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促進青年交流 推動互學互鑒(外國青年走讀中國)

2022年09月23日08: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麗麗在參觀上合示范區后,接受媒體採訪。
  受訪者供圖

  馬星星在上海交響樂團。
  受訪者供圖

  加力布(右四)和其他國際青年與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公司負責人交流。
  受訪者供圖

  2021年,馬赫擔任北京市朝陽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鳳凰青年大使。
  受訪者供圖

  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集裝箱碼頭內一片繁忙的工作景象。
  韓加君攝(影像中國)

  近日,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和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管委會共同組織的2022年“國際青年中國行”活動來到山東青島。來自10個國家的青年走進山東港口青島港、上合示范區等地,了解上合組織的國際合作創新模式。

  

  “為青年交流合作搭建廣闊舞台”

  本報記者  戴楷然

  上合組織國家特色商品館、國際物流港、海洋科學與技術國際創新轉化中心……在“國際青年中國行”走進青島活動中,尼泊爾青年什卡·塔巴·馬加爾與來自各國的青年一道,在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簡稱“上合示范區”)、青島港等地切身感受上合組織開放包容、互聯互通的國際合作創新模式,“眼前的繁忙景象,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合作具有廣闊前景。”

  這位長發飄飄、充滿活力的尼泊爾姑娘,已在中國學習、工作了7年多,並取得了博士學位。在這裡,她更習慣大家稱呼她的中文名——麗麗。2019年,麗麗投身上合組織青年平台(SCOLAR)加德滿都中心,與尼泊爾高校合作,在上合組織框架內為當地青年提供創業建議與指導,助力他們實現創業夢想。採訪中,她同記者講起印象深刻的實踐案例——她們曾借助上合組織青年平台,幫助一些尼泊爾青年將當地特色產品銷往其他國家,為他們找到了一條創業致富之路。

  “上合組織打造了許多機制化的青年交流項目,讓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年互學互鑒,為青年交流合作搭建廣闊舞台。尼泊爾是上合組織對話伙伴國,我很幸運能參與這些項目,在學習和交流中促進青年事業發展。”麗麗說。

  今年6月,麗麗參加了在深圳舉辦的上合組織青年科技創新論壇,深入了解上合青年在科技、創新創業等領域的合作成果與前景。“我們參觀了騰訊、華強方特文化科技集團、比亞迪等中國企業,感受到中國科技創新的蓬勃生機和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麗麗說,上合組織還搭建了國際青年創業孵化平台,為共建“一帶一路”及上合組織國家青年創業企業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務。

  麗麗表示,上合組織不僅為青年提供合作平台,還重視加強青年能力建設。“上合組織青年平台一直致力於提升青年的創新創業能力。通過開展創新創業技能大賽、寫作技能培訓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不同國家的青年拓寬國際化視野,在合作共贏中實現包容性發展。”

  “尼中兩國的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源遠流長。”麗麗表示,共建“一帶一路”給尼泊爾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尼跨境鐵路的可行性研究即將開啟,這將給尼泊爾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她激動地說。

  這些年來,麗麗還一直積極為尼泊爾文化遺產保護與修復工作籌措資金。2015年尼泊爾地震發生后,擁有400多年歷史的九層神廟建筑群遭到嚴重損壞。經中尼雙方政府協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援助尼泊爾工作隊與尼泊爾專家一道,對文物採取保護性修繕。經過近5年的努力,九層神廟修復項目文物本體維修於今年7月圓滿完成。“兩國文物保護工作者團結協作、守望相助,在我看來,這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詮釋。”麗麗說。

  在採訪的最后,麗麗與記者聊起了她在中國的生活。“我真切感受到中國的發展變化,城市越來越現代化,農村人居環境越來越美,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麗麗表示,在探訪中國各地的過程中,中國人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每個人都為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這也激勵著我不斷為青年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把中國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本報記者  時元皓

  今年是孟加拉國青年莫斯塔克·阿赫邁德·加力布與中國結緣的第二十個年頭。初來中國時,加力布還是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名本科留學生。現在,他已成為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跨文化交流與“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

