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回國從醫是我的理想(學海泛舟)

陳宇欣
2024年03月13日08:2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陳宇欣參加學校碩士畢業典禮。
  作者供圖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是我留學的第五年。這段時光仿佛是一本書,每一章節中有挑戰、成長和收獲。文化碰撞、學業壓力、深厚友誼……這五年,我從一個懵懂新生蛻變為成熟學子,也明確了前行的方向。

  

  踏上海外求學路

  2011年,我隨父親在荷蘭生活了一個月。那時,父親在鹿特丹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Erasmus MC)進修。那段短暫的時光對我的成長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我心中埋下了一個留學夢。2019年9月,大學畢業后,我通過申請與考核,再次踏上荷蘭的土地,在父親曾經工作過的同一醫學中心開始了一段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求學歷程。我想,這次留學之旅不僅是學習的考驗,也是一次成長的歷練。

  融入醫學院生活

  我的碩士項目是為期兩年的研究型碩士,專業是臨床研究。課程安排從基礎性的暑假課程開始,然后是必修課,最后是各種難度高的選修課。

  碩士項目沒有學期的概念,而是一門接一門的課程,結課即考試,課程的強度充滿挑戰。

  由於簽証的原因,我錯過了全部暑假課程,錯過了最好的語言適應階段。我記得第一周上課時半懵半懂,這讓我倍感壓力。我花功夫鑽研各種各樣的專業詞匯,逐漸提高自己的語言技能,開始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最終順利完成了38門碩士課程。

  還記得第一次做開題演講時,面對導師和學術顧問,我感到緊張不安,但我知道這是鍛煉自己的機會,經過不斷總結、突破,我的表達能力漸入佳境,越來越自信。后來,我又多次參加了國際學術會議並且在大會發言,還獲評歐洲放射學大會最佳演講……

  碩士兩年,我吸收知識、提升軟技能,欣慰的是在碩士答辯時,我獲得了9.5分(滿分10分)的成績,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

  感悟醫者之道

  碩士畢業后,我以崗位制博士生身份在同一研究組繼續博士階段的學習,師從兒童呼吸學的一位教授。

  我的博士課題是關注嬰幼兒囊性纖維化肺病的治療和監測,這是一種遺傳病,幾乎在嬰兒時期就會發病,伴隨著日復一日持續咳嗽、喘息、物理治療和大量藥物的治療。每當我看到患兒肺部的影像圖像時,都會感到內心微微一顫,我無法想象一個年僅幾歲的孩子,肺部有一半都被病變覆蓋時,將如何生活下去。

  我的辦公室坐落在兒童醫院內,樓道裡常常傳來孩子的哭啼聲,每一聲都仿佛是對生命的呼喚。而每當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笑容時,我不禁感嘆醫生這份職業的偉大。在這裡,我看到了生命的堅韌與美好,感受到了孩子們戰勝疾病的勇氣與堅強。

  讀博對我來說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尤其需要在較暗的環境下進行胸部圖像的手動測量。前兩年我完成了近2000個胸部圖像的手動測量,每測量一個圖像都要投入20-30分鐘的時間,這段經歷或許是我博士生涯中最乏味但又必不可少的階段。

  我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涉及北美、澳大利亞和歐洲多中心的臨床隨機試驗,作為初次踏入科研項目的研究者,面對各種各樣的難題和挑戰,我不敢懈怠,反復梳理邏輯,不斷優化和改進方法。后來,我較快完成了論文並在數據方面進行了創新,贏得了課題組各位教授的認可,最終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柳葉刀呼吸》雜志上。

  我享受科研帶來的樂趣,在博士期間,我承擔了10個項目,目前已完成SCI論文8篇。與導師達成一致后,我計劃提前一年完成博士學業。這些成績幫助我在博士二年級獲得了留學獎項——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獎學金,當時我作為獲獎代表在中國駐荷蘭大使館舉辦的頒獎典禮上發言,成為留學期間一段印象深刻的回憶。

  立志做呼吸科醫生

  留學荷蘭,對我來說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旅程,彼時我懷揣著對醫學的熱愛和追求,踏上了探索知識的征途。在荷蘭度過的寶貴時光,令我深刻領悟到何為醫者仁心,接觸到先進的醫療技術和研究成果。

  今年7月完成博士學業之后,我將回到祖國並投身臨床訓練中。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同時,我將繼續開展博士后研究,將在荷蘭學到的知識、技能和理念應用於解決祖國的現實醫學問題中。

  我立志成為一名呼吸科醫生,秉持熱愛、向往、求真的精神,精研專業技能,培養創新能力,修煉人文素養,練就仁心仁術,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溫度、有擔當的人。

  (作者系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博士生)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