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課本放大愛——一本“放大版”教科書背后的愛心接力
9歲的俊博是一名在普通學校就讀的低視力兒童。你能想象視力僅有0.12的俊博眼中的模糊世界嗎?看不清動物園的小動物,看不清迎面走來的同學,看不清黑板上的板書,更重要的是看不清正常課本、試卷上的文字和圖畫……
2022年春季學期前,俊博驚喜地收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授權中國盲文出版社出版的首批普校大字教科書。有了“放大版”的課本,像俊博一樣的視障兒童也可以和健視的孩子一樣,無障礙地學習了。
圖為人民教育出版社授權中國盲文出版社出版的普校大字教科書(左)與普校教科書外觀對比。新華社記者王君璐攝
“再也不用眼睛貼著課本學習了!”
俊博出生時患有先天性眼疾,半歲前左眼無光感,右眼僅有光感沒有視力。通過手術和不斷的康復干預,如今俊博右眼裸眼視力達到0.12,矯正視力達到0.15,屬於視力殘疾中的低視力人群。
上學的路上需要借助盲杖,看書、寫字需要放大鏡……“上學”這件對普通孩子來說很平常的事,俊博需要加倍努力。然而缺少合適的課本,是他在普校就讀的最大障礙。
“如果不使用輔具,俊博得把眼睛緊貼書本才能看清。除了視疲勞,長期趴著看書,頸椎和脊柱也可能變形。”為了讓孩子能夠更輕鬆地學習,俊博的母親洪燕和很多低視力兒童家長都想到了自己“放大”教材的“笨”辦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要麼不清晰,要麼排版對應不上。”
圖為俊博閱讀普校大字教科書。(受訪者供圖)
2021年底,在教育主管部門、出版社、家長等多方努力下,中國盲文出版社出版了人教版大字教科書,包括一至六年級語文、數學、英語18種大字版教材。
“這套‘量身定制’的大字版教材開本增大為8開,字號全部增大,有效解決了低視力學生的閱讀障礙。”中國盲文出版社大字本事業部主任包國紅介紹,大字版教材還對影響低視力學生閱讀的圖片、文字顏色等進行了無障礙處理。
“大字版教材印刷清晰,孩子現在距離30厘米就可以看清書上內容,坐姿也變端正了。”洪燕說。
圖為普校大字教科書與普校教科書“同頁同內容”。新華社記者王君璐攝
教材“大一點” 融合教育“深一點”
“養育視障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醫療手段不能更好地醫治他眼疾的時候,包括學校教育在內的康復干預就顯得格外重要。”像洪燕一樣的很多低視力兒童家長認為,絕大多數低視力的孩子都可以進入普通學校,和健視的孩子一起學習,成為融合教育的受益者。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合為一體的教育模式,強調為身心障礙兒童提供“正常而非隔離”的教育環境。隨著融合教育的大力發展,我國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由2015年的23.9萬名增加到2020年的43.9萬名。《“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推進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推動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及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進一步深度融合。
圖為普校大字教科書與普校教科書外觀對比。新華社記者王君璐攝
“接受融合教育的孩子需要更加包容的環境和適合的學習工具。”中國盲文出版社副總編輯馬文莉表示,無障礙大字版教材、試卷是保証低視力兒童接受融合教育的一個基本條件。
“好的視覺狀態首先是清晰,第二是舒適,第三是持久。”深圳市眼科醫院視覺康復門診主任醫師梁平說,大字教科書能夠幫助低視力兒童更加輕鬆、高效地學習。
在洪燕看來,大字版教材與原書“同頁同內容”對低年級學生也非常重要。“老師不用再專門指點低視力兒童,這對孩子的情緒和心理很有益處。”洪燕說。
期待更多陽光照亮“看不清”的孩子
“他不是不能,只是不便!”為了幫助孩子成長,洪燕牽頭開設“低視力聯盟”微信公眾號及低視力兒童學齡交流群,越來越多的視障兒童家長在線上學習、交流融合教育相關知識和信息。
“我想把自己多年學習和積累的經驗分享給同樣境遇的家長。孩子的殘疾只是人生無數難題其中之一,需要勇敢面對。”洪燕說,大字版教材的順利出版,給低視力兒童家長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圖為中國盲文出版社編輯在編輯加工大字教科書。(中國盲文出版社供圖)
“除了教科書,低視力學生同樣要有課外閱讀,也需要大字版課外讀物。”包國紅介紹,目前我國童書品種非常豐富,低幼階段的很多繪本字號足夠大,但一些繪本圖畫和文字無障礙處理做得還不完善,影響低視力兒童閱讀。此外,大字版圖書還面臨印刷成本高、供需信息不對等、銷售渠道不暢等諸多問題。
“融合教育不是簡單地讓這些特殊孩子進入普通學校上課,還要有相應的資源支撐,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大字教科書的出版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目前我國各地融合教育發展尚不均衡,建議設立更加剛性的評估體系,補齊短板。
殘疾人同樣有權利擁有精彩人生。中國盲文出版社社長黃金山表示,推動視障教育邁向美好未來是出版社的職責所在。“今后將繼續做好大字版教材的出版發行,特別是在馬拉喀什條約實施后,出版社將在條約框架允許的范圍內,將優秀兒童出版物和權威工具書制作成大字本,滿足低視力兒童的課外閱讀和學習需求,讓接受融合教育的殘疾孩子感受到更多關懷與溫暖。”
新華社記者王君璐、楊淑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