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實習,你的目標達成了嗎
暑期實習快結束了,更多的夏天即將到來,你是否感到有所提升,磨煉出了高韌性“大心臟”?
---------------
每天沖刺的那個月,讓我提前升級了“出廠配置”
凱莉
如果說很多同齡人的實習初體驗是“溫和啟蒙式”的,那我的第一份實習“實戰感”則過於強烈。
大二那年臨近暑假,全班同學都在興奮地憧憬著即將到來的實習。師兄師姐提前“打預防針”,說一兩個月時間,很多單位不會太把學生當回事兒,頂多讓你端茶送水,干干雜活,結束時領個說得過去的鑒定就不錯了。
我報名去了當地的電視台。由於報名競爭的大學生很多,等我接到錄取通知,時間已臨近七月底,這意味著我隻有一個月可以干活了。報到的第一天,我懷揣佛系心態,盼著每天能分配到一點點任務就心滿意足了。
一進辦公室,隻見一群編導拿著材料奔來走去,一刻不停地接打電話,感覺沒人有空搭理我。坐了10分鐘,一位老師拎著一大包錄像帶,氣喘吁吁跑進來,環顧四周,目光落到我身上。我立馬站起來:“老師好,我是新來的實習生,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老師頓時兩眼放光,緊皺的眉頭瞬間舒展,大聲說:“太好了!就是你了,跟我走。”
我既緊張又興奮地默默跟在老師后面,一路走到機房。那裡已經有很多編導圍在三排編輯機前,聚精會神地剪片子。老師問:“你學過后期剪輯嗎?”我點點頭:“在學校上過兩學期的課。”“那就好辦了,我們要趕緊剪輯剛錄完的一期節目,你跟著我學。”
那天老師帶著我剪了3小時,我一邊輔助一邊記錄,隨時搜索素材發給老師。臨近傍晚,正當我心花怒放地感到首日收獲竟如此巨大時,老師站起身:“不行,我必須上樓開一個緊急會議。我告訴你這片子接下來十分鐘的要點,你來做。”
我幾乎瞬間“石化”!第一天來實習,竟直接讓我承擔這麼重要的任務,搞砸了咋整?還沒等我演繹波瀾壯闊的內心戲,老師拍拍我肩膀:“看好你哦,加油。不懂就問旁邊的后期老師。”然后一陣風似的離開了。
我戰戰兢兢地開始操作,起初內心是絕望的,已經腦補起干砸后被老師直接扔出去的悲慘畫面。但是顯然,除了盡力做下去,我也沒有其他選項了。
一個小時后,老師出現了,看看我的成果,露出滿意的神色:“不錯,上手很快。明天我們到錄影棚錄下一期節目,你也去現場協助。”
那天回到學校宿舍,室友聽我說了首日的經歷,都很震驚:“電視台如此用人不疑的嗎?”“你們老師心好大!”
次日早8點,我比約定時間提早半小時到達,那位老師及很多工作人員已經在忙碌了。老師給我講了一遍這一天我要做的工作,包括接待錄影嘉賓、送資料、對流程等。然后,那天我一分鐘都沒閑著,連吃盒飯都在看流程文件,和嘉賓們打電話確認時間。
在化妝間,有一位等候的嘉賓看著我問:“姑娘多大了?看著很小啊。”我說:“今年大二了。”對方很驚訝:“年紀輕輕就在電視台做這麼多事啦?不錯不錯。”
那天錄完節目,已經差不多夜裡12點了,我們還要一起打車回台裡送錄像帶,開個會。老師原本讓我先回學校,我說:“畢竟我隻實習一個月,機會難得,想完整感受一下電視台工作的全部流程。”
我來這座大城市上學兩年,第一次見証了零點之后市中心的模樣。街上路人稀少,電視台依然燈火通明,窗外璀璨的天際線燈光都熄滅了,而后期機房裡全員到齊,沉浸在熱騰騰的加班氛圍中。
這樣的場面非常“人間真實”,很像都市職場劇的畫面,頭一次實習的我感到莫名踏實和愉悅。我終於把課本知識付諸實踐了,更靠近這座大都市的內在“靈魂”。原來,自我實現這件事,如此令人熱血沸騰,比吃喝玩樂有意思太多了。
后來,我每天的工作越來越多,甚至獨立做了好幾個採訪,參與找選題,外出拍攝,得到了導演們的夸獎。
實習結束那兩天,我去領鑒定,沒想到,帶教老師給我的表格寫滿了,都是肯定和鼓勵的話。 第一天讓我直接上手干活的老師走過來說:“怎麼樣?這個月苦壞了吧?畢業后怕是不敢來上班了。”我說:“我反而覺得,自己是蠻喜歡過刺激的人生的。”
我忍不住多問一句:“您為什麼第一天就讓我做那麼重要的工作呢?”
