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孩子教育不能拿“付錢”當“付出”

2020年10月01日09:3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一段時間以來,孩子因與家長溝通不暢而自殺自殘的消息時常見諸報端,引起社會對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視,也為家長反思自身教育方式敲響了警鐘。事實上,一些家長對孩子物質上舍得投入,自認為對孩子“付出”很多,卻恰恰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

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優厚的物質條件,是一些家庭特別是城市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普遍做法。一些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陪伴孩子,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便在物質上加倍地補償孩子,希望通過物質獎勵補償對孩子教育的虧欠,其效果卻適得其反。一些孩子的學業表現與家長心理上有距離,有的甚至釀成悲劇。不久前,武漢市某中學一學生因玩扑克被請家長,在挨了母親幾記耳光之后,從樓上跳下,結束了自己14歲的生命。類似的案例既暴露出孩子心理上的脆弱,也暴露出一些家長的共同困惑。

單純物質上的保障,並不能代替家庭成員的有效溝通,更不是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這也是一些家長認為自己明明很愛孩子,但孩子卻不領情的原因所在。對待少年兒童的教育,家長不能簡單地把“付錢”當成“付出”,縱然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動輒可以將幾百萬、上千萬元資金投向學區房,可以將幾十萬元資金投向興趣班,也無法彌補親子關系上“沒有時間”、重說教而少溝通、重批評教育而少平等交流所帶來的“心理裂痕”。

少年兒童的成長有其自身規律,一個人從出生到融入社會,如何建立對事物的認知、對價值的判斷,是一個不斷與外界信息交流反饋的長期過程,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教育引導不可缺席。應該說,在物質生活已經相當豐富的今天,孩子們的物質生活條件遠比父輩優厚,可是由於信息爆炸、觀念多元、競爭激烈,今天的孩子所面臨的社會壓力一點也不亞於父輩。來自家長物質上的付出效果呈現邊際遞減效應,心理上的正向引導卻面臨短缺。

相比於“物質撫養”,對孩子的“心理關懷”對家長的要求更高。現實生活當中,很多家長不去摸索孩子的心理成熟規律,不去尋找科學的教育方法,不願意在這方面花費精力,一些人甚至還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陳舊觀念,依著“我們當年就這樣”的思維慣性,以為物質上滿足了孩子,就可以對孩子指手畫腳,這自然不能了解孩子真正的心理需要。

實現良好的“心理撫養”,基礎前提是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歸根結底就是六個字:第一是“尊重”,一些家長感慨孩子早早地出現叛逆,卻不知作為有意識的生命個體,少年兒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維護自身尊嚴﹔第二是“信任”,有效建立與家庭成員、老師、伙伴的信任,對孩子養成穩定的心理具有重要意義﹔第三是“溝通”,教育絕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平等對話、良好溝通,是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培養孩子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是衡量家長教育成功與否的根本所在。(作者:濟兼,系媒體評論員)

(責編:王欲然、馬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