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教育”为何会造出“考试机器”?

吴江

2013年10月09日17:21        手机看新闻

中国12年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试机器?日前,广州举行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作为讲坛主讲人之一,分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郑也夫把中国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之后、大学教育之前)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教育机构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贵州都市报》10月8日)

走得太远,以至于忘却了出发的目的。在践行教育的路径上,这事儿也同样会发生。尽管有着“教书育人”作为终极目标,然而,终极目标毕竟来得太过遥远,甚至多少还显得有些虚无缥缈。既然目标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去实现,将终极目标分段去接近,要说也才更加现实可行,而在这一过程中,渐渐迷失了最终的方向,也就不能全说是故意误入歧途。

事实上,明明是“教书育人”,却把受教育者当“机器”,甚至根本成了培养“机器”的机器,教育的错位,的确是毋庸置疑。不过,中小学教育把学生修理成“考试机器”的背后,是否全然是中小学教育本身犯下了低级错误,“育人”究竟何以沦为“造机器”,恐怕还不能仓促得出结论,或是简单的咎责于中小学教育的离谱。

某种程度上,作为整体教育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中小学教育其实并不会超然于外,更没有可能特立独行、我行我素,无论是前后环节的牵制,抑或链条的整体走向,也都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的形状与姿态。即便是从“教书育人”这一终极目标来考察,如果中小学教育不去培养“考试机器”,恐怕意味着这些孩子连未来的升学都成问题,一旦考不上好大学,甚至无缘高等教育,简直堪称“误人子弟”,又遑论“教书育人”呢?

于是,教育领域的悖论与尴尬也就由此而生,尽管把学生修理成“考试机器”,明显有悖教育的终极目标,但假如学生连“考试机器”这关都过不了,则连继续受教育的机会都要中断乃至夭折,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之所以将“考试机器”作为教育目标,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罢了,甚至未尝不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明智与负责之选。

然而,当本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却遇上了单一的路径,教育是否合宜恰当,也几乎只剩下唯一的评判准则,甚至连教育本身,都被简单的划分为三六九等。从整个社会的学历崇拜,到高等教育的等级划分,中小学教育即便再有教育理想,又怎能跳得出几近固化的定位呢?

而对于当下教育的不满与诟病,以及各种改良的呼唤与尝试,也从来并不缺乏。只不过,这些尝试,即便不是以失败草草收场,也至多只能成为千古绝唱的特例,一元化的教育评判机制,教育自身的等级化,其实注定了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可避免的会在实现的路径上跑偏,甚至注定将误入歧途。

基于上述视点,“考试机器”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当然不是学生们自愿,但也同样不能全归咎于中小学教育太不人性化。唯有当教育本身真正从人性的多样化出发,真正关注每个个体的发展与成功,教育在多元化,去等级化之后,才能真正回归人本,摆脱制造“考试机器”的宿命。在教育的漫漫路径上,本不该忘记出发的目的。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责编:曹宇(实习生)、熊旭)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