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这个就业季,一个信息被屡屡提及:699万高校毕业生中,高职院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力压“211”院校;中职就业率更是连续三年高于本科院校。在公开场合,有人将其作为职业教育就业亮点加以传播。但欣喜之余,却很少有人洞见这样的现实——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就业率是否具有可比性?就业率攀比又说明了什么?
如何看待高职的高就业率?
记者搜集了这样一组数据:
从2006届到2009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非“211”本科院校的差距不断缩小,差距百分比分别为7.2%、6.3%、3.8%和2.2%;2009年,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8.1%,已经高于非“211”本科院校的87.4%。其后几年,高职就业率不断上升,截至今年,2013届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院校,位列第二。
这被誉为是“一个颠覆人们想象的事实”。
“不能盲目乐观!”记者在7月16日召开的“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就此提问时,有关专家发出警告,不能简单地用初次就业率来比较人才培养质量,更不能以此否定其他类型本科院校的办学。
如何看待高职院校的高就业率?对此,有关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期望值与现有市场、企业人才需求现状不够匹配,且大型企业用人要求过高,中小企业发育不足,创业环境有待完善。”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敏骞认为,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特色,“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总体上学术性过强,毕业生适应性较弱。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从一开始就强调技术技能的培养,能吃苦,上手快,使用成本低,就业定位与目前企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吻合度高。”
贵州铜仁学院院长侯长林则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之所以高于普通本科院校,源于以下三点:“第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第二,就业定位不同,高职学生自我认知清晰,就业心理期望与社会需求吻合,因此能很快找到工作;第三,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相对增加,使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有提高的外部环境。”
“无论是一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人才的构成往往是呈金字塔型的,中下层就业岗位相对较多,就业率就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中下层职业岗位,所以,就业难度比本科生要低,也就是‘好就业’的重要原因。”浙江经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瑶祥表示。
“好就业”不一定等于“就好业”
“我们职教人一定要清醒,不能被表面的数字所迷惑。就业质量如何、专业对口率高低、学生的后发优势有多大,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侯长林发出这样的警醒。
他的担忧,在现实中也有所显现。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振洪介绍,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总体上看还不是很理想,“优质就业不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不是很高。有调查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相关度只有63%;就业起薪低,主要是低水平就业,平均月收入为2749元;而转岗率较高,半年内离职率达到42%。”
“这反映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好就业’并不一定等于‘就好业’。”张瑶祥给出这样一组数据:近62%的操作工、机修工岗位不限学历或只要求职高以上;明确要招高职的岗位不到总量的20%,其中一部分岗位还可以被中职毕业生所替代,“这说明‘好就业’的岗位缺乏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属性’,让读了三年高职的毕业生去从事与他当年没有考上高职的同学从事同样的工作,既尴尬又无奈。”
专家指出,“好就业”的岗位往往还具有缺乏发展性、岗位薪水普遍较低、供需比容易被人为扩大等特点,“虽然教育部领导曾多次强调‘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廉价劳动力’,但高职教育目前的现实情况仍然是‘低层劳动者培养工厂’。”
就业率不能浮躁、盲目攀比
在很多学者看来,高职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比较主要是一种事实判断,并不是价值判断。
侯长林认为:“正常情况下,对高职就业率与一般普通本科院校进行比较意义是有限的,不能仅凭就业率高低来对本科与高职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比较,也不能作为考生选择本科和高职的依据。”
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专家表示,高职院校这些年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浮躁,不能盲目攀高,而应该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比如:应进一步理清定位、办学思路和发展方向,丰富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要思考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加强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设;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
记者认为,我国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办学定位急需转型,需由学术型向技术应用型转变,加大应用本科和专业研究生教育在本科及以上教育中的比例,与高等职业院校合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教育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记者 邓 晖 朱振国)
(来源:光明日报)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