  自幼年起,加力布的生活中就不乏中國元素。“我小時候用的鉛筆上印著‘Shanghai China’(中國上海)字樣,爸爸的襯衣口袋裡總會別著一支中國產的英雄牌鋼筆。”加力布回憶道。他還讀過一些中國故事書,“我從小就知道神筆馬良、孔融讓梨的故事。書中插畫裡活潑可愛的中國小朋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2002年,19歲的加力布高中畢業,憑借優異成績獲得公派來華留學的機會。那是一個略顯炎熱的9月,他乘坐火車從北京前往武漢,途經遼闊的華北平原。車窗外的景象,加力布至今歷歷在目——肥沃的土地一望無際,即將成熟的農作物像是給大地鋪上一層金黃色的地毯,農民在其間辛勤勞作……

  這是加力布第一次看到中國農村地區的風貌,廣袤的農田讓他仿佛回到了家鄉。“看到這無比溫柔的一片金黃,我想起孟加拉國種滿庄稼的土地,這讓我覺得很親切。”加力布說。

  此后的多年間,加力布經常乘坐火車往返於北京和武漢之間。“在火車上看窗外的農田成為我的愛好。”透過車窗,他直觀感受到農民居住條件的改變,“早先,農民們大多住在紅磚砌成的小房子裡。如今,沿著京廣高鐵,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修葺一新、排列整齊的樓房。”火車載著加力布南來北往,也讓他見証了中國的發展變化。

  無論是讀書期間還是留校任教后,加力布都會利用假期到貧困地區做義工或支教。此外,他還走訪了湖北隨州、陝西安康、湖南湘西等地的農村地區,這些實地調研加深了他對中國扶貧政策和扶貧實踐的認識。“在我走訪過的村子裡,都能看到村裡建起了貧困檔案。”加力布說,村委會主任對各個家庭的情況都很熟悉:誰家裡有殘疾人、誰家裡有病人……“當地政府尤其關注那些在脫貧后容易返貧的村民,並通過多種舉措幫助這些村民。”

  博士畢業后,加力布曾入職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在該公司海外事業部的工作中,他接觸到共建“一帶一路”項目,進而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了濃厚興趣。“我希望我的跨文化身份能夠為研究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國際合作作出一份努力。”加力布說。2015年,加力布回到武漢理工大學繼續做博士后,主要研究共建“一帶一路”、國際關系和國際產業合作等課題。畢業后,他擔任該校跨文化交流與“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並從事教學工作。

  不久前,加力布參加了“國際青年中國行”走進青島活動,感受到上合組織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勁的合作動力。在他看來,上合組織、共建“一帶一路”是深化互聯互通、實現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平台,也為其他國家學習中國發展經驗拓展了渠道。

  近年來,加力布在國內外媒體和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文章,並獲得了包括“武漢青年五四獎章”等在內的不少榮譽。但在他看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成績,“我願把中國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才是我最大的成就。”

  

  “開放的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

  本報記者  任皓宇  崔  琦

  “中國是我認識世界的‘窗口’,也是我干事創業的起點。”來自阿富汗的青年創業者瓦希德·艾哈邁德扎伊如此形容他眼中的中國,“開放的中國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我希望成為一座橋梁,幫助其他留學生和國際人才在這裡找到屬於他們的機遇。”

  艾哈邁德扎伊從小生活在巴基斯坦,初中畢業后隨父母回到阿富汗。2014年,滿懷著對中國的向往,他來到北京留學,與中國的故事就此展開。在這裡,他更習慣被稱作馬赫。“到目前為止,我人生近1/3的時間都在中國度過,從學校踏入社會的重要一步也是在這裡完成。”馬赫喜歡和朋友分享每年中國兩會備受關注的話題,寫項目介紹時對中國的相關政策了然於胸……身邊的朋友都親切地稱他為“中國通”。

  2016年,馬赫和兩名中國同學組隊參加了中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以及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並在比賽中獲得銀牌,“這次參賽經歷為我提供了很好的創業契機,我由此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

  創業期間,馬赫對中國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包容的氛圍深有體會,“在中國,當創業者有了一個不錯的想法並願意付諸行動時,將獲得來自政府、學校等多方面的支持,幫助創業者走出、走好第一步。”

  馬赫以他自身的創業經歷為例,2020年9月,他參加了第八屆海外人才創業大會,獲得創新獎。同年10月,北京市朝陽區啟動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CBD國際人才港。馬赫的創業想法得到朝陽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的積極回應,他創辦的北京無限港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很快進入了注冊程序,成為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注冊的外資企業之一。

