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心疼女孩櫃台下寫作業 不如給她一張書桌

舒聖祥
2020年12月23日08:30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心疼女孩櫃台下寫作業 不如給她一張書桌

  近日,在河南鄭州某高校內,一位小女孩坐在打飯窗口櫃台下面寫作業,媽媽在上面為學生打飯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拍攝者稱,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感覺“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夢想”。

  類似新聞其實還有不少。比如前不久安徽宿州的小女孩,趴在媽媽攤位旁的花壇邊上寫作業﹔還有孩子趴在父母攤位旁邊的垃圾桶上寫作業……這些都是暖新聞,父母為生活打拼,孩子努力學習,感動了很多人。可正能量的畫面背后,何嘗不是看得見的心酸?假如不是沒辦法,誰會讓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呢?

  當此情此景屢屢成為傳播話題,更為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這些孩子,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放學后無處可去的現實困境,誰來幫他們解決?因為父母條件不允許,還有孩子放學后隻能獨自待在出租房裡,相比之下,能在父母工作場所受到看管和照料,已屬不易。

  不僅是外來民工忙忙碌碌,城裡的上班族同樣沒時間照顧孩子。下午三點半,孩子放學了﹔傍晚五六點,家長才下班。這個尷尬的“時間差”,讓家有兒女的上班族疲於奔命。要麼請假早退,要麼干脆辭職,許多家庭隻能請“銀發族”早送晚接,各種托管班、作業班生意火爆。凡此種種,核心問題都是相同的:放學后,無處安放的孩子可以去哪兒?何處能給他們准備一張書桌?

  曾有調查數據顯示,七成多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放學后沒地方去,他們放學后更喜歡待在學校裡,但一些學校要求學生放學后不能滯留在校。要解決學生放學后無處可去的問題,就應該允許學生放學后,自願留在學校寫作業。

  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印發了《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充分發揮中小學校主渠道作用、科學合理確定課后服務內容形式。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等方式對參與課后服務的學校、單位和教師給予適當補助。因此,對於女孩窩在櫃台下寫作業之類的新聞,可以在公共教育服務層面予以回應。

  當然,把責任全部推給學校並不合適。由社區、圖書館等社會力量組織的“三點半學校”,就很值得推廣。如今很多社區都建了漂亮的圖書室,如果能招募一批愛心爺爺奶奶、青年志願者等,組建起社區的輔導員隊伍,開放給有需要的孩子,既能提高這些公共設施的利用率,更有助於解決“三點半難題”。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放學后,在父母工作場所寫作業,“感動”不能到此為止。放學后,孩子的書桌何處安放?除了課外班之類的市場化托管機構,公益性的托管機構不可或缺。相關部門應該盡可能整合全社會的力量,幫助改善務工人員子弟的學習環境,共同化解學生放學后無處可去的難題。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