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大學校長“開學第一課”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用世界定義人生,從這裡走向世界
人民網北京9月27日電 北京外國語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26日上午舉行,1534名本科生、1264名研究生、116名博士生加入北外,開啟人生新篇章。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對全體2020級新生進入北外學習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祝賀,他以“用世界定義人生,從這裡走向世界”為主題,與同學們分享了三點寄語:
第一,專精博學,通曉多元世界。作為北外人,首先要精語言,通過語言學習,學會運用國際比較的視野認知世界﹔其次要強學識,以歷史為經、地理為緯,在自然科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去思考和探究,體驗不同的學科之美,融合提煉形成獨特的思維框架﹔再次是通世界,既要探究世界,也要講述中國,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
第二,明德修身,提升主觀世界。希望同學們認真體悟,明德修身,習得縱橫古今的天地正氣。希望同學們在北外的學習時光裡,傳承北外精神,鑄光明的“北外魂”,做卓越的“北外人”。希望同學們要以更開闊的視角凝視和觀察我們的時代、我們的世界,努力成為具有中國深度、全球廣度和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引領者。
第三,胸懷天下,貢獻未來世界。北外是北京的北外、中國的北外、更是世界的北外和未來的北外。同學們選擇北外,新使命和新擔當從此塑造著同學們嶄新的人生。探究世界、講述中國、貢獻未來是北外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希望同學們在巨變的世界裡豐富人生閱歷,在廣闊的世界裡開拓人生格局,洗滌心靈改造主觀世界,提升能力改造客觀世界,胸懷天下貢獻未來世界。用世界定義人生,從北外走向世界。
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 /校方供圖
以下為楊丹校長《用世界定義人生,從這裡走向世界》主題演講內容節選——
金秋九月,北京如詩如畫。經過疫情的洗禮,同學們懷著青春夢想,踏入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沉寂多日的北外校園,終因你們的到來,再次青春涌動、朝氣蓬勃!我代表王定華書記和全體師生員工,向2914名新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家長和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學校天大的喜事。今年阿姆哈拉語12位新同學,開創了該語種在中國教育的先河﹔同學們當中有全國游泳冠軍、健將級運動員國際新聞傳播學院王德鈺同學﹔有剛剛從火箭軍褪去戎裝的“優秀士兵”西班牙葡萄牙語學院王昭熙同學﹔有最年輕的天枰座女孩,即將迎來16歲生日的國際商學院的劉思妤同學﹔有來自西藏尼木縣,邊打工攢學費邊勤學備考的藏族姑娘,專用英語學院研究生索朗曲吉;有來自祖國西北角,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的維吾爾族男生,一個人跨越千山萬水赴京求學的亞洲學院如則瓦柯;還有來自尼日利亞的精通三國語言,攻讀我校法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的李明誠﹔有剛剛從雲南鶴慶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研究生支教團同學。日語學院張禹佳同學,堅守“滿懷希望,就會所向披靡”的信念,詮釋著人生張力。
為了你們的到來,學校准備了驚喜大禮包:今年更多男同學報考北外,男生比率比2019級顯著增加,校園生態更加優化,當然離女同學的期望還有很大的距離﹔今天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建校79周年校慶日,同時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雙喜臨門,將成為獻給新同學特殊的歷史記憶!學校設立了北外全球獎學金,讓每一位同學在校期間都有機會獲得學校資助,出國學習實踐。北外人,世界行,將成為百分百!
