调查结果有偏差,原因可能与“这份调查,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抽样调查,比较随机,而且是部分地区的一个人群,所以不是很严格。”他指出,这份调查说国民整体睡眠状况呈现向好的发展趋势,这个结论也不太准确。因为从精神卫生学科对睡眠障碍发病率评估来看,近年来,睡眠障碍随着抑郁症、焦虑症发病的升高,呈现大幅上升的态势。

  调查中,发布的十大职业的睡眠状况也是一搏眼球的做法,在陶明教授来看“不严谨”。

  陶教授说:“怎么不说医生最差呢?医生睡不好的问题远高于企业主、媒体人,国外机构有个大样本调查表明,医生睡眠障碍、抽烟、酗酒、心理疾病,名列前茅。”

  不过,陶教授说,这份调查也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调查中提及“记者睡眠最差”,陶教授觉得非常“情有可原”。

  “你们记者,明天会发生什么、要写什么,常常不是自己能作主,你们面对的压力是不确定的。”他说,虽然各行各业都有压力,但是老师面对的是可预见的压力,明天上什么课,今天可以提前安排。”

  企业主的情况也跟记者类似,政策面很难把握,大环境、客户的要求经常变,面对的也是不可预见的压力。这种压力对睡眠杀伤力较大。

  浙医二院精神科李惠春教授强调,不要把压力与睡眠障碍划等号。现代社会压力大的人很多,并非人人睡不好,只有长期压力,导致神经递质改变,以及扰乱内分泌系统之后,睡眠障碍才会变得突出,或许成为一种顽疾。对大多人来说,压力、不良应激事件等原因,往往造成的是一过性失眠,不会长期睡不好,不要过分担心。

  对待睡眠要像对孩子

  多鼓励与表扬

  总是抱怨自己没睡好的人,其实不了解睡眠是怎么回事。浙二李惠春教授说,公众对睡眠的三个误解要破除。

  一、每个人的睡眠需求不同,一个人睡多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睡眠时间不要和别人比,别人睡8~10小时,如果你睡四五小时,白天工作、学习、娱乐不耽误,那就表明睡够了。有的家族,祖辈、父辈都易失眠,那么你失眠的原因跟心思太重、职业、习惯都关系不大,可能就是先天大脑中有些神经递质不足,导致你总感觉睡不深。

  二、做梦并非一定没睡好,不要太在乎深睡眠。

  人入睡后深浅睡眠如波浪,如果多梦,表明几个波段中,浅睡眠多,深睡眠少,但只要睡醒了没有情绪低落,精神状态尚可,就没有问题。不要计较自己的深睡眠有多少时间。因为即使睡得再深,睡眠依然遵行深浅交替规律,深睡眠约占2小时左右。

  三、有睡眠问题的人虽然很多,但对待睡眠要像对孩子,要多鼓励与表扬。今天睡好了一点点,就要肯定自己,不要经常责怪自己睡不好。总是担心自己睡不好,往往结果就是睡不好,睡前良好的暗示很重要。

  如果自己真的持续两周入睡困难、早醒(比平时提前两小时醒来),浅睡梦多,那么可能就是有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了。此时一定不能自责,不要凭自己的毅力试图去克服,而是要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因为机体已发生了器质性变化,需要药物治疗,改善疾病症状,调整睡眠了。

  宠爱睡眠

  给你支三招

  省新华医院在6年前就开出了睡眠障碍门诊。陶明教授告诉记者,睡眠障碍门诊中最多的是青少年、大中学生;其次是老年人,其中女性是50岁左右处于更年期的较多,男性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多些。

  门诊的排名,跟调查给出的十大失眠职业略有不同,不过,陶教授说,临床情况跟调查不一定搭界,调查确实也反映了一些情况。

  对于睡眠不好的青少年、大中学生,他支招是,学会应对的良好办法。千万不要错误应对,否则真的会养成睡不好的习惯。在陶明教授看来,这部分年轻人群睡不好,一过性的多,背后的疾病因素少,容易自己纠正。

  这个观念与李惠春教授的想法差不多。李教授提倡积极“学习”好睡眠。他说:“好的睡眠习惯是需要学习的。错误的积累,会培养出坏睡眠。比如年轻时经常熬夜,比如发生心理应激事件之后,不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比如经常上床之后开始考虑问题,这一切都会让你不好的睡眠模式固定下来。”

  如何学习培养一种好的睡眠习惯?

  简单地说,记住3点:

  1、把床当床用:睡觉时再上床,不要在床上学习、看电视、煲电话、刷微信微博。

  2、定时定量,不要遇着节日就透支睡眠,也不要“整存零取”,白天有事没事打个盹。

  3、两周白天持续情绪不佳,工作、学习效率下降,赶紧看医生,在坏睡眠不那么顽固时,就纠正过来。

  对于中老年失眠人群,陶明教授认为,应对方法不能光盯着睡眠,而要考虑他们其他的躯体性疾病。比如更年期失眠是内分泌不调,雌激素减少作怪,那就通过调整内分泌来改善睡眠;比如老年男性多是因为前列腺增生,导致夜尿增多,影响睡眠,那就积极去泌尿科就诊。

  老年人也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年龄,积极治疗精神疾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睡眠问题,不要讳疾忌医。

(来源:钱江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