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就业难题需多方面着手
张霞的调查显示,政府相关部门、外企和国企是大学生最青睐的三类工作单位,学校招聘会和亲友帮助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两个渠道。她认为,人才的供大于求、大学生的就业期望高和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三大主要原因。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霆认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培养的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就业能力缺口,造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而微观方面,黄海涛指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采取偏见和排斥的态度,直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权益损害或剥夺。
熊义志认为,要想破解就业难题,大学生要进一步调整就业观念,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到更大的范围放飞梦想。学校也应加强宏观形势的判断,在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方面更有针对性地发力。“然而,就业问题从来就不是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民生之本,政府方面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促进就业,社会也应该更好地帮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此外,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也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熊义志认为,目前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不高,一方面受制于学生能力,更多的都是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之后才开始创业;另一方面,也和创业环境有关。尽管中央几个部委都出台了促进创业的文件,但是学生回基层后无法兑现。
在今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努力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力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大力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开展“一对一”实名动态援助,努力帮助困难毕业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实现就业。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