老師一笑:“因為你是少有的主動問我們要活兒干的,看你那樣子,就知道你靠譜,也會努力。實習生越靠譜,機會就越多。”
毫不夸張地說,那個夏天,我一個月積累出3個月的知識量,每個小時都在“打仗”。正是充滿挑戰的暑期實習,讓我提早感知到了這個行業的真實挑戰和魅力,提前升級了“出廠配置”,從而有規劃地度過后續的大學生活。
40頁PPT任務,是我找領導“要”來的
宇迅
你信不信,我的暑期實習任務,是我這樣一個小實習生找領導“商談”的結果?
這聽起來好像有些“狂”,畢竟大部分實習生都是老老實實按照領導要求完成任務,主動提出想做特定工作的似乎並不多。但我目標格外明確——做我覺得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事,鍛煉咨詢業務能力。若只是做一個干雜活的“小透明”,實習意義不大,不如回家看書。
但這個目標並不輕鬆。作為一個經濟學專業的大三學生,我對咨詢業很感興趣,加之上學期剛選修過管理咨詢類課程——曾在麥肯錫工作多年的老師教授的整套流程還在腦海中盤旋,我迫不及待地想用實踐檢驗理論。可惜的是,由於時間較短,我沒能找到合適的咨詢公司。在排除一些諸如數據、運營等與目標方向不甚相符的offer后,我最終入職了國內某電信運營商,成為CDN團隊商業發展的實習生。
“商談”契機來得偶然卻恰到好處。到單位第一天,我參與旁聽公司的項目講座,台上老師對於技術部分講得頭頭是道,卻在提及技術商業應用與前景部分時草草帶過。這令我非常困惑,商業前景明明是項目運作中十分關鍵的一環,為什麼沒有展開具體討論?
帶著心底的小疑惑,我主動去找領導討論,他告訴我:技術的商業模式目前構想並不成熟,還在不斷修正,況且技術部分工作繁重,團隊人手不足,分身乏術。
我迅速捕捉到其中的關鍵點——商業前景分析重要,但部門技術員工“嫌麻煩”不想碰,而我恰好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可以跳出公司內技術人員的行業成見,用咨詢師的邏輯審視項目。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和公司共同成長的項目,能充分實踐我在課程中學習的方法,為何不試試看?
深思熟慮后,我在討論之后主動請纓:“能不能讓我和你們一起做些相關的分析呢?說不定商業咨詢的邏輯能夠帶來不一樣的角度或思考。”
當時的我心中忐忑,或許領導並沒有這個需求,主動提出會不會不合適?我只是一個實習生,團隊會不會願意將重要數據交給我分析?好在討論結果令我欣喜,領導覺得我的想法很有意思:“好啊,你來嘗試做一下。”
伴隨著這句話,我的“社畜”生活“預體驗”正式拉開了帷幕。每天早7點被鬧鐘喚醒,匆忙洗漱買好早餐,我便匯入早高峰浩浩蕩蕩的人潮,經歷漫長的50分鐘地鐵到達公司。習慣於提前做好計劃的我,在項目開始時便將6周實習時間細分為三個階段,並在每一階段設置具體任務,逐一擊破。
計劃制定得很順利,但實習對我而言依然是個巨大的挑戰。由於計算機背景薄弱,我對於相關技術聞所未聞,卻需要在短時間內弄清楚並完成領導提出的需求﹔公司人手緊缺,也意味著我需要獨立撐起整個報告的調查與寫作。
綜合調研和分析之后,我將前期市場調查部分瞄准技術發源地的美國,並沿著這條線索進行深挖。這時,學校線上商業圖書館的資源成了我的得力支撐,可以借助學生賬號搜索必要的數據,並在一些專業的第三方科技論壇網站尋找所需的“蛛絲馬跡”。僅僅把相關技術內容摸清楚這一件事,就耗費了我整整一周的時間。
盡管壓力不小,我還是感受到了開拓與探索的快樂,以及面對未知與挑戰時的隱隱興奮和志在必得。調查沒有我想象中的枯燥,反而隨著新技術、新場景的發現,變得越來越有趣。或許當一個人懷著熱愛去做感興趣的事情時,再辛苦的過程也是享受。
疫情的反復讓生活充滿了變數。為了不影響原定的返校計劃,我制定了規避風險的“Plan B”,對工作安排做了微調。正好卡在疫情漸起時刻,提前完成項目,並整合了近40頁的PPT,向領導做了匯報展示。我的成果超出了領導的預期,他對美國市場調研和5年戰略規劃部分贊賞有加,甚至希望我回到學校后繼續合作。
縱觀這次實習,遺憾自然也存在,比如,由於部分數據的缺乏,報告並非十全十美。但我依舊很滿意:實習目標基本實現,課程方法得到運用,還通過自主調查與訪談收獲了寶貴的行業認知,磨煉出高韌性“大心臟”。或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努力為公司創造價值,從中提升自己、有獲得感,正是實習的最大魅力。
Cathy說,新助教很棒!
