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續文脈的傳人”系列報道之二:
生逢其時 一心隻做中藥炮制傳承人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精神,職業教育體系將實現全方位的深度革新,將更加注重服務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職業院校在傳承工匠精神、培養“非遺”傳人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賡續文脈的傳人》系列報道遴選了相關典型人物故事,用事實講述職業教育在賡續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藥傳統炮制術流派“建昌幫”傳人、國家級技能大師、江西省技術能手、江西省青年崗位標兵、江西省首席技師、江西省第五屆優秀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這些榮譽的主人吳劍,是個隻有三十四歲的80后小伙兒。他雖然年輕,卻已在濃濃中藥香中走過近二十載。
“在傳承中創新,在堅持中升華”是吳劍的座右銘。在堅守背后,更是他身上一個又一個有熱情、有溫情、有真情的故事。
十載求學:一寸白芍切出300片
初中畢業后,吳劍便來到江西省醫藥學校學習,就此開始了他與“中藥炮制技藝”的邂逅。
中藥炮制是我國自古就有的一項傳統制藥技術,又名炮灸、修事或修治。這也是中藥與西藥的區別之一。西藥由化學合成產物構成,而中藥則多由植物和一些礦物質構成。這些中藥材在使用前,需要經過特殊的處理方法,增加藥物防病、治病的功能,這就是炮制。某些具有毒性的藥材,需要加工炮制后才能入藥,炮制不當還可能會使藥物作用相反甚至是帶來毒性。因此,中藥炮制在中藥制作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中藥炮制的神奇之處,還在於因為溫度、時間、溶劑以及不同輔料的處理,中藥材中所含的成分會產生變化。吳劍舉例道,比如大黃這一藥材,經過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制成酒大黃、熟大黃、大黃炭等功效完全不同的藥品。熟大黃能夠起到瀉下作用,而大黃炭卻有收斂止瀉的功效,由此可見中藥炮制的精妙。
中藥炮制的神奇深深吸引了年少的吳劍,他立志要學好這門技藝。吳劍在校學習五年畢業后,又拜師學藝五年,在十載求學的過程中漸漸稔熟於中藥炮制技術,也更篤定了自己要傳承好這一傳統非遺技術的信念。
學好中藥炮制技藝,僅憑志向和興趣是不行的,更必須拿出吃苦和鑽研的勁頭。
在中藥炮制領域,存在著幾個“幫派”傲立江湖。全國主流的炮制流派大致可劃分成四個:建昌幫、樟幫、京幫以及川幫。建昌幫為我國南方著名的古藥幫,發祥於今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因地得名“建昌幫”﹔建昌幫以藥材加工炮制和貿易聞名海內外,在我國中藥界具有“藥不過樟樹不靈,藥不過建昌不行”的盛譽,其影響地域廣,對東南亞等國家的中醫藥界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吳劍拜師學藝,學的便是“建昌幫” 中藥傳統炮制技藝。“謹伺水火不失其度、炮炙精細毋逞其巧”是“建昌幫”中藥炮制的關鍵要領,而要真正地掌握卻不是一件易事。傳統炆制工藝步驟多、耗時長,需向炆藥壇加入清水和藥材,小火炆制整整一天一夜。那時候,吳劍為了保証火力穩定、壇中水不燒干,便在整個過程中一直守在壇邊,就連睡覺也是抱來被子坐在火邊度過一夜。
為了能使藥效快速釋放,“建昌幫”傳統技藝對藥材飲片的切片有著“斜、薄、大”的要求。為了能切好“極薄片”,達到“薄片可透字,絲片可穿針”,他不斷練習刀功,直到能將短短一寸長的白芍切成三百余片,每片僅0.1毫米,這樣的薄片輕輕一吹,就出現“白芍飛上天”的美麗景象。
圖為吳劍正在切制薄片
正是因為具有這般“24小時堅守”“精確每0.1毫米”的精神,吳劍在一眾同學中脫穎而出,2009年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留校。
2011年9月,吳劍正式拜師成為“建昌幫”藥業第七代傳承人上官賢首批弟子,一心向師父系統學習“建昌幫”傳統中藥技藝。上官賢是南城縣“建昌幫”傳統中藥炮制技藝的杰出代表和傳承人之一,先后在縣國藥中心店、縣人民醫院從事中藥炮制技術工作。2005年受聘擔任江西醫藥技師學院中藥炮制大師,從事中藥炮制教學授課工作。上官賢先后榮獲過省、市兩項“建昌幫”中藥炮制科技成果獎,並破格晉升為中藥高級職稱的專家,其制作的中藥飲片標本多次榮獲全國大獎。其曾編撰的《建昌幫中藥傳統炮制法》、主編的《建昌幫中藥炮制全書》等著作,以及撰寫的“建昌幫四味中藥傳統炮制法”“建昌幫膏藥煎熬工藝介紹”等多篇論文在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
嚴師出高徒。吳劍在上官賢親傳身教下,夜以繼日苦練本領,終獲戰果,取得了江西省“振興杯”中藥炮制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名的成績,並被授予“省技術能手”“省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經過5年從師學習和鑽研,逐漸領悟“建昌幫”中藥炮制精髓的吳劍,於2016年出師並留校任教。
