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奮斗正青春 創業正當時

青年人才成為創客主力軍

本報記者   楊俊峰
2022年11月01日08: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的代表性傳承人王秀英(左)和孫女孫歌堯在展示香包的制作技藝。
  許叢軍攝(人民視覺)

  在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安徽省合肥市主會場的主題展區,楊帆正在修復古生物化石。
  資料圖片

  9月29日,在湖南省常德市科技創新創業孵化產業園的一家科創公司,創客們在辦公區工作。
  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攝

  9月21日,在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白牛村電商大樓的農創客中心,創客在整理要進行直播銷售的特色農產品。
  新華社記者 徐 昱攝

  圖為星測未來科技公司創始人、今年28歲的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生曹德志。
  資料圖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近期播出的專題片《這十年·突破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解說詞:“青年人才正在成為中國創新主力軍。”

  事實上,在創業這條賽道上,青年人才已成為創客主力軍。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2014年以來,在新登記注冊的市場主體中,大學生創業者超過500萬人。在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科技應用服務業等以創新創意為關鍵競爭力的行業中,青年佔比均超過50%。

  隨著一項項前沿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孵化成市場“金蛋”,一個個新創意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一條條產業“新賽道”開辟未來新前景,青年人用自己腦洞大開的創意和銳意進取的精神,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近期,本報記者採訪了一些青年創客,記錄了他們精彩紛呈的創業歷程。

  

  “帶著我們的智能機械臂走向世界”

  以“創新增動能,創業促就業”為主題,9月,2022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在主會場安徽省合肥市,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創客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歷,展示了自己的創新成果。

  打磨木板、裝卸物品……在合肥會場的主題展區,幾個靈巧揮舞的機械臂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這是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智能協作機械臂,可以代替人工進行高精度的重復組裝工作。

  公司創始人劉培超是“雙創周”的“老熟人”了。2015年,劉培超帶著他的第一代機械臂產品參加了第一屆“雙創周”。7年后,30多歲的劉培超再次來到“雙創周”。7年間,他創立的越疆科技已發展到600多人,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學的是機械設計專業,碩士畢業時,適逢‘雙創’熱潮,於是決心自己創業。”劉培超說,創業路上也遇到過很多挑戰,但好在國內創新創業氛圍濃厚,支持政策也多,增強了自己創業的信心。

  為了鼓勵青年創業,各地政府發布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舉措,如按規定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省級優秀創業項目可按規定享受5萬元至20萬元資助﹔支持畢業學年的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按規定給予培訓費補貼……

  “現在,對於帶著我們的智能機械臂走向世界這一目標,我和我的團隊更有信心了。”在劉培超看來,隨著社會創業創新的氛圍和條件不斷完善提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會投入其中,這將為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助力。

  “年輕人能快速接納和擁抱新的知識和技術,有更多打破傳統和探索創新的意識。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創業創新,有助於激活社會的創新體系,從不同維度探索最新的發展機遇和垂直領域的先進技術。”劉培超說。

  “給衛星裝上AI大腦”

  在清華園中,越來越多富有創新夢想的年輕人開啟了創業征程。今年28歲的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生曹德志便是其中一員,他一直在為探索宇宙和遙觀全球的目標而奮斗。

  在曹德志的履歷中,“創新”“創業”是高頻詞匯。“我和我的合作伙伴是從2019年開始策劃創業的,最早是受到實驗室發起的伽馬射線暴探測星座組網計劃——‘天格計劃’的啟發。當時我們注意到科研過程中有一個需求,就是利用邊緣端的處理能力,將衛星收到的數據快速處理並完成在軌觸發工作,為地面的大望遠鏡后隨觀測提供預報。這為科研觀測應用帶來了大幅度的時效性提升。”曹德志說,“我們進一步想到也許所有的衛星都需要這樣的能力,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開始探索衛星領域的商業化機會。”

  2020年,曹德志聯合幾位創始人一起成立了科技型創業公司——星測未來科技。作為衛星載荷解決方案供應商與在軌實時服務運營商,公司以“衛星推動世界進步”為使命,以高性能星載邊緣計算能力為驅動,提供全流程的星上智能應用服務解決方案。“簡而言之,就是給衛星裝上AI(人工智能)大腦。”曹德志說。

