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培養出超越自己的學生

——記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

2021年12月31日09:1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培養出超越自己的學生

   【優秀社科工作者】

   “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我畢生的信念。”這是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榮獲2021年度杰出教學獎后的肺腑之言。之后,他把100萬元獎金捐贈給北師大教育基金會,用來激勵對基礎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作出貢獻的師范院校的老師。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迄今,他已培養出88名博士,62位晉升為教授,6位成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他自己,則是學術研究的奮進者,領銜完成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首次對黨的教育方針育人目標進行細化和具體化,成為我國高中和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修訂的基本依據。

  為師: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

   辦公樓裡的黑白照片留下曾經的歲月。

   “這就是我的恩師朱智賢先生,他是中國心理學大師、中國發展心理學的奠基者。”一邊走,林崇德一邊講述,“課堂上,他的每一講內容都可以變成一篇文章。”

   這是一位對他產生重要影響的老師。“我現在做的一切,都好像在復制朱教授為人為學的過程。”林崇德說。

   朱教授的三次批評,讓他終生難忘。他確信:遇到一位好老師能改變人的一生。“師愛”是師德的靈魂,但這種愛需要“嚴慈相濟”。

   有的學生畢業論文打回去重改了20多遍。他說:“對於學生,我必須要負責任,每一點細小問題都關乎學術質量,不能放任不管。”

   在選擇博士研究生時,他公開提出過“五不招”的原則:一是以前沒有任何成果,看不出有研究能力的,不招﹔二是面試看不出有創造性、創新能力的,不招﹔三是不太勤儉,或者比較懶惰的,不招﹔四是如果沒有成就動機,不招﹔五是有才而無德之人,更不能招。

   而在生活中,學生們卻一點點感受到他的慈愛:操心學生們的收入,想著如何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發展平台。

   從思維認知到品德社會性,從非智力因素到心理健康,從教師心理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等,在大大小小的科研中,他的學生們展示了品格、智慧和才干,使他萌生了培養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的信念。

   今天,他享受著這份喜悅。

  為學:推動心理學研究中國化

   現代社會,心理問題愈發引人關注。

   作為我國培養的第一位教育學(心理學)博士,林崇德在國內率先提出重視心理衛生和心理健康問題,著有《多元智力與思維結構》,發表於世界權威期刊《理論心理學》。他通過心理學為我國基礎教育實踐奠定了科學基礎,被譽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播火者”。

   “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是中國老一輩心理學家的共同願望,尤其是潘菽院士和朱老在他們的著作裡作了精辟的論述。到了我們這一代,車文博、沈德立、黃希庭、楊治良和我等心理學家,更是極力倡導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林崇德說。

   在他看來,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含義有三:一是要研究中國現實的問題﹔二是要在借鑒來自國外科學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論的同時,充分挖掘本土的智慧、方法論與研究方法﹔三是要建立中國自己的心理學知識體系,特別是理論體系。

   2010年,他與弟子辛自強教授在《心理發展與教育》上發表《發展心理學的現實轉向》,明確提出中國化與國際化的關系。在這篇文章中,他指出,必須警惕以“國際化”或“與國際接軌”的名義,把中國完全變成西方理論和方法的試驗場,更不能把自己變成西方同行的中國數據收集員。

   開展以現實問題為導向的研究是他一貫倡導的。學生們眼中的林老師在學術上十分“嚴謹、規范”。學生們常常會談起他幫助學生確定論文選題時的要求:是否能頂天立地——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現實意義?是否有持續拓展的空間?是否能出有分量的成果?是否符合研究生本人的能力?

   “研究始於問題,這種問題要麼是真正的學術問題,要麼是實際問題,隻有能提出並解決問題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林崇德說,應用研究通常是“以問題為導向”的研究,這種“問題”更多應該是社會現實問題,特別是國家急需與有重要行業影響的應用性課題。比如,他們完成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就是這一類課題。《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中指出“明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

   “由於中國社會的發展日益與心理和心理學有關,心理學專業人員必須勇於面對各種現實的、實際的問題,而不能隻滿足於對國外理論的修修補補,滿足於實驗室精巧的控制。”他特別指出。

  為民:執著生命至上的心理健康事業

   2020年2月,一條直播信息在朋友圈傳閱。內容顯示: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林崇德以“抗疫情,我們一起上心理戰場”為題,展開“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熱線培訓”第一講。

   北師大教授伍新春告訴記者:“林教授先后擔任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兩個委員會簡稱“心指委”)。教育部‘心指委’在建設社會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他又一次臨危受命,甚至一度因為過度勞累而病倒住院,但他仍‘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在林崇德看來,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汶川地震發生三天后,他就組織制作了心理援助手冊,並冒著余震的危險趕赴震中汶川縣開展心理援助工作。為系統研究並服務災區中小學生的心理成長,他承擔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課題“災后中小學生心理疏導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專家—教練—教師”相整合的創傷干預模式,持續開展災區教師培訓,並基於大量實証研究提出了創傷后心理反應的“辯証—整合”理念,指導臨床工作。

   基於長期的追蹤和干預研究,他帶領團隊成員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了120余篇學術論文,目前該團隊已成為國際創傷心理學領域的重要研究團隊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篩選、督查與評議工作、教師隊伍建設……林崇德挂念著“心指委”今后的工作。“我們重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及載體建設,並不是說我們學生中心理不健康的人太多,而是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其水平可以通過有效的教育措施得以提高。”80歲的他依然忙碌著。

   (本報記者 靳曉燕)

(責編:郝孟佳、李依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