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以“奮進‘十四五’ 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主題的人民網2020大學校長論壇日前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貴州大學副校長陳祥盛出席論壇並發言。
貴州大學副校長陳祥盛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攝
如何提高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陳祥盛認為,一是人才培養。貴州大學每年招收8000余名本科生,其中80%以上的生源來自省內,省外生源隻佔不到20%,說明貴州大學的首要任務是為貴州培養人才,要首先滿足貴州的孩子們能夠上貴州最好大學的願望。二是社會服務。近年來,我們結合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貴州地方經濟發展戰略,以科技服務社會發展為導向,緊密圍繞貴州“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走出一條服務區域發展戰略的高校實踐路徑。
陳祥盛還分享了貴州大學的幾點做法:首先,積極探索融入脫貧攻堅主戰場的產業扶貧模式。貴州大學以植物保護世界一流建設學科為引領,組建了12個服務農村產業革命專班開展產業扶貧工作。2019年,在貴州省建立示范基地70余個,培訓農民及技術人員8.7萬余人次,輻射帶動50萬余農戶脫貧致富,累計新增農業產值71億元,輻射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和20個極貧鄉(鎮)。
其次,爭做貴州大數據戰略行動的先行者。貴州大學緊緊圍繞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戰略,2014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相繼搭建了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研究院、貴州省大數據分析技術工程實驗室、貴州省公共大數據重點實驗室等一系列高水平科研平台。依托軟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數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及相關學科組建了大數據科學與技術學科群。大數據學科群主動服務貴州大數據發展戰略,有效對接省、市、縣大數據產業服務,與30余家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
再次,擔負起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者的責任使命。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是貴州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的重要舉措。為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生態產品。貴州大學專家團隊為政府職能部門提供生態產業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自然保護區規劃服務,服務貴州生態環境建設和“大生態”戰略。
在談到“十四五期間,高校如何進一步提升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動力”的話題時,陳祥盛表示,貴州大學擬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對接“鄉村振興”戰略,服務美麗幸福貴州建設。舉全校之力實施大地論文工程,持續推進12個服務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工作專班工作,深入實施“博士村長”計劃,圍繞貴州農業產業革命和500畝以上壩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開展全面的技術支撐工作,助力貴州鄉村振興。建設一批具有良好示范效應的校地合作“鄉村振興”示范點和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示范點。
二是對接“大數據”戰略,支撐貴州大數據產業、十大工業產業和重點服務業發展。立足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圍繞全省十二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十大工業產業和重點服務業發展需求以及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確定的“七項試驗”,開展科學研究、技術攻關和政策研究,推進成果轉移轉化。全面參與貴州政務“一雲一網一平台”的規劃、建設、架構等工作,推動貴州政府信息化建設與發展,實現產業發展和人才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促進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信息鏈深度融合。
三是對接“大生態戰略”,建設貴州生態文明。綠色已成為多彩貴州的主色調,生態文明已成為貴州大地的主旋律。立足國家生態文明戰略,圍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將“綠色”融入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地方和文化傳承創新的全過程,辦好綠色教育,推動生態科技創新。依托學校相關學科群,服務貴州綠色經濟發展,打造貴州綠色家園,建設綠色屏障,完善貴州綠色制度,培育綠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