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讓易地搬遷貧困戶子女教育與深圳同步

2020年09月29日08:1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現在,我放學后會在閱覽室寫作業、看書。”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坡縣城廂鎮深龍小學五年級學生梁彩碧說,以前,沒有這樣的學習條件。

一年前,梁彩碧在這所全新的學校開啟了嶄新的校園生活,“比原來的學校大,閱覽室大,還有免費的午餐。”

深龍小學於2019年9月開班辦學,是深圳對口幫扶援建的易地搬遷公共配套項目。學校為科冬家園和城南家園易地搬遷安置點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以及周邊的那賴新苑、幸福新城和那賴村提供教育保障,實現就近入學。

家住科冬家園的六年級學生王馨愛好唱歌。正對校門的綜合樓裡,就有音樂課專門的功能室。綜合樓的一行字頗為醒目:“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校長黃麗宇看來,這一年,學生的成績變化最大,“剛來的時候,很散,紀律都成問題”,但通過全校狠抓紀律禮儀和學習習慣,“可以和辦校四五年的學校比了”。

黃麗宇介紹,在2019-2020學年度,深圳市龍崗區為深龍小學選派了3位導師型支教老師,他們給深龍小學帶來先進的教育教學與管理理念。之后,學校計劃分批派教師前往深圳龍崗跟崗學習,“我們辦學理念是跟著深圳龍崗的步伐走的。”

“讀書改變命運,習慣成就人生”,這句校訓寫在深龍小學的教學樓上。2020年秋季學期,深龍小學在校生96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393人。“我們的孩子基礎差一點,首先起跑線就低了,要加把勁,加點油。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黃麗宇說。

“支教暫定一學期,我應該還會再報一學期,因為我喜歡這邊的氛圍。”深圳寶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教師李瓏佩說。她在大化民族新城深圳小學教二年級語文。

大化民族新城深圳小學位於大化瑤族自治縣易地搬遷生態民族新城內,建校兩年來,依托深圳市寶安區寶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的教學資源,多次開展師資培訓、送教、教學設施支持、學生交流學習等活動。

在李瓏佩任教年級的10個班,每個班都從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專家推薦的閱讀書目中選取不同書籍,作為“漂流書籍”讓同學們共同閱讀、分享體會。寶安中學(集團)外國語學校向大化民族新城深圳小學捐贈價值3萬元的兒童讀物,“深圳學生在深圳市讀到的課外書,在這邊也可以讀到。”

李瓏佩觀察,受條件所限,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習慣暫時還沒有養成。接下來,她將在閱讀方面對學生加強引導。比如,把深圳同齡學生跟隨課文閱讀的課外讀物拿過來,“在我們班試行,看孩子們能不能跟上節奏。”

李瓏佩的到來,讓二年級語文教師韋蘭春非常高興,“我們在同一個辦公室,經常交流,教學的方法都是互通的。” 韋蘭春告訴記者,之前不知道什麼是集體備課,只是在書裡看過,不清楚到底怎麼實施,“深圳幫扶老師過來之后,每周都會有這樣交流教學學習的時間。”

校長黃文猛說,學校每學年至少有一位支教教師,“深圳來的老師對學生很用心,也很有愛心。”

7月30日,隆林羅湖幼兒園貼出2020年秋季學期新生招生公告,招生對象為鶴城新區易地扶貧安置點的適齡兒童。截至目前,羅湖幼兒園共招收幼兒451名,其中易地搬遷子女299人。

深圳市羅湖區教工幼教集團課程與教學中心的劉院英,對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有個小目標:幫助這所剛成立的幼兒園搭好框架,“把學科組和幼兒園的管理規劃建立起來”。

從事幼教工作19年的羅湖幼兒園園長王小題表示,引入深圳先進的教育教學,再結合本地實際情況,這樣大的變化讓她很期待,“貧困戶子女在這所幼兒園也可以享受到和其他幼兒一樣優質的教育資源”。

在一些留守兒童身上,出現由於隔代撫養存在的不同問題,羅湖幼兒園教師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研討,同時也與家長及時溝通。劉院英認為,這是場長期攻堅戰,“要一步步來”。“習慣養成是影響孩子一生的。”王小題說,“希望通過孩子的改變,去改變家長。”

位於新州鎮民強村的隆林鶴城新區,是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目前已安置3382戶14606人,為搬遷群眾子女就學配套建設了羅湖幼兒園、第六小學。

第六小學於2020年9月正式開學,目前學校有學生986人,包括貧困戶子女622人,其中安置點搬遷群眾子女570人。

第六小學貴州籍苗族音樂教師侯正英對學校的第一印象是“很驚訝,一般教學都注重語數外”,她沒有想到學校對藝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之高,非常關注學生在禮節和音樂方面的素養。

副校長唐杰林介紹,第六小學的校訓是“以禮立行,以樂潤心”,作為深圳對口扶貧協作財政幫扶的一所扶貧先扶智的典型學校,接收的學生來自包括漢族在內的5個民族。第六小學“民族文化傳承人”特色項目,請來壯族、苗族、彝族、仡佬族的音樂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傳承民族文化。

今年5月,33歲的貧困戶熊萍在廣西隆林嘉利繭絲綢有限公司找到了繅絲車間的工作,她的丈夫也在隆林鶴城新區安置點有了一份公益性崗位收入,最小的兒子在第六小學讀六年級,“每天回來挺高興的”。

在鶴城新區“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宣傳牆上,還有一條清晰的標語——“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

見習記者 李怡 趙麗梅 記者 謝洋

(責編:何淼、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