逐犀
Theo在得知我本想在暑假實習,卻又最終放棄了之后,立馬詢問我是否要做他的暑期課程助教,他圓圓的臉上挂著標志性的憨笑,那神情仿佛在說:“為什麼不呢?”我當晚就表示願意,而Theo秒回“太好了!”我感覺自己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計劃徹底改變。
Theo是我在美國讀研期間的教授,后來也成為我畢業論文的導師。他親切、熱心,要求他所有的學生都直呼他的名字,這使我如今已經記不起他的姓。也許因為我是外國學生,而且成績不錯,我甚至覺得他給我的笑容比其他學生更多。
其實,在是否要實習這件事上,我猶豫了很久,那時的我一心想要完成學業后回國,因此海外實習本不在我的計劃之列。不過,留學生們總在傳“沒有實習的留學生活是不完整的”,又令我有點糾結。我希望通過實習,看看那個叫作“職場”的世界到底是何模樣,但一下子按照“社會人”那樣生活,我又有點膽怯,是否會遇到想法奇怪的人、效率低的人、粗魯的人、傲慢的人呢?而我是個特別不擅長跟人打交道的人,更何況對方還是外國人。思來想去,我最終還是決定回國,享受一個普普通通的暑假,而也就是在做決定的這天,我遇到了Theo,一切突然改變了。
於是我成了Theo的助教,主要工作包括准備課程材料、批改作業、協助教授答疑以及偶爾組織課堂討論等。幸運的是,我曾擔心會遇到的那些難打交道的人並沒有出現。麻煩的是,我依然不擅長也不喜歡與人交流,能不發言盡量不發言。用“脫缰的野馬”來形容本科生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們分為兩種:一種是“脫缰的野馬”,另一種是腦袋裡住著一匹“脫缰的野馬”。
Theo告訴我,當助教並不容易,需要有責任心、耐心和好奇心,思維要跟得上學生,即使他們的想法在你看來是幼稚和荒唐的,也要努力理解他們為什麼這樣思考,追溯尋找真知的過程。
溝通交流是老師最重要的技能,而我實在太缺乏了。我跟Theo嘮叨起工作的麻煩,他依然是憨笑著,臉上的信任沒有減少一分。“我都注意你一年了。”Theo說,“你的作業和考試成績很好,對於國際生來說十分不易。可是我也看到你在課堂小組討論和實踐課時非常沉默,你害怕說錯嗎?還是覺得自己是外國人,溝通會有障礙呢?如果是前者,我要告訴你,課堂上沒有真正的錯誤,隻有關於知識的探討﹔如果是后者,我覺得在與你單獨交談時十分愜意!也很開心。你跟別人日常交流根本沒問題,放開自己,去溝通,去協作,這沒什麼難的。”
之后的日子裡我繼續與“脫缰的野馬”們為伴,努力與他們分享知識,一同思考,並逐漸感到樂在其中。我還注意到了一個不愛參與討論的女生,我對她說,“干嗎不說話呢?害怕說錯嗎?你看我是個外國人,都在使勁說,你又怕什麼呢?”