  星測未來致力於提供低功耗條件下的高性能星上處理平台,並結合數據採集、快速處理、AI在軌數據壓縮、AI圖像解譯等一系列應用,提升衛星行業應用的效率,降低衛星制造和運營成本。

  “2020年,我們的一款星測系列產品已經搭載長征八號遙一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並且完成了在軌驗証。今年,我們已經完成了長征八號遙二火箭的兩顆衛星搭載,分別是天儀研究院的創新雷神號和巢湖一號,后續還將搭載發射超過4顆衛星,從而進一步打開市場。”

  從一個創新想法到商業變現,對於學生創客而言,創業過程中不僅需要技術攻關和資金支持,更離不開一片能夠幫助自己迅速成長的“沃土”。

  在曹德志看來,自己創業的成功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我們的創新思維得到了學校的高度認可。清華大學有非常豐富的平台讓學生去展示自己的商業邏輯,我們收獲的不僅是資金支持,更是一種珍貴的肯定,這種肯定讓我堅定了信心。”

  談及清華大學的創業環境,曹德志認為,清華大學對於創業者非常包容與開放,學校不僅提供制度支持,還提供資源支持,比如團委的“創+”平台以及經管學院的“x-lab”平台,都讓有志於創業的學生獲益其中。

  根據清華大學2021年公布的數據,自2016年入選首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以來,清華大學總投資6.9億元,搭建雙創教育教學及學生活動載體空間面積24860平方米,組織各類雙創活動近2800場,覆蓋130所高校,培訓27萬雙創學生,服務540個雙創團隊,孵化157個培育企業或項目,技術創新成果轉讓交易額高達8350萬元。

  “人的一生就是一次偉大的創業。”曹德志說,“立足清華熱土,飛向浩瀚宇宙,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事!”

  “讓孩子們聽見‘來自遠古的聲音’”

  在合肥啟迪科技城創客空間地球日記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內,三葉虫、狼鰭魚等古生物化石吸引了很多孩子的目光。公司創始人楊帆坐在一群孩子中,使用氣動筆修復手中的化石。

  “我從小就對古生物化石感興趣,”楊帆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后去教育機構實習,看到小朋友都很喜歡恐龍等古生物,於是就萌生了做地學(地球科學的簡稱)科普教育的想法。”

  2019年,楊帆在合肥創辦了地球日記公司,專注於古生物、礦物科普,“希望讓孩子們聽見‘來自遠古的聲音’”。此外,她還邀請了地質學、電氣學的青年人才加入,研發古生物化石修復實驗室設備。

  楊帆的公司目前以古生物化石、礦物、隕石科普及展覽為主要經營項目,以促進5—12歲的兒童身心發展為基礎,致力於打造長三角地區集創新展覽、精品研學、特色文創為一體的全新領域地學科普體系,走進博物館、學校、社區,為長三角地區3萬余名中小學生提供科普教育服務。

  “當前,地球日記已經研發出國內首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古生物化石修復系統。”楊帆說,“這套系統不僅銷往全國各博物館、科研院所和高校,還出口多個國家。”

  “我的創業源於熱愛,懷揣夢想將愛好轉變為事業。夢想是每位創業者心中不會熄滅的火苗,為了夢想我願意投入時間、精力與熱情。”楊帆說。

  “用創新繼承傳統技藝”

  “2022年,我們的香包生意應該越來越紅火了吧!奶奶期望的工作室也應該開張了吧!”

  2017年,孫歌堯親手埋下了這個“時間膠囊”。5年之后,再次打開“時間膠囊”時,孫歌堯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徐州香包第五代傳承人,繼承了奶奶王秀英的香包技藝和事業。

  “徐州香包歷史悠久,我奶奶做了幾十年香包,從高中起我就跟著她學習。”孫歌堯說,她希望徐州香包能傳承下去,被更多年輕人了解、喜歡。“奶奶常說她‘一輩子隻做一件事’,這個精神是我們家的傳家寶。”

