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难忘的老师的是宋玉清老师。他是我小学五年级时的班主任。
还记得那一天,他出现在我们班级的讲台前,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真的惊呆了:他竟然是一个“瘸子”,刚刚从邻近的一所农村小学调来。后来,我们才知道,他是小儿麻痹留下的后遗症,据说也是因为这个,他成了“大学漏”(是指仅差几分没考上大学或已经上线但因种种原因未被录取而“漏”下来的)。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乡村教师中的大学生凤毛麟角,“大学漏”颇受人们尊重。“大学漏”很快就让我们见识了他的与众不同。他的课,很少照本宣科,即使是枯燥的数学课,他也能讲出各种小故事来,而且各种民谚俗语夹杂其中,风趣幽默,让我们看到了课本之外的另一个世界——这对于一个处于相对封闭的农村小学来说,弥足珍贵。
那个时候,他住在离乡直七八里地的村里,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下班,风雨无阻。那年放暑假的时候,他带我们去爬山,那时我还不会骑自行车,是宋老师用自行车驮着我,然后拖着一条残疾的腿,和我们一起爬上了海拔近600米的山。
宋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学会了乐观、大度、宽容的生活态度,他让我感受到尽管人生的路会有很多曲折,但只要脚踏实地,就会看到希望。
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宋老师,时间真快,一晃30年了,您是否已经退休,享受天伦?虽然您只教我短短的一年,但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申宁:人民网教科文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