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大學創新文化的五個特征及對文化傳承創新的貢獻
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 在第七屆清華大學校長杯創新挑戰賽十強決賽上,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教授帶來了主題為“大學創新文化的五個特征及對文化傳承創新的貢獻”的分享。楊斌指出,大學的科研創新文化,對於整體社會文化有重要價值和貢獻。與企業創新相比,大學創新有低功利性、弱層級性、高公益性、科學理性、強人文性這五個特征。
對於創新創業教育,楊斌也提出了期望,創新創業教育的初心是培育對學生一生有重要影響的價值觀和品格品性。相比瞬間的“賽果”,學生們在“賽程”中所接受的指導和挑戰更重要。我們要不忘初心,關注育人。
以下為楊斌題為《大學創新文化的五個特征及對文化傳承創新的貢獻》的發言全文:
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清華大學“校長杯”的第七屆的決賽,我特別代表學校來表示祝賀和支持!也來感謝各位企業的支持和校友的幫忙。祝我們的大賽一年比一年更有進步。
剛才比賽開始之前,我們開了清華x-lab管理委員會的成立會議,討論清華x-lab和創新創業教育下一步的發展。我自己感覺,形勢是好的。以前的幾屆校長杯,場地特別大,媒體特別多,燈光特別炫,熱熱鬧鬧的,其實,我覺得現在這樣朴素簡單直奔主題就最好。一段時間裡,雙創變成社會上媒體的焦點,各界的殷切期望很急迫,其實反而對於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扎實開展構成某種擾動。我們的初心是通過大學當中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人,不僅僅是出來一些創業家或者說創新人才,而是更多的學生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在自己心裡播下創新創業的種子,不論今后做什麼樣的工作,都有一種挑戰現狀、動手改變的意願、勇氣和能力。我們希望通過清華x-lab和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培育對同學們一生有長久影響的價值觀、品格品性,這比短期內提高學生身上的某些能力以及過程中獲得的具體成果,長期看更重要得多。
大學裡面學生比賽的特點是,任何時候“賽果”都是瞬間的,是一種當時狀態的反映,不是什麼光環,遠稱不上是什麼成就。我們更看重的,我們也希望參與其中的同學們更看重的,是在“賽程”中所接受到的包括在座的評委在內所給予的指導、挑戰、拉伸,打磨每個計劃,深化創新感覺﹔這些帶有手把手色彩的培育過程要比什麼“賽果”重要得多。所以我今天還是特別要代表學校來表示支持,不僅是支持比賽,更是支持你們一以貫之的投入。學校裡以“校長”命名的活動恐怕隻有這一個“校長杯”,足見清華大學對以創新創業教育來育人這件事兒的看重,這不是某個階段的政策,而是會長期堅持下去的,咬定青山不放鬆。
利用給決賽致辭這個機會,我想分享一點自己的思考,供各位老師、同學、也包括企業家、投資家批評,以促進我們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深化。我們都知道,現代大學重要的使命之一是文化傳承創新,其內涵是很豐富的,今天我想著重談自己思考的一個角度,就是大學的科研創新文化,對於整體社會文化的價值和貢獻。清華講科研做貢獻的時候,經常說三條,頂天(面向全球科技前沿突破)、立地(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樹人(以科研來培養人才),我有時候也想,三者之外,是否還可以加上一個“新風”,就是大學的創新文化對於整個社會文化其實有一種“新風”的貢獻。
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而大學的科研創新則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術界和企業界都為創新而不竭地努力,這二者當然不是競爭關系,但也不是簡單的互補或者上下游關系,其創新模式也不太一致。這裡的“不一致”我認為是有價值的,某種意義上構成一種創新的張力結構,支撐起更具長期競爭力、更有韌性、也更有活力的國家創新體系。
大學的創新文化,有五個與企業界不太一樣的特征,我個人認為是持續地豐富著整個社會創新的文化和價值的。
第一條,就是大學創新的低功利性。倒不是說大學的學者們有這個自覺性,也不是說企業界的創新者們太功利。必須要看到,企業界很多時候是要背負著比較短期就要見分曉的業績壓力,投資者的期待和業內相互之間的競爭也使得在時間維度上企業界的創新不能做得很從容。企業界的好處是需求也許更明確,但也要警惕這些需求可能是比較淺的、短的,有時候需要挖掘能表達出來的需求背后沒說出來的“真需求”。學術界創新的低功利性,就是放飛、包容學者們的好奇心、理想化,所帶來的有趣的探索,以及探索失敗﹔並不是為了派上一個即刻的用場,但是卻能代復一代地引領人類的發展,深化人類知識的基礎,突破著認識的邊界。低功利的自由探索,對於企業界是相當地奢侈的,盡管有些企業時不時地也想模仿大學的做法,給創新者們相當的自由度,但內在裡還是跟大學的寬鬆環境不同。低功利性,意味著給創新的耐心更長,更能做也願做長遠的部署,這給整體的社會文化帶來一種積極的輸出。高校的科研創新成果,就像她的育人成果一樣,很多時候不該在比較短的時期中加以衡量和評價。這就是低功利性。
