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生金帆艺术团25年铸就艺术教育"金"名片【2】--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学生金帆艺术团25年铸就艺术教育"金"名片【2】

2013年02月04日09:0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手机看新闻

  汇聚多方力量,擦亮“金”色品牌

  历经25年的发展,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已成为首都乃至全国艺术教育的“金”色品牌。而在这个闪光品牌的背后,是政府、学校的重视,以及一大批老艺术家、专业教师和家长的支持。

  特别是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的加盟,为金帆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到艺术家们对金帆团的支持,郑萼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艺术家们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情忘我地投入到艺术团的组织建设和发展工作中,体现了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呵护与挚爱。”

  在中国指挥界,黄飞立是个响亮的名字。如今95岁高龄的他,仍在为音乐教育事业奋斗着。25年前,当时已年近70岁的他欣然接受邀请,担任首批学生金帆团的艺术指导,不计报酬地为孩子们开启音乐之门。

  正是在像黄飞立这样的老艺术家们的带动下,先后有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芭蕾舞团、解放军军乐团在内的许多国内知名的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加入到金帆人才培养中。

  25年来,北京学生金帆艺术团能够一天天发展壮大,离不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一群用心血和激情呵护与成就金帆团的专业教师,他们始终奋斗在一线,用自己的梦想、激情、执着和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呵护着金帆团一步步成长。

  如今担任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金帆行进管乐团总负责人的才晓雯就是这个群体的杰出代表。早在1987年八一中学金帆管乐团刚成立时,才晓雯就担任了金帆团的指导老师,从此她与金帆团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北京市八一中学退休后,因家住在北京市育英学校附近,才晓雯又帮助北京市育英学校成立了金帆管乐团,后来又被邀请到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负责管乐团的建设工作。现年70多岁的她仍在为管乐团的发展忘我地工作着。

  才晓雯的辛苦付出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学生们都亲切地叫她“才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才晓雯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北京市学生金帆艺术团的成长之路上,还有一个群体值得一提,这就是学生家长。这些学生家长是金帆团最大的关注群体和支持实体,常年有上千名家长为金帆团提供志愿服务,很多金帆团的活动中,都活跃着家长的身影。

  当然,金帆团25年的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支持力量还是来自市委、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金帆团建立以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政府、学校及艺术家、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立体管理模式。

  北京市委和市政府领导的关怀一直是金帆发展的动力之一。“金帆团从建立至今,历届主管教育的市领导都担任过金帆艺术团的名誉团长。他们每年不止一次地到艺术团观看排练和演出,关心孩子们的成长。”郑萼说。

  北京市教委和各区县教委对金帆团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例如海淀区、东城区每年分别拿出约1000万元用于金帆团的正常排练、演出;市教委2011年一次性拿出3400余万元,改善金帆团的硬件设施;市教委每年还拿出300万元对当年承担任务的金帆团给予经费补助。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