躬力創新:配制“中藥香囊”助力防疫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2016年到2018年吳劍先后申報的省級中藥炮制技能大師工作室、國家級吳劍技能大師工作室獲批后,吳劍借助學校資源,帶領工作室團隊挖掘整理“建昌幫”瀕臨失傳的傳統中藥炮制工具、研究探索傳統中藥炮制的加工方法,並進行中藥炮制技術傳承、技術創新、技能攻關、技能推廣。他堅持“常有問題在心中”“在研究狀態下工作”,在任教的同時潛心鑽研,實現傳統工藝的“升級創新”。為了解決藥材碾磨不均勻的問題,吳劍和團隊成員研制出中藥材破碎裝置﹔為了提高枳殼生產效率,他們創造出快速定型器﹔為了做到自動化炆制,他們選取砂鍋並調控溫度,經過五十余次嘗試后,竟能做到和傳統康火炆制一樣的成品效果……至今團隊已成功申請到3項專利,制作出無數精品標本。
在“傳幫帶”中創新,激發學生們興趣。在課堂上,吳劍帶領學生將經古法炮制后的中藥飲片制作成中藥飲片拼貼畫,將自己的創意與中藥知識結合並表達。中藥飲片與中國畫藝術相結合,相對傳統的單味中藥飲片展示,拼貼畫不僅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美感和藝術收藏價值,更能有效展示數十味中藥飲片,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實踐過程中,出現眾多優秀的作品,如“瑪麗蓮夢露”“向日葵”“李時珍嘗百草”“蝶戀花”等等,“瑪麗蓮夢露”更是在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在實踐中求創新,在古藥方上尋突破。2019年新冠疫情突然打破人們平靜的生活,普通百姓對疫情的恐懼深深刺痛了吳劍。能否利用古方助力新冠疫情的防控,使他徹夜難眠。經過深思熟慮后,吳劍攜“建昌幫”踏上了“古技藝的新征程”,大膽開展了“古藥方的新實踐”。團隊沿襲元代御用藥方、結合新冠肺炎特征、精選十二種中藥,研發出一批“防疫中藥香囊”。芳香藥材能夠散發氣味刺激鼻腔形成病毒隔離層,具有防瘟辟邪、芳香化濕、避蚊驅虫,除穢濁之氣的功效。“防疫中藥香囊”問世后,很快得到北京宣武中醫院的專家及全國其他中醫醫院的響應與認可。
圖為吳劍團隊制作的防疫中藥香囊
桃李爭妍:師父帶你去“練級”
江西省醫藥學校成立於1984年,是一所為全國醫藥行業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公辦學校,與其一體辦學的江西省醫藥技師學院,是全國僅有的三所醫藥類技師學院之一。該校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單位,教育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2016年,吳劍留校任教后,他每年招收10名弟子,並從學校中藥專業擇優選拔30名對中藥感興趣的學生作為工作室學徒成員,把 “建昌幫”瀕臨失傳的傳統切制、泛制、煨制、炆制等絕技絕活傳授給他們。對於自己的學生,吳劍總是充滿關愛、飽含期望。他深知職教學校學生年齡小、學習目標性薄弱,因此總是想盡辦法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目標方向,激發大家學習的潛能。
在學生中樹立榜樣,讓榜樣激發大家的學習動力。鐘雪鳳便是吳劍挑選出的最滿意的榜樣。鐘雪鳳對待中藥炮制的學習實踐總是付出十分的努力,對待不夠熟練的技藝一次又一次默默練習。即使是面對比賽選拔落后於他人,這位“不服輸的小姑娘”也會主動和已選拔上的同學一起課后加練、學習比賽內容。在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下,鐘雪鳳第二年便在每一項選拔考核中獲得第一名,並成功獲得跟隨老師參加國賽的機會。鐘雪鳳畢業后也選擇留在母校任教,從吳劍的學生成為了“和他並肩作戰的戰友”。2019年鐘雪鳳作為學校“職工代表”參與江西省干部工匠大賽,被授予“江西省技術能手”“江西省青年崗位能手”以及“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她身上能看到滴水穿石一樣的毅力。” 吳劍自豪地說,“鐘雪鳳作為榜樣的力量,正感染著學校裡更多年輕的孩子們奮發前行。”
為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將“建昌幫”傳統中藥炮制技藝傳承發揚,振興中醫藥傳統文化自信,吳劍想出的另一套辦法就是“帶著孩子們去‘練級’”。在吳劍的“練級”模式下,江西省醫藥學校每年有600多人次參加中藥類職業技能考評,取得職業資格証書的學生達到98%。與此同時,學生們積極參加各類賽事和評選活動,並取得優異戰果:參加全國技能競賽獲一等獎9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11個﹔參加省級技能競賽獲第一名4個,第二名5個﹔三名弟子獲“江西省技術能手”“江西省青年崗位能手”等稱號。
圖為吳劍教學畫面
生逢其時:我們的春天來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這不僅為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更鼓舞著包括吳劍在內的每一位中醫藥人。2022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更是讓吳劍看到了職教未來的希望,看到了職教“人人皆可成才”的模樣。
“技能人才的春天到了,我們這些人真是生逢其時”,吳劍說,“我把‘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這句習近平總書記的箴言挂在了辦公室的牆上。我們要特別感謝這個時代給予技能人才地位和尊重。”
他表示,作為“建昌幫”非遺傳承人,誓將“建昌幫”傳統中藥炮制工藝的傳承做為自己一輩子的事業,誓要肩負起中藥人的使命和責任,助力建設健康中國。(王藝穎 賀航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