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引来各方热议。校方表示,取消是为了避免参赛学生“受伤”。对这种说法,网友反应最为强烈。一网友称:“因为怕出事,取消长跑比赛,是因噎废食。”还有网友说:“体质差,说明了什么?不加以增强,而是取消,这是多么悲哀。”针对网友直指高校忽视学生长跑的说法,上海市多所高校体育部门的负责人指出,此言并不确切,取消长跑比赛,未必就等于取消长跑锻炼。
跑步要讲技巧
在上海财经大学,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的校运会项目在多年前就已取消,但学校在体育课上仍坚持长跑运动的教学。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吕季东认为,慢跑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方式,“我们不是要让学生跑得有多快,而是要让他们学会怎么跑,怎么跑步才有乐趣”。在财大体育课上,学生学到的是如何控制速度、如何调整呼吸等技巧,在运动中实现自我保护。
东华大学在本市高校中最早推行“快乐体育”,校体育部副主任陆湘群正在做一个关于学生长跑项目的调研。她介绍,东华早将女子3000米、男子5000米排除在校运会之外,与此同时,学校则每年举办两次3000米长跑活动,学生主动报名,规定30分钟内慢跑跑完全程,就可获得课外活动成绩,学生参加很踊跃,每次都有1000多人参加。
“限时跑”反应好
“很多女生考试时跑800米已经累得浑身无力,一听到3000米觉得无法想象”,陆湘群说,其实,只要跑步方法正确,跑3000米未必比800米累。她介绍,东华在大一学生中推出了一个“12分钟跑”的测试项目,要求大一学生在每堂体育课中都要持续不断地慢跑12分钟,中间不能行走,女生至少要跑1600米,男生至少要跑2000米以上。测试时还采用了男女搭配同时起跑的办法。结果,多数学生跑完后反映:感觉非常好,对跑步的兴趣大增。
陆湘群认为,传统的学校体育测试以要求速度为主,现在则多采用“限时跑”,即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只要完成跑步距离就可以了。学生只有坚持长时间的跑步练习,才能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这并非竞技比赛中冲刺式的跑步。事实上,如果跑步方式不当,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很能理解华中科大的做法。
环境影响体质
据了解,目前“快乐体育”的模式在上海高校中已很普遍。瑜珈、网球、女子健美甚至高尔夫取代了原有的跑步、跳远、跳高,占体育考核的重头。高校内爱好体育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每当课后,篮球场、溜冰场、游泳池、健身房内,都挤满了学生。而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与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本市的调研显示,大学生最害怕的体育项目就是长跑。
难道“快乐体育”不利于学生的体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体育部主任谢敏认为,大学课堂上每周一节体育课,不能对学生体质提高起决定性作用。她表示,眼下学生的生活环境与20多年前大不相同。小时候,他们是独生子女,一直被父母藏在家里;中学,受应试教育影响,他们锻炼时间有限,而且长时间睡眠不良;大学,他们又与电脑为伴。谢敏说,当务之急是提升学生课外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怎样让学生课后离开电脑一小时,主动上操场跑一跑,该是体育工作者研究的重中之重。”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易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