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准备自主招生材料,复习备考的时候。新华社 发
自主招生迎来十周年,2014备考大幕启动
2014年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学校近日发布,这标志着2014年度的自主招生大幕又开启了。按往年的规律,各高校的自主招生实施办法将在11月底至12月初集中发布,而目前正是收集信息、准备材料和复习备考的时候。
2013年自招人数同比大幅缩水
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学校发布后,华师附中已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要求推荐人选必须学习成绩优异和思想品德优秀,综合排名必须在年级前5%。今年,清华先于北大启动自主招生,这也拉开2014年自主招生备考大幕。
记者从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到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834名广东学生获得全国50所高校(校区)的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其中,有293名广东学生获得中山大学自招资格,有216名广东学生获得华南理工大学自招资格。名额较多的省外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学37人,清华大学31人,浙江大学27人,复旦大学23人,上海交通大学20人,中国传媒大学18人,中国人民大学17人,哈尔滨工业大学11人,厦门大学11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人。
对比2012年的自主招生数据后,记者发现,2013年获得自招资格的人数大幅缩水。2012年,有1175名广东学生获得全国54所高校(校区)的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其中,有392名广东学生获得中山大学自招资格,有367名广东学生获得华南理工大学自招资格。省外高校是北京大学32人,清华大学32人,浙江大学55人,复旦大学16人,上海交通大学20人,中国传媒大学20人,中国人民大学25人,武汉大学15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人,中南大学23人。从两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学生获得中大和华工的自招人数缩水最大,而省外高校变化不大。
2014年自招有哪些新变化?业内人士认为,由于2014年起高考加分政策全面“瘦身”,也就是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协遴选为参加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有资格保送上大学。其余的各种竞赛获奖者不再具备保送资格。原本可通过保送进入高校的这批优秀学生,很有可能转入自主招生的“游戏”中。而在高考加分项目上,全国各地也都做了调整。比如广东省的加分项目将由23项减为6项,包括中学生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各类科技竞赛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和省级优秀学生等17项奖项统统不能加分。这些因素,都可能加热2014年的自主招生。
2014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计划,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有消息透露,多所高校2014年自主招生计划有可能缩小录取比例,如果这样的话,2014年的自主招生会因为“僧多粥少”而变得更加激烈。
六所重点高中获得全市七成自招资格
从广州市的高中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人数来看,2013年,华师附中有82人获得自招资格,广东实验中学有66人获得自招资格,广雅中学有29人,二中有29人,执信中学有20人,广大附中有22人,六中有15人,四十七中有16人,七中有12人,十六中有10人,仲元中学有8人,广铁一中有7人。从数据来看,华师附中和省实是每年自主招生的最大赢家,两校获得自招资格的人数占全市的四成。前六所重点高中获得自招资格的人数约占全市的七成。
2012年的自招数据也可以印证“前六所拿走全市七成自招资格”。2012年,广州市内高中共获得609个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其中,华师附中167人,广东实验中学94人,执信中学70人,二中47人,广雅中学37人,六中34人。广州前六所重点高中获得449个自主选拔录取资格,占全市73.72%。
自招走过10年需完善中学对接机制
从2003年开始,我国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到2013年,自主招生过去整整10周年。
10年来,自主招生有哪些变化?国内知名考试研究专家、卓越教育中学研究院总监梁锦文认为,选拔手段从单一变得更多元化。从过去的竞赛型笔试或夏令营,到现在的校长推荐或学生自荐的申请材料+笔试+面试,甚至有大学在自荐环节增加社会名人的推荐信要求,我们看到自主招生对人才的选拔方式更立体。尽管标准尚不成熟,但这种探索是值得肯定的。
自主招生10年来也引起质疑声不断。在梁锦文看来,自主招生要在“区分”和“公平”之间取得完美平衡非常困难。以2012届自主招生为例,笔试瘦身使英语从必考科目变成无关科目,绝大部分英语优秀的学生感到非常不公平,难道英语好不是优秀人才的其中一种表现吗?
对于自主招生的发展,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出席2013年亚洲教育论坛年会时表示,高校自主招生是一个试水过程,从目前看,它变成了高校“掐尖”,已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对比美国、英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的英才选拔机制,梁锦文认为,国内自主招生未来十年发展需要完成中学英才培育机制和大学英才选拔机制的对接。目前国内中学基本缺失英才培育机制。由于过度统一的教材和标准、中高考的压力、各类竞赛的功利性,目前国内只有各地零星的顶尖中学有培养尖端学生的课程,但也尚未形成体系。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