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學業與運動難兼顧的選擇題或成歷史

2020年09月29日08:1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即將舉辦冬奧會的北京,近幾年青少年冰球運動的發展速度受人矚目。不過,一個同時存在的尷尬現象是,北京打冰球的孩子在中學階段大面積流失。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孩子升入中學之后,學業壓力不斷加大,學業與運動最終成為一道“二選一”的選擇題。

不止青少年冰球運動如此,這一現象在國內其他運動項目上也廣泛存在。但隨著近日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台,對於普通學生來說,在學校環境下,無論是參與體育運動的要求、氛圍,還是提升運動水平的師資、場地條件,都將明顯提升﹔運動成材的上升通道也將不斷拓寬。學業與運動不可兼顧的矛盾將逐漸成為歷史。

教育部學生體協聯合秘書處秘書長薛彥青近日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認為,《意見》將給教育系統、體育系統帶來兩個發展脈絡,“這個文件首先強調了體育在育人中的重要性,強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於教育部門來說這是要堅持的。另一方面,體育部門對體育人才的培養,要從過去相對來說比較獨立的一個培訓體系走出來,把它融入到廣大的青少年學生當中,融入到學校育人的體系當中。”

薛彥青強調,學校的任務是培養各個方面的人才,體育人才也應當是其中之一,隨著《意見》的出台,這種變化會越來越明顯。

對於普通學生來說,學業與運動的矛盾確實普遍存在。長期主管地方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工作的上海市體育局原巡視員郭蓓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小學階段的學生面對的學業與運動的矛盾不大,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學業壓力還不大。但是到了中學,尤其是從初二開始,因為學生的學業壓力突然增大,因為即將面臨中考。而如果這個學生還從事運動訓練的話,也會發現,這個年紀也正好到了運動訓練要上一個台階的階段,運動量漲了,訓練強度加了。所以,這個時候孩子面對的學業與運動的壓力成倍增加。孩子及其家庭通常也是在這個時候必須作出選擇,是去體校或者進專業隊,還是繼續讀書。”

長期以來,中國體育人才的培養基本上是獨立於教育體系之外的,一個孩子如果要走運動發展的道路,通常也隻有在體育系統內才能得到高水平教練的指導和享受到更加完備的訓練、保障條件。因此,即便一個孩子希望在學校環境裡堅持競技運動之路,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也要大得多。郭蓓因此認為,此次《意見》將體育與教育系統的資源真正融合,這是一個關鍵。

郭蓓介紹,從上海來說,實際上早在1999年就開始推行“體教結合”,在過去近20年裡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上海的做法包括,把一部分區體校、市體校的運動隊放在了普通中學,同時,還選派優秀的體校教練進駐到普通學校。這些教練在普通學校帶運動隊的同時,通常還兼任體育教學工作,大大提高了學校的運動訓練水平。郭蓓表示,上海的體教融合堅持的一個原則是,作為一名學生運動員,不管你是在體校還是在普通學校,你都要一邊學習一邊訓練,你的首要身份是學生,然后才是運動員,“我們不能以犧牲學生的文化學習和影響他的終身發展為代價去獲取金牌。”

此次《意見》從國家層面給出了“體教融合”的改革要求,郭蓓認為,上海這些年的經驗表明,一旦家長們看到孩子練體育與保持學業並不矛盾,就將大大增加他們支持孩子練體育的積極性和信心。

此次《意見》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打通了學生運動員的上升通道。今后,學校將成為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通道,有體育特長的學生,無論是入讀大學,還是進入專業隊、職業隊,都將更加便利。薛彥青表示,“從《意見》看來,明確說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整個學生階段的體育賽事,要由教育和體育部門共同組織,並由兩個部門共同擬定賽事計劃,包括運動員的注冊資格也要統一。這個是一個比較大的改革動向。因為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練體育和保証學業將不再是一個選擇題了。”

此次《意見》明確指出,體育和教育部門共同建設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正如薛彥青所說,體育人才也應當是學校培養的人才之一。優秀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主要由學校培養,這在全球絕大多數國家都是常態。隨著中國從國家層面推動“體教融合”,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將和其他領域的人才一樣,在校園發掘和培養個人才能,無須再早早地脫離校園環境。

基於對中國學校體育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並參考國際經驗,教育部學生體協、中國大、中學生體育協會近幾年已經與中國籃球協會、中國排球協會、中國羽毛球協會、中國田徑協會、中國足球協會等深入合作,共同在學校培養這些運動項目的后備人才,並取得了一定成效。薛彥青介紹,以CBA(中國籃球職業聯賽)選秀為例,今年19個被選秀錄取的隊員裡有11人來自CUBA(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的隊伍。而像中國女籃隊員、北京師范大學博士邵婷這樣文體全面發展的優秀運動員,雖然目前數量還較少,但未來,文體兼備將成為中國體育人才培養的趨勢。

當然,整個體教融合的過程也不會一蹴而就。郭蓓表示,上海由政府主導的“體教結合”“體教融合”之路已經走了20多年,從國家來說,此次《意見》的出台也只是意味著“體教融合”剛剛開始。

本報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 慈鑫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