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女儿初一
“她与同学短信不断,却不愿跟我们说”
“为了奖励女儿升上初一,给她买了部手机。最近发现她老是背着我发短信,跟我们的倾诉也少了,都跟同学聊天。我根据孩子每个月的话费算了一下,她一个月至少发了好几百条短信,她有这么多话为什么不愿意跟我说呢?”李女士对于女儿的“不信任”有点伤心,同时也有点担心。
分析: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心里有事情,宁愿讲给朋友听,也不愿意讲给父母听。和孩子沟通成了很多家长最头疼的事。
建议:避免经常使用说教或不容置疑的方式与之对话,可以尝试与孩子一同参加一些活动并一边聊天,来保持对孩子目前状况的了解。这需要父母更多的耐性。也可以与孩子的好朋友保持沟通,从侧面了解孩子的想法和状况。不要去偷看孩子的日记或者空间,被发现了往往会引起不满。
陈女士,儿子初二
“明明是关心他,却嫌我唠叨”
“儿子到了青春期脾气特别大,好像吃了火药一样,说两句就要发火,有时候真的很莫名其妙。比如做好饭喊他来吃饭,喊了几声才应,可是人还坐在电脑前不知道玩什么。我怕等久了饭都凉了,就又喊了他几次,结果他却突然发起脾气,嫌我烦,把门用力关上,也不出来吃饭了……”说起上初二的儿子,陈女士表示都不知道该怎么沟通了,明明是关心他,却换来这样的结果。
分析:“妈妈很唠叨”是青春期孩子共同感受。为何一直以来的关心,突然变成了多余,变成了唠叨?青春期的孩子处在“心理断乳期”,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他们的内心世界更丰富了。因此他们往往在寻求独立意识,渐渐地在生活上不愿受父母过多的照顾或干预,否则便产生厌烦的情绪。而父母依然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学习上操心和干预。由于体内激素的影响,对外界刺激很敏感,这使得孩子的情绪很容易爆发出来。
建议:生活上的琐事,告知后如果孩子不执行,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适当地再提醒,而不是“狂轰滥炸”,不达目的不罢休。也不要在孩子照做后,不停数落其没有立即执行你的“指令”。此时青少年所需要的“自由”,很多时候就是从摆脱父母的“控制”开始。你可以告知他,让他来决定做不做,但不能命令他,让他一定要听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