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多家媒体报道,海南一初中女生因不堪压力自杀,引发广泛关注。该生所在的班级让同学之间互相写下“挑战书”,大意是某某某郑重向某某某同学提出挑战,“如果你是喜马拉雅,我便要做珠穆朗玛”,下面列出计划和目标,并有挑战者、应战者、见证者签名。
教育学者李文道说:“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从心理学角度看,人要适当有点压力,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没有压力不是好事情。但是压力与动力并不呈正比关系,当压力超出承受能力,就会成为破坏性的扭曲,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海南这所学校发起挑战的初衷其实是好的,是希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却忽略了部分学生的承受力。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有4种学习需要:认知需要、发展需要、报答需要、竞争需要。其中最不可取的就是竞争性学习需要,这种环境下的学习动机不是获得知识和能力,而是为了面子和功利,会将学习应有的快乐剥夺。当下,一些学校不喜欢健康有效的认知性、享受型学习需要,而更喜欢采用这种“见效快”的竞争需要。很多家长也认为压力和挑战,才是教育的妙药,而将教育轻松、自由、悠然,当成一种不负责任和不良发展方式,这恰恰是一种狭隘的教育观念。因为轻松的无竞争教育,同样能让孩子得到和谐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新教育质量调查结果显示,芬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中学教育,芬兰学生的数学和阅读名列第一,而芬兰推行的就是一种无竞争教育,每个老师都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不同类型的学生。
拥有适当自由的学习,同样是孩子健康发展的法宝,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虽然当下我们的考试制度强调分数,但在注重轻松和兴趣的氛围中,强化孩子的主动性学习能力、享受型学习能力,同样能让孩子得到好的发展。(刘克梅)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