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戾事件发生在校园内,但其深层次原因并不全在校园的运行和管理之中。校园戾气只是弥漫在社会上的戾气的组成部分,校园暴戾事件只是社会暴戾事件在校园内的爆发
对校园暴戾事件,真正的釜底抽薪之举不在学校,而在加快综合改革,让社会尽快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
近年来,涉及校园的戾气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危及青少年成长乃至人身安全。最近,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小康小学四年级一班在等待进食堂吃饭期间,有学生调皮乱跑,被班主任罚全班相互“掌嘴”。打得不够重的,老师还亲自动手,并罚所有学生不许吃午饭。
也在近日,四川成都市某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因为在朗读比赛时说话,被老师留下体罚,逼写千字检查,或罚站一小时。学生写不了,老师竟然要孩子在写检查与跳楼间选择。孩子最终从住宅楼上坠亡,语文课本上留下了“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有几次都缩回来了”的遗言。
不仅如此,还有多所学校,学生因相互争执而发生伤害甚至致死事件。
学校本是“斯文之地”,如此频繁发生伤害事件,个别校园称得上“戾气弥漫”,如此情状让人深感忧虑:应试教育积习难改,已经耽误不少孩子的未来,伤害未成年人心灵和身体的事件又接连发生,本该是青少年成长乐园的学校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毫无疑问,无论是逼学生相互掌嘴,不许学生吃午饭,还是罚学生写千字检查,甚至威胁吓唬让学生跳楼,绝对都是法律和校纪所不允许的恶劣行为,必须严惩。但类似事件频频发生,却恰好说明,在校园内,法律和纪律并不足以控制失态的教师,滥用课堂权力已成为极少数教师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
教师违规甚至犯罪当然有其个人原因,从脾气失控到虐待倾向到师德败坏都有可能。但一段时间内同类事件频繁发生却不是个体原因所能解释的,这些教师身上的戾气必有其他来源。
公允地说,现在的教师不好当,上有各级主管部门的考核——或明或暗的中考高考录取率,甚至名牌大学录取率排名表,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乐于标榜的“亮点”,也是让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压力山大”的痛点;下有学生家长天天盯着孩子的成绩,稍有波动,就可能兴师问罪。两边挤压之下,极少数教师开始将学生视为实现自身教学业绩的工具。一旦学生不听话,出现违背教师意愿的行为,教师内心积压已久的焦虑、烦躁和郁闷便如破闸而出的洪水,倾泄在学生的头上。
在一些地方,教师受到的压力来自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但施压者们同样压力重重。中考高考成绩上不去,学生进不了名校,民众不满,舆论批评铺天盖地,问责接踵而至。
民众对地方政府在办教育上的政绩要求,又直接来自于生存压力。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今日中国早已从近乎全民一个层次,迅速进化到不同阶层不但贫富高度分化,而且贫寒子弟向上流动日渐困难——这是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社会现实。“教育改变命运”的通道,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变得愈发逼仄。在一些地方,与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相伴随的,是对名牌大学的迷信和追求愈加强烈。仅仅校园内迎考口号的热狂程度、中高考时“全城戒严”般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高考录取之后嫌学校不够好而复读的人数急剧增长、“学区房”房价火箭般蹿升这四个指标,就足以揭示当今中国社会多数人群对教育的非理性态度——为了孩子的未来并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未来,他们不怕教师过于严格,只怕教师不严格,不在意教师是否承受得起重压,只怕教师不惧压力保持常态。
非理性的家长、教师、校长和主管部门官员,还有地方政府之间不断循环、持续强化的压力传递,最后全部集中到学生身上。一旦他们扛不住,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压力之下,孩子同样有转嫁压力的需要,极端行为完全有可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传递。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施暴或泄愤都不应该。这一点,当事人甚至比旁人还清楚,但单凭自己的力量,他们很难控制住自己,因为他们是社会环境或氛围的牺牲者。暴戾事件发生在校园内,但其深层次原因并不全在校园的运行和管理之中。校园戾气只是弥漫在社会上的戾气的组成部分,校园暴戾事件只是社会暴戾事件在校园内的爆发。
当前,校园暴戾事件频发的势头必须尽快遏制,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切实负起责任,但真正的釜底抽薪之举不在学校,而在加快综合改革,让社会尽快回到正常运行的轨道。仅靠严惩不良教师,不足以维护学生权益,不足以保护他们的安全,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公众正等待着国家新一轮改革的春雷。(顾骏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