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二:考前培训、集中辅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是说说?
高通过高收费 已经铺好路?
很多素质不是靠培训可以突击出来
“我们有北影表演系教授专业授课,保证你初试成功率在50%以上。”2月18日,记者在某艺考培训机构采访时,其工作人员正向一位前来咨询的学生如此宣传,而承诺如此高的通过率背后一个月的培训费用则在两万元左右。
近几日,数量庞大的艺考族正忙于各大艺术院校的报名、初试,今年中央戏剧学院初试仅招50人的表演系有9700多人报考。而他们也带动了整个培训市场的利益齿轮高速旋转。
记者在北京艺通艺术培训学校网站上发现,这家机构宣称独家签约了中戏、北电、上戏、中传等国内高等艺术院校上百名专家教授,与中影集团、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影视传媒机构建立了“输送学员的合作关系”,并注明“在高考艺术专业升学、艺术专业人才就业方面具有“超强的成功通道”。
一些培训机构还打出所谓的“优先录取”、“保过包录”等承诺。北京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对记者表示:“已经铺好路了,看你肯不肯出点活动经费,出得越多,胜算越大。”
同时,记者发现,不少艺术培训机构还存在办学不够正规,培训老师滥竽充数的现象。很多艺术培训机构均没有在其官方网站或办公地点的显著位置展示办学资质,一些艺考培训机构只在墙上悬挂了工商经营执照,却并没有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韩老师认为,广大考生和家长尽快摆正心态。“很多素质不是靠培训可以突击出来,而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和一定的天赋、技巧和功底。”
“艺术家不是逼出来的,艺术是涌动出来的”
“踏上艺考这条路前,首先要看孩子有没有天分,其次要看孩子热不热爱这个行业。”夏丹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在选择参加艺考时,要结合自己的天赋和潜力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取一纸名校敲门砖而被迫踏上艺考路,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这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条捷径。”
有事例为证。早在去年,上海市教委就将艺术设计、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等多个本科专业列为“年度预警专业”,建议艺术类院校压缩10%的招生规模,原因是这些专业连续多年就业签约率低。
而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徐沛东也曾大声疾呼,艺考一方面给喜爱艺术、具有艺术特长和天赋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某些孩子的噩梦,这些孩子从小就被强求学习音乐、舞蹈、画画,家长一厢情愿的情况比较多。徐沛东呼吁,艺考的功能应该是给热爱艺术的孩子提供实现梦想的机会和平台,而那些志趣不在艺术的孩子,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不宜强求。
“艺术家不是逼出来的,艺术是涌动出来的。把艺考当成是救命稻草是不可取的。”也许,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艺考本身,从来就无“捷径”和“囧途”之争,关键在于你为何而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