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纽约2月4日电 通讯:思乡·聚会·祝福——3名纽约大学中国留学生的春节
新华社记者 李大玖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远离家乡和亲人的中国留学生而言,每年的春节都是一座成长的里程碑。有幸回家过年的人自然是欢天喜地,更多留学生只能是凑到一块聚餐、互相祝福,通过电话、网络和视频与家人聊天、观看央视春晚,聊慰思乡之苦。还有一些同学则像往常一样往返与教室与宿舍之间,甚至还要参加考试。
周珂颖是纽约大学传媒专业大三学生,来自浙江宁波。到美国后的第一个春节,她因为突然没有了从小一直习惯的热闹和忙碌而心中充满感伤。她告诉新华社记者,春节当天她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上课,周围的一切仿佛和春节无关,只好孤独地回忆往年全家团聚的热闹。
“虽然我们中国留学生一起到川菜馆包了两大桌一起吃年夜饭,大家互相祝贺新年好相互干杯,却觉得不像在过年”。到美国的第二年寒假,周珂颖回国了。为跟家人一起吃一顿年夜饭,“我特意向学校多请了一天假。只是已经没有了往年的轻松,心里充满离别的伤感。大年初一,我一个人坐上飞机飞到大洋的另一头。那种滋味很难受”。
现在周珂颖已渐渐习惯。今年她与纽约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们一道,准备一场同学们自演自导的大型文艺晚会,她负责对外联络工作,“当然,也会聚餐,还要跟家里打电话”。
郑冠言是纽约大学经济专业大四学生,兼修数学和商业,来自山东烟台。他觉得纽约有华人最集中的唐人街,有很多中国元素。只是“周围的年味越浓,自己就越想念家人”。
郑冠言说:“不管在哪里,过年总是留学生乡愁最重的时候。对抗乡愁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家聚会。我对过年的唯一奢求是,大年三十或者初一最好是在周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