  2020年,大學畢業的孫歌堯回鄉創辦徐州針棒手工藝品有限公司,開始對徐州香包的款式、工藝進行傳承和創新。

  在傳統香包的基礎上,這位95后非遺傳承人設計出小巧、便攜的香包樣式,味道上增加薰衣草等花香,更加符合年輕人審美,還在生產工藝上引入3D打版等現代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香包推廣上,這位年輕好學的女孩有更多的奇思妙想和大膽創新。她聯手相關文創公司,在香包設計上融入了各種時尚元素,又聯系了一些網絡公司,將時下最為流行的手游元素加入香包。此外,她還積極參與網絡直播。今年6月13日,孫歌堯的香包工作室參加了央視新聞聯合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司共同推出的“把非遺帶回家”專場帶貨直播節目。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公司生產的香包供不應求,香包加工直接帶動當地就業200多人,間接帶動就業超3000人。

  孫歌堯說:“作為一名年輕的傳承人,用創新繼承傳統技藝,讓香包這一傳統手藝走入更多群體,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識並體驗到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是我奮斗的目標。”

  今年6月29日,孫歌堯給5年后的自己又寫了一封信。

  “2027年,28歲的孫歌堯,你好!不知道我們的香包發展得怎麼樣了?有沒有讓創新系列更加完善,有沒有參加更多更大的展會……我們要傳承、保護、創新、發展,把香包這個非遺文化代代相傳!”

  “新技術讓‘跑步雞’成了‘放心雞’”

  每天早上6點半准時起床,手機一天到晚總有接不完的電話……90后青年唐平冬喜歡稱自己為“農創客”,回到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老家第八年,他仍然保持著滿滿的創業熱情。

  鄉親們養雞,是唐平冬從小就熟悉的生活場景。“鄉親們早上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去集鎮上賣土雞,經常賣不出去又挑回來,更別說賣上好價錢。”2014年,唐平冬放棄城裡不錯的工作,返鄉創業,決心改變這一狀況。

  唐平冬走訪發現,散養土雞其實很受消費者歡迎,但絕大多數消費者無法辨認,而一般養殖戶也無法向消費者証實。如何破解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一次偶然的機會給了唐平冬靈感。“有一次,我受到刷運動步數的啟發,琢磨著把這項技術運用到養殖中。”唐平冬回憶。

  好想法需要新技術來實現。2016年,唐平冬創辦了浙江一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同他的團隊自主研發了智能溯源腳環,解決了供需之間關於農產品質量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們養的每隻雞,全程都會套腳環,這就能實現對養殖全過程的嚴格把控。數據實時同步、不可篡改,所以叫做‘跑步雞’。”唐平冬介紹,“借助新技術,養雞這樣的傳統產業也變得高大上起來,‘跑步雞’很受消費者歡迎。”

  “新技術讓‘跑步雞’成了‘放心雞’,‘跑進’了全國大市場,‘跑出’了好收益。”唐平東說,通過電商平台,“跑步雞”賣出了好價錢,雞蛋銷售也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帶動更多的鄉親一起致富增收,是唐平冬返鄉創業的初衷,也是他一直在琢磨的事情。

  2018年,唐平冬的浙江一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跑步雞”項目為切入點,打造“生鮮俠——智慧農業服務平台”,探索“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企業+村集體”的“3+”助農模式。“我們鼓勵農戶用土地入股,同時當養殖員。”唐平冬介紹,公司將大雞舍承包給多個農戶,或者農戶自建雞舍,公司免費提供雞苗和智能溯源腳環,並組織農戶進行養殖技術培訓。農戶養殖的雞達到出欄標准后,公司回購。

  “現在這樣養雞,真有奔頭!”泰順縣彭溪鎮車頭村村民唐宗靚感慨,前些年自己養雞,沒掙到什麼錢,有時甚至還賠錢。去年他參與“跑步雞”項目,僅養雞就收入3.5萬元。2021年,僅彭溪鎮的“跑步雞”養殖基地就助農創收近800萬元,帶動農家樂、民宿以及其他農產品銷售近350萬元。

  “我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回來創業就是想讓家鄉的農產品進入千家萬戶,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6年來,唐平冬用新技術養雞,累計帶動1800多戶村民人均增收2萬元,輻射帶動15個村集體增收200多萬元。他牽頭打造的農創客創業園,吸引27家返鄉創業企業入駐,去年總產值達2億元。今年1月,唐平冬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

(責編:何淼、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