同學們,環顧全球,你們所要行走的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變在何處?道在何方?是危還是機?中國怎麼辦?大學怎麼辦?青年怎麼辦?這是大學要回答的時代之問,也是同學們要回答的人生之問。因此,我想與同學們分享的寄語是:
用世界定義人生,從這裡走向世界。
第一,專精博學,通曉多元世界
通曉世界才能把握人生方向、通曉多元的世界才能成就精彩人生。
作為北外人,首先是精語言。一門語言就是一種文化,學習一門語言,就是打開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同學們要通過語言學習,學會運用國際比較的視野認知世界。無論什麼專業,“字正腔圓、落落大方、口吐蓮花”的外語就是北外人行走世界的靚麗名片,也是我們認知世界重要的第一步。
其次是強學識。大家都熟悉培根的《論讀書》,最為經典的中文譯本出自北京外國語大學學術泰斗王佐良先生之手:“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庄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希望同學們以歷史為經、地理為緯,在自然科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去思考和探究,體驗不同的學科之美,融合提煉形成獨特的思維框架。
再次是通世界。北外人既要探究世界,讓中國了解多元的世界﹔也要講述中國,讓世界了解變化的、立體的、鮮活的、可愛的中國。認識世界不僅需要博覽群書,還要把全球當作校園,把國家當作課堂,深入地體驗這個世界。既去發達國家,也要去發展中國家、甚至是世界上最貧困最艱苦的國家和地區。眼裡看過更大的世界,心中才能有更大的世界,才能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你們在世界各地走過的路,看過的人,經歷的風景,聽過的故事,最后都會成為你們思想、情懷甚至人生的一部分。
第二,明德修身,提升主觀世界
心中有丘壑,眉間顯山河。胸懷有多廣,天下就有多廣﹔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眼界有多高,未來就有多高。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寫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這是古人修身的境界。在東院麗澤亭的柱子上,寫著周恩來總理的一副對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道出了擇友的標准、修養的境界、讀懂大千世界的氣度,這正是北外人主觀世界修養的理想追求。希望同學們認真體悟,明德修身,習得縱橫古今的天地正氣。
“北外人”之所謂“北外人”,是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北外魂”。北外校歌“人民需要我們到哪裡,我們就到哪裡”是一代代北外學子的青春之歌、奮進之歌。79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北外人把青春和熱血投入到民族救亡、改革開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希望大家在北外的學習時光裡,能夠鑄光明的“北外魂”,做卓越的“北外人”。
生逢大時代,希望同學們能夠把視線從個人目標和成就移開,以更開闊的視角凝視和觀察我們的時代、我們的世界。努力成為具有中國深度、全球廣度和人文高度的跨文化交流引領者。北外人要有中國深度。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隻有對中國文化本身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與世界文明進行深入對話,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北外人要有全球廣度。我們要以專業眼光深度地體悟全球文明,感知全球格局,明辨發展方向。北外人要有人文高度。我們要用平等、包容、欣賞的眼光看待不同文明,把對家的堅守變成為對世界的堅守,把對親人的篤定變成為對人類的篤定。
第三,胸懷天下,貢獻未來世界
心有天下,才有天下。世界塑造我們的人生軌跡,我們也影響世界的未來發展。北外是北京的北外、中國的北外、更是世界的北外和未來的北外。
同學們選擇了北外,也選擇了北京。北京是千年古都、現代新城、國際化大都市,東西方不同文明時時刻刻在這裡相遇和交融。在北外求學期間,大家可以充分體悟北京,感受中國和世界互動的脈搏。
北外是中國的北外。回顧歷史,北外與黨同心、與國同行,生於抗日戰爭的烽火,成於新中國創業的磨礪,興於改革開放的春天。展望未來,北外也將傳紅色基因,承時代使命,盛於偉大復興的新時代。
北外是世界的北外。宇宙隻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擁有共同的命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需求。
遍布世界各地的北外人,一直在用行動詮釋著這種使命擔當。一帶一路金融服務有亞投行創始行長金立群校友的重要貢獻﹔大國外交有駐美大使崔天凱校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校友展示大國形象、北外精神﹔維護國際正義的海牙國際法庭,有國際大法官薛捍勤校友的身影﹔北京申奧現場,有為國際奧委會留下完美印象的楊瀾校友的身影﹔利比亞戰爭前線真實報道,有戰地記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焦陽校友的身影。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北外師生更是聞令而動,發揮語言優勢,為人類健康共同體建設貢獻力量。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在逆全球化的聲音甚囂塵上的歷史時刻,北外更要以理性、智慧和大氣,堅定不移地推動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成為永不脫鉤的,堅強而有韌性的中外人文交流的學術橋梁。
同學們,願你們多年后都能記得這個早晨。從這一刻起,“北外人”的新身份從此與你們終身相連,新責任、新使命和新擔當從此塑造著你們嶄新的人生。探究世界、講述中國、貢獻未來是北外新時代的使命擔當。
希望同學們,在巨變的世界裡豐富人生閱歷,在廣闊的世界裡開拓人生格局,洗滌心靈改造主觀世界,提升能力改造客觀世界,胸懷天下貢獻未來世界。
用世界定義人生,從北外走向世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