第二條,是大學創新的弱層級性。這是大學組織的一個突出特點。這兩天參加校友聚會的活動,我們的文化傳統上是“序齒不序爵”,反映到學校的創新實踐中,也是如此。誰有新主意都會被聽取,弟子不必不如師,平等探索,鼓勵爭鳴。大學的教授階梯就是相對簡單的三層,很多專業服務行業也都是如此,而且梯級高並不代表學術上的權威,資深的老師們要不斷地聽年輕的博士生、年輕老師講新發現,這是一種終身學習,讓大學當中的每個人都對學術的飛速進步有更強的敏感性。新技術往往有“逆齡化”的特征,也就是年紀輕的人反而更敏感更容易上手,更可能是嘗鮮者﹔而弱層級性,對於整個創新文化都是有積極價值的,當然對於企業到了生產運營中卻可能未必。弱層級也許會有利於不同學科、領域之間的交流融合,不必都回到命令鏈條的頂部,不太在意自己是哪個部門的,這一點也是跟企業創新不同的。
第三條,是大學創新的高公益性。這是大學創新的一個價值取向。不只是公立大學如此,所有大學的創新,比起企業界來,都趨向於高公益性這個基本價值立場。在選擇研究題目時,大學也往往鼓勵教師們選擇那些對於公共命運、人類福祉有長期影響的題目。終身教授制度,其實也有這個好處,就是可以獻身大我。國家對大學,以及大學當中,對知識產權的安排也有其特殊性,既希望保証對其中的具體創新者有足夠的激勵,同時又適度地促進知識產權更快地流動、擴散,以造福社會,惠及民生。
第四條,是大學創新的科學理性。大學的創新在知其然之外,尤其重視知其所以然,強調可以重復實驗,循証說理,科學精神是放在第一位的。整個社會的創新環境的營造中,科學普及工作是一件大事,除了科學知識的普及,更多時候需要的是公眾在科學精神、批判性思維上的普及。現代社會大眾容易被一時之熱點和思潮所影響甚至左右,而大學對社會的紛擾喧囂能保持一定的超然距離,給社會文化貢獻著一定的穩定性。大學當中的學科秩序也是如此,不是社會上互聯網熱,就全都一窩蜂搞互聯網,而是保持著她的范式邏輯、科學理性,冷靜地、持續地做著獨特的學術貢獻。企業界的創新成效總會帶有不少營銷的成分,這也難免,畢竟有產業競爭或是獲取資源的需要,而學術界應該主要是靠創新成果自身說話,經得起時間的反復考驗。
第五條,是大學創新的強人文性。大學中的科研創新的選題,不僅是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包括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學者,都更有充滿暖意的人文立場,更有促進社會平等和諧的價值主張,都更願意關心不被競爭和效率所憐惜的弱者——特別是當這裡的弱,很多時候並不是本身不努力,而是由於社會的變化、技術的交替所帶來時,大學創新就更希望幫助他們,並且以創新的力量和方式來做,讓社會的未來變得更好。強人文性,也意味著大學中的創新會天然地成為“有責任的創新”、“人本的科技創新”。長期來看,這種有人文大愛的創新不僅對社會文化有滋養,本身也構成一種獨特的創新競爭優勢。
這五條我所體會的大學創新的文化特征,肯定是挂一漏萬,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大學所體現出來的也各有特點。這些大學創新的文化特征,當然對企業創新也可以有一些借鑒和啟發,但是企業界所處的情形不同,面臨的挑戰與大學不同,所以也不可能統統變成大學這樣的創新文化。大學的創新文化比起企業來也可能缺少整合性、針對性、有組織性,顯得效率低、周期長、太散漫。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應該說,大學能有相對從容寬鬆的創新環境,也是靠國家社會的關愛支持,包括企業界的慷慨贊助,才做得成,值得感恩,倍加珍惜。
從這個角度來延伸說來,我們這些大學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也會有意識地突出低功利性、弱層級性、高公益性、科學理性和強人文性。我看了一下這次進入十強的團隊的題目,除了剛才重恩院長所說的今年硬科技備受青睞之外,我也看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越來越多的關心,包括生態保護、老齡化,這些也都是跟人文有關的。這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也許短期內感覺不是那麼有利可圖的選題,但長期來看卻可能代表著非常重要的新的需求趨勢。評委老師們也可以給予多一些關心和鼓勵。
今天與獲選十強的同學和費力幫忙的評委,以及各位同事、企業贊助者,來分享大學創新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其對社會文化的貢獻,還是希望我們的比賽和平台,不忘初心,踐行使命,持之以恆,關注育人。大學當中,最美好的莫過於,學習者都在進步,其實沒有輸家這個概念,隻要你參與其中付出努力,你就是這個過程當中的贏家——顯然,贏家不只是最后評委宣布的冠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