后來的一個周末,我去Theo的家裡討論課程內容,用一個上午完成了工作之后,Theo留下我吃飯。Theo的妻子和他一樣親切愛笑,端上一份份我叫不出名字的菜肴之后,跟我攀談起來,把我當作了“中國通”。那天下午,Theo還帶我參觀了他家的小型農場,坐在草垛上吹風看雲時,Theo突然問我:“假期過得如何?”還未等我回答,他又補上一句:“對了,Cathy那天在我的辦公室夸獎他們的助教來著,說他很棒!你看,這並不難,你可以做到的,不是嗎?”我稍稍一愣,想起那位不愛說話的女生……我想,這個假期真的過得不錯。
回國后,我又陸續做過幾次實習,每次都會想起那年當助教的經歷。對我而言,那不僅是一次實習,更是一次突破自我的嘗試。我也時常會想起Theo對我的鼓勵,他對我說過的那些溫暖而富有智慧的話始終留在我的記憶裡,一字一句都不曾丟失。
一直忙到天黑,卻沒人感到疲倦
王俞歡
7月的尾巴,正是暑假味道最濃的時候。打開朋友圈,許多人晒著海邊旅行、夏夜燒烤的圖片,一條“法羅群島日”的推送吸引了我的注意,那是我實習時的“前同事”發的。
每年7月28、29日,是丹麥自治島領地法羅群島最熱鬧的時節,生活在遙遠大西洋中央的法羅群島人會舉辦盛大的游行活動,人們唱歌、跳舞、共享美食,紀念他們的節日。
初識法羅群島也在一個陽光耀眼的夏天。前年7月,我剛到丹麥駐華大使館媒體和公共外交部實習,leader告訴我,接下來的一周都要為“法羅群島日”做准備。我開始著手查資料,這片藏在東北大西洋的神秘島嶼,居住人口不到10萬,卻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議會。
一周之后,我和實習的同伴在使館的社交媒體上講了十幾個故事:從國王統治的歷史到獲得自治權的今天,從純淨的海水到三文魚美食,地球另一端的法羅群島人似乎就生活在我們身邊。那個夏天,第一任法羅群島駐華代表抵達中國,他脫口而出的法羅語、帶來的裝滿北極貝和三文魚的大冰櫃、辦公室外懸挂的法羅群島旗,都好像讓大西洋的海風吹到了北京。
這樣的體驗讓我感到新奇。以往在新聞和課本上看到的“外交”變得不再那麼抽象,國家間的交往也不再那麼模糊而宏大。外交官們每天接待中外企業、政府官員,傳送公文,和實習生坐在一起吃外賣、開玩笑,原來國際關系有時也不過是人際關系的放大。
除了在社交媒體上“講故事”,那個沒有疫情的夏天,線下文化活動也格外豐富,這是開展對外工作必不可少的環節。我最喜歡和同事們一起接待來自各行各業的參與者。8月的一個傍晚,幾位音樂家來到使館的后院,為中丹合作的歌曲專輯做宣傳。那天的觀眾很多,有記者、幸運觀眾,還有音樂制作人,我們提前准備好了糕點飲料,端著大大小小的盤子在廚房和走廊穿梭,為第一次來到使館的客人指路,和來自丹麥的實習生交流大學生活,還忙裡偷閑與喜歡的歌手合影。那天我們一直忙到天黑,卻沒有人感到疲倦,涼爽的晚風、此起彼伏的蟬鳴、久久沒有散去的歌聲,都讓這份工作染上了浪漫的氣息。
雖然大多數時候,我的任務都是翻譯、寫稿和編輯,但每一天都能聽到來自歐洲大陸那頭的新故事,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和我們一樣,正在為了保護環境、性別平等和多邊合作努力奔走,枯燥的工作就添加了理想主義色彩。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忘了抬頭仰望天空,不要沉陷於單調的生活而喪失對廣闊世界的關心,這份實習經歷,恰好能讓我對紛爭不斷的國際關系抱有更樂觀的期待。夏天之后,我繼續留下來,在小庭院裡舉辦了聖誕公益市集,在798園區中做破冰游戲,邀請小朋友畫出他們心中的美麗世界。即便轉年而至的疫情讓這份美好難以重現,但實習的意義對我來說已足夠。
此后,“外交”這個詞不再遙遠如空中樓閣,當看到外交官與政府和民眾日益密切溝通往來,我似乎更能理解外交之意義所在。在如今因疫情而變得紛繁復雜的國際局勢中,那個夏天播種的和平與友愛,已深埋進我心底。