  “公司成立后,朝陽區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手把手地指導我們開展各項工作,幫助我們對接場地、媒體、公共機構等資源。”馬赫介紹,他的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通過人才社群建設,為有需求的企業和人員提供商務咨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幫助留學生和國際人才來中國工作,推動外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合作。

  “中國是世界的中國,中國的發展機遇也是世界的發展機遇。”這是馬赫時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不久前,他參加了“國際青年中國行”走進山東活動。在淄博綜合保稅區,馬赫聽了現場工作人員的講解后感慨,“這裡提供了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搭建了完整的產業鏈,不僅幫助中國民營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也為制造業外資企業提供了良好的落地平台,讓他們共享中國市場的發展機遇。”

  因為業務關系,馬赫經常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人才交流。“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中國企業聚集國際人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發展機遇。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全球發展倡議等重要倡議,為世界發展注入動力、帶來希望,這些正是各國發展和世界經濟復蘇所需要的。”

  作為一名創業者,馬赫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我會繼續留在中國,把我的企業做好、做大,幫助更多人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馬赫說。

  

  “這是多麼好的安排”

  本報記者  巨雲鵬

  “在我童年印象中,中國是花木蘭的家鄉,是個神奇的地方,那時的我沒想到將來有機會來中國工作、生活。”在上海生活了13年,談起與中國的緣分,來自亞美尼亞的阿斯特麗德·波戈相仍然覺得很奇妙。她給自己取了一個好聽的中文名——馬星星。

  2009年高中畢業后,自幼學習小提琴的馬星星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上海,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剛來中國的前8個月,我一直在學習中文。”馬星星回憶,零基礎學習中文很難,但她咬著牙堅持下來,並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順利開啟了在中國的音樂學習之旅。

  大學期間,為了加深對中國的了解,她參加了許多校內外活動。在上海交響樂團主辦的一次大型國際小提琴比賽中,馬星星擔任志願者,參與部分組織策劃工作,還負責接待外國評委。因為表現出色,活動結束后,她收到了來自上海交響樂團的工作邀請。

  “音樂專業的學生通常會向演奏家的方向發展,畢業后選擇到樂團從事行政工作的比較少,但我喜歡嘗試不同的選擇。”馬星星表示,她的導師、著名音樂家徐惟聆教授注重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長處,非常尊重她的個人想法,支持她去樂團試試看。2017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外交部、教育部印發《關於允許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在華就業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部分無工作經歷的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在華就業。“這太適合我了,我想這是多麼好的安排,我要留下來!”馬星星立即提交了申請,不到兩個月,她順利通過審批,拿到了上海001號留學生在滬工作証。

  在上海交響樂團,馬星星負責溝通各種國際項目和樂團的行政事務。“我的個人經歷正是中國持續擴大開放的生動例証。”馬星星以上海為例,每年都有許多國際團隊到上海交流演出,其中不乏許多國際知名演奏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上海交響樂團的文化交流工作仍在進行。無論是線上直播,還是室內或室外演出,馬星星對負責的業務項目傾盡全力,精心策劃、踏實跟進。

  工作之余,馬星星的生活裡也少不了音樂。她與幾位爵士音樂家在上海組建了一支樂隊,並擔任首席小提琴手。樂隊的藝術家們將古典樂與爵士樂融合,借助充滿創意的視覺和舞蹈元素,給觀眾帶來奇妙的沉浸式音樂體驗。“大家專業不同、來自不同的國家,因為音樂走到一起,很有意思,也很有價值。”馬星星說。

  疫情防控期間,馬星星報名成為一名社區志願者,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和面罩為社區居民服務。“看到外國人做志願者,有的居民一開始挺驚訝的。對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我在上海生活了這麼長時間,這裡已經成為我的家,我所做的事情就是幫助我的家人。”馬星星說。

  上海音樂學院和上海交響樂團距離不遠,這段短短300多米的道路,記錄了馬星星與上海的故事。漫步周邊街道,她感慨良多:“上海每時每刻都發生著新變化,總有新的大樓和商場開門營業﹔同時,也有很多地方一直保持著曾經的模樣,始終未變。”變與不變之間,歷史和創新在這裡融合。“我已經在中國生活了13年,我還會在這裡生活很多年,繼續書寫我與中國的故事。”馬星星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3日 17 版)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