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為青年科研人員開“機會之源”節“時間之流”

董 陽
2022年08月10日08:2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時評】為青年科研人員開“機會之源”節“時間之流”

   【光明時評】

   科技部、財政部等五部門發布《關於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的通知》,這是4年來有關部門開展的第三輪科研人員減負專項行動(減負行動3.0),旨在聚焦青年科研人員,推動減負行動效果持續深化,保障青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用於科研工作。

   近年來,我國科技人才隊伍持續保持並加速呈現年輕化特征。科研人員總量之所以能夠保持高速增長,主要得益於新增的青年群體源源不斷充實了科研人員隊伍。據測算,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39歲以下的人群在科技人力資源總量中佔比達到78.39%。由此可見,青年科研人員正在我國各項科技創新活動中發揮著主力軍作用。

   然而,青年科研人員總量擴大、佔比提高和增速加快,帶來的是青年科研人員群體的同儕競爭壓力不斷加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種“內卷”現象,加之外在相關制度設計的不完善,導致青年科研人員嶄露頭角機會減少、成長發展通道收窄、評價考核壓力增加、事務性負擔加重。第四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在受訪的青年群體中,38.2%的人認為青年科技人員成長受限問題非常嚴重或比較嚴重,48.4%的人認為自身積極性創造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55.5%的人認為自己主持的科研項目數量低於預期。從這一數據可以發現,青年科研人員的成長、發展甚至生存環境都已出現了較為突出的問題,迫切需要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並推動科技界內外共同行動。

   此次,五部門聯合出台的“減負行動3.0”聚焦青年科研人員群體,提出了一系列較為行之有效的舉措。相較於前兩輪減負行動,“減負行動3.0”更加聚焦青年科研人員這一特殊群體,也更加突出體現了“開源節流”的特征。

   “開源”就是為青年科研人員創造更多的機會、提供更多的條件。針對青年科研人員因激烈競爭而自我加壓所形成的“內在壓力”,以及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滯后而形成的“外在壓力”,此次“減負行動3.0”通過設置穩定性的資助模式、定額式的任職比例、差異化的評價機制、柔性化的考核要求、專職化的助理配置等方式,在發展機會保障、成長通道保障、經費條件保障等方面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持,從而使其能夠在科技發展中真正地唱主角、挑大梁。同時,引導政府部門和科研機構為其“搭台”、前輩資深科研人員為其“站台”,使得科技事業和創新工作能夠“名角輩出、好戲連台”。

   “節流”則體現在為青年科研人員節約和保障科研時間,減少無謂的時間消耗上。事實上,對於科研人員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員而言,時間利用結構始終存在著“長而不夠”的局面。一是時間總量與時間結構的矛盾,總體工作時間“長”而科研時間“缺”﹔二是客觀時長與主觀感受的矛盾,現實科研時間“長”而主觀需求感受“缺”﹔三是“彈性”時間與“剛性”任務的矛盾,可供自主安排的時間“長”而相對於工作任務要求則“缺”。此次“減負行動3.0”提出了一系列舉措,旨在確保青年專職科研人員工作日用於科研的時間不少於4/5,無疑將有效保障青年科研人員的業務聚焦、專業聚焦、精力聚焦。

   面向未來,期待能夠在“減負行動3.0”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並深化改革成果,歸根結底就是要為科研人員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一是做“加法”,進一步增加機會和條件的供給保障力度﹔二是做“減法”,進一步減輕考核負擔和競爭壓力﹔三是做“乘法”,進一步將青年科研人員的改革紅利復制推廣到不同類型的群體﹔四是做“除法”,進一步破除不合理的制度瓶頸以提升廣大科研人員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作者:董 陽,系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