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调查了浙江理工大学、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学校的20名大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其中女生13名,男生7名。
他们当中,有3名大一新生,7名大二学生,8名大三学生和2名大四学生。他们有的一年才和父母见上一次面,有的一周就回家一次。分离的时间,他们多用打电话联系,个别家长还加了孩子的微信,或是和孩子视频聊天,为的是多了解一些孩子生活学习的状态。
在背靠背的调查中,孩子和父母回答的节奏十分合拍。像“在长假期间,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这一项中,有10名学生提到了给父母烧了几次饭,洗了几次衣服等家务琐事,这些都被父母默默记下了,有9名家长回忆起长假里孩子为自己做的事,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些事。
也有学生很直白地回答,回到家什么都没做,就是吃饭、逛街,显得有些无聊。按往常一样为孩子烧饭、做菜、洗衣服的父母,对孩子这种感觉很有体会。有妈妈说,孩子这次长假在家待了5天,没做什么事,我们倒是为他做了很多,什么都要照顾;不过整天陪我们,他也烦的,经常低头拿着手机玩。
受访的20名父母中,近一半以上表示,要不是“菲特”这场台风,自己希望子女能多在身边待几天,即便是几句话的闲聊,也感觉彼此间的距离近了很多。
从本次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以前在父母和子女间被避讳的话题,如今已经自然而然地提起: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今后是不是打算留在杭州?想找怎样的男(女)朋友……
而在最后一项调查中:“这个长假有没有你想说,却没有说出口的话?”男生女生和他们的父母,更是舍不得留下空白。父母的疼爱,儿女的体贴,被默默地写在了纸上。(通讯员 应璐 陈显婷 本报记者 沈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