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不該“燃燒自己照亮語數外”
“你最想寫什麼作業?”“我想寫體育作業。”
小時候,很多人一定都開過這樣的玩笑,沒想到體育課留作業竟然要成為現實了。9月22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答記者問時透露,不遠的將來,學生們的作業列表中,將加入一項全新內容——體育作業。
近年來,“體教融合”的概念被屢屢提及,加強教育與升學過程中對體育課的重視,也多次被搬上台面討論。例如,雲南省宣布,從2020年秋季學期入學的七年級學生起,將體育在中考中所佔的分值提升到100分,與人們傳統觀念中的“主科”語數英並列。體育課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已成為教師、家長、學生乃至全社會的共識。
如果說,之前的舉措與提議大多集中於分數層面,以發揮其導向作用,那麼“體育課留作業”則是實實在在地打響了體教融合改革的響亮一槍。
體育課留作業不僅是局部改革,可以說是對過往隻注重文化課而忽視體育鍛煉的糾偏,畢竟老一套教育模式的隱患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應該思考,體育課留作業,我們真的准備好了嗎?體育課應該布置怎樣的作業?如何平衡體育課作業與文化課作業的時間分配?如何“批改”體育課作業……這些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體育課作業首先要保証內容科學合理,這離不開一支專業的體育教師隊伍。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也表示,要為優秀退役運動員進入校園當體育教師、體育教練打通通道,並且在學校裡設立教練員崗位。
體育教師要盡快適應自身定位的轉變,改變以前“燃燒自己,照亮語數外”的工作方式,讓體育課真正地惠及學生﹔文化課老師也該轉換思維,畢竟,如果文化課作業不減少,再增加體育作業,孩子們真的吃不消。
在當今城市,運動場地嚴重縮水,成為開展體育鍛煉的“攔路虎”。在這一現狀明顯改變之前,學校可否為學生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延長運動場館開放時間等,為落實體育課作業減少阻力。
聽說體育課要留作業后,很多父母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們無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體育鍛煉獲得健康體魄,同時也很擔心,體育課作業的負擔最終會不會落在自己身上,畢竟這屆父母見過了太多“教育壓力轉嫁”。
這其實也在提醒人們,體育課作業可以採取更多靈活的形式,而不僅是孩子執行、家長錄像。誰說完成作業一定要在放學后?僅從鍛煉身體的角度來說,規定學生每天按時跑操,也未嘗不可以作為一種布置體育課作業的形式。
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體育課的終極意義都是培養健康的體魄,並在此基礎上發掘適合學生的運動愛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體育課意義的感受會愈發強烈。體育課作業應該走出刻板模式,探尋更多靈活高效的方式。
我們看到,很多學校建立了各式各樣的體育社團,讓學生們在緊張學習之余享受愛好,強身健體﹔有的學校還打造了自己的特色項目,比如游泳、武術、三大球等。一些社會資源也積極參與,在筆者家鄉縣城,很多社會籃球隊會到中學選拔球員,帶他們一起訓練,參加城市聯賽……這些都可以成為體育課的延伸,也為體育課作業提供了更多打開方式。(呂京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