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变化
导致孩子行为“怪异”
如果说,青少年情绪波动、火暴甚至失控,是生理原因使得他们自己难以自控。那么,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是孩子显得“怪异”的重要原因。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理科主任龚梅恩表示,青春期是孩子比较敏感的阶段,生理的变化、学习的压力、一定的阅历和生活经验所产生的自我意识等等,使孩子表现为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同时也兼具依赖性;求知欲强,但识别力低。“在信息时代,孩子往往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各种知识,这无形中为孩子行为和选择提供了底气,孩子由此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一些与家长灌输的知识相矛盾的情况时会发生,与此同时,家长的权威性也在下降。”
龚梅恩提醒,孩子虽然表现得底气十足,他在自己稚嫩的阅历和生活经历基础上所产生的“知识”在家长看来往往是不成熟的,但通过否定其看法和做法的方法来打击孩子以求获得孩子认同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很多时候反而让孩子像被踩到尾巴的猫,跳起来大声地辩驳,通过否认来抹掉父母对他的否定。
“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可是他们总把我当小孩,什么都要管,为什么我做什么都不对?”这是许多青春期孩子的呐喊,也是他们经常挂在嘴边,与同学朋友们互相诉苦的口头禅。他们渴望别人将他们看作成人,得到相应的尊重和理解,甚至不惜与家长对着干,以证明自己。在激素波动这个内因的影响之下,既容易冲动,也容易不计后果。龚梅恩认为,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如果家长不重视,很容易成为青春期问题的“导火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