暑期實習早已結束,更多的夏天正在到來。在擁擠的人潮中踏上地鐵、在夜色下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當日復一日的實習生活悄悄結束,我看待世界的眼光也變得不同。
拿到八個學分,但心存遺憾
加利
說來慚愧,在“入學即內卷”的大學生涯裡,我的第一份暑期實習並沒有多麼宏偉的目標和細致的規劃。那是在大三暑假,我進入了互聯網公司,最初目的是為了本科專業實習的8個學分。
實習是開啟一段校園通向職場的過渡橋梁,也是知識實踐與技能學習的絕佳方式之一。旁觀周圍同學,幾個月內輪換不同大廠“刷簡歷”的有之,借助大量實習進行職業“試錯”的不少,還有人為了實習轉正名額明爭暗斗。以學分為目標去實習,似乎有些“格局太小”。
但這是我不得不作出的選擇。
作為小語種專業學生,大學生活意味著比其他專業要多修幾十個學分,我們每天早晨7點半就到達教室早讀,每周的時間都被專業課填得嚴絲合縫。大一大二的暑假貢獻給了軍訓和社會實踐,大三則是出國交換的專用時間。我又是從來不敢翹課的“乖寶寶”,想要如其他院系同學那樣在學期內實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達8分的實習學分令人精神緊繃,而即將到來的大四意味著更緊張的考研復習和畢業論文。我隻能在暑假“多線程”工作,實習考研兩手抓,由此一來,目標便明確而簡單:安安穩穩地拿到實習鑒定,完成學分。
於是,6月初我剛回到學校倒完時差,轉身投入到尋找實習機會的洪流之中。小語種相關的單位並不好找,身處國外的我對著一大堆信息無能為力,招聘啟事上都寫著盡快到崗,而我還在千裡之外。經歷多次面試后,我拿到了兩個實習offer:一個是跨國運輸企業的業務助理,另一個則是互聯網公司的翻譯。
我在兩個選擇之中糾結。企業HR委婉地提及,在這裡實習挑戰頗多,需要高抗壓力和適當加班﹔互聯網公司則是朝九晚六,工作相對輕鬆。企業實習對專業及能力的鍛煉讓我心向往之,但緊張的時間和繁重的復習計劃在腦海中叫囂,最終“理智”小人取勝,我滿懷不舍放棄了企業實習,投入到互聯網的懷抱。
實習的日子有些“歲月靜好”,我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小組leader交代的工作,在特定網站上搜索合適的信息、翻譯成中文、按老師的需求整理好,干完活到點下班,晚上回到宿舍繼續復習考研,十分充實。
說實話,翻譯的活機械而乏味,能力范圍之內的工作往往缺乏挑戰性,一天下來看似干了很多,總結起來卻大部分是沒有營養的重復勞動。我在度過剛入職的前三天興奮期后,漸漸對所干的工作感到麻木,成為流水線上一顆本分的螺絲釘。
偶爾在面對有挑戰卻要額外耗費大量時間的任務時,我又會遲疑:這個任務很有趣,但是不是需要加班?我的精力夠嗎?晚上的學習任務還能完成嗎?遲疑的結果,就是眼睜睜看著鍛煉時機的流失,繼續勤勤懇懇地在流水線中浮沉。帶實習生的老師也無暇顧及每一位同學的“實習體驗”,更無法在百忙之中時刻留意具體過程,他們最關心最終結果——你有沒有按照他要求的把任務做到位。兩個月實習到期,我拿到了蓋好紅戳的實習鑒定,畢業待辦清單上的事項終於落實一條,繃緊的那根弦也暫時放鬆了下來。
現在想來,我的實習算是達成了最初的目標,也解鎖了人生中的實習初體驗,只是難免心存遺憾:以學分為目標實習,最大的收獲似乎只是為了一紙証明﹔過於功利的目的和不敢浪費的時間成本,似乎讓我失去了嘗新的勇氣。
等到我陰差陽錯地保研成功,沒有負擔地去經歷更多不以“實習學分”為目標的實習,我才發現,努力沉浸其中,積極參與所帶來的收獲遠比得過且過“混經歷”要多得多:主動爭取感興趣的任務並順利完成的成就感、對於出錯原因的反思和總結、部門老師積極探討的溫暖與歸屬感……這些都彌足珍貴。或許,當實習成為你真心想去嘗試、體驗的事情,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和突破自我,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成長,遠比學分更為重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