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解决一个不公平的同时制造了另一个不公平
社会各界不仅清醒意识到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重要性,而且正在设法解决它,这是好事却非易事。异地高考这一根源于社会发展不均衡、关涉各方面改革与利益重新分配的重大问题,不仅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来逐步解决,而且也无法达到绝对的公平。对于高考这种牵涉面广、规模巨大的高利害考试,怎么改都可能会让部分群体认为不公平。但是,打破地域界限、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必然,更是一种必须。这是我们面对异地高考问题必须持有的理性认识。
解决异地高考既要采取权宜之计,更要制定治本之策。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逐步放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性选择。首先,可将愿意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省市的自主命题权收回,扩大全国试题覆盖面积,在试卷相同地区实行异地借考,藉此可扩大异地借考的范围。其次,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招生完全解除户籍限制,允许考生不分户籍自主提出申请,不仅能给高职高专多提供一条生路,也在很大程度有利于解决异地高考问题。最后,按“先易后难”、“先地方后中央”的顺序,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教育资源承受能力来制定具体细则,将具体决策权交给地方,有限放开或者完全放开异地高考。如果要求各地“一刀切”地贸然放开,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就读京、沪等地的行为乃至对未来的务工流向等,都将产生极大的刺激作用,从而可能给流入地的教育、经济、就业、人口管理等带来很大压力,造成在地与流入双方人士的矛盾。即使在不损害流入地户籍学生教育机会的前提下,采取增量的办法给随迁子女分配招生指标,在高等教育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随迁人口子女的招生指标,必然意味着减少其他地学生的升学机会,从而可能带来新的不公。因此,各地在制定异地高考方案时,应当避免因政策失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与改革初衷背道而驰。
由于随迁子女高考问题长期存在、积弊甚深,眼下只能先以逐步和有限放开、划拨增量等治标之策以对付其紧迫性。但强化资源均衡,加大扶持弱势地区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改变目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局面,以及改革高考制度等,才是解决异地高考和高等教育机会地域失衡的治本之策。需要强调的是,高考毕竟只是高校选拔新生的一种手段,其功能是有限的,不能指望高考来解决教育乃至社会存在的所有不公平问题。高考面对教育资源失衡这一复杂问题,其实很无力,也很无奈。 (作者郑若玲 单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