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疫情下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2020年08月17日08:38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疫情下的留學教育將走向何方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教育行業尤其是留學教育帶來巨大沖擊,人們再次審視和思考留學教育問題。當前我國在海外有不少留學生,還有許多學子准備踏上留學之路,未來留學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在前不久舉行的全球名校長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和一線留學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討論。

上海紐約大學創校校長俞立中認為,受疫情和中美關系影響,出國留學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但出國留學大趨勢不會有太大變化。

他的這一判斷基於三方面的認識:第一,學生有需求﹔第二,學校有需求﹔第三,歐美一些世界一流大學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自主權。

“國外的一些大學,也有招收中國學生的需求。海外大學中,中國學生的比例非常高。對一些大學來說,招收中國學生為學校運行經費和優質生源提供了保障,對整個教育體系起著支撐作用。”俞立中說。

在他看來,歐美一些國家,特別是世界一流大學,他們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自主權。在今天這個時代,大學所提倡的走國際化道路的理念,就是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在一起學習,相互交流。所以在任何政治壓力下,這些大學的領導人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來維護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和大學的理想。

全球化智庫創始人兼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王輝耀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說,歐美發達國家長期把國際學校作為國家外交的政策,同時也是為了發展經濟和吸引人才,培養全球人才來為他們國家發展所服務。國際化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一種全球性趨勢,我國應借鑒其他國家發展經驗,加強全球化教育研究,開辦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學校,進一步推進教育國際化發展。

至於那些准備留學的學生,邁阿密大學(牛津)教育學教授黃全愈提醒,申請留學,千萬不能掉進“考”的坑裡。去留學,一定要實現“考生”到“學生”的轉變。

他說,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留學不僅是學科學知識,還需要培養科學三要素:科學的目的——去發現各種規律,科學的精神——質疑、獨立、唯一,科學的方法——邏輯化、定量化、實証化。畢業也僅僅是人生的“加油站”,把戰略眼光投到畢業后的職場競爭、社會實踐、自我實現,才是真正的終點思維。

劍橋美國高中聯盟創始人克裡斯汀·林也認為,當下社會環境多變,盡管有很多因素我們無法掌控,但我們能掌控自己。在特殊的環境之下,留學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軟實力,比如,情商、社交技能、壓力管理、目標管理、文化意識等,了解自我意識,保持對世界的好奇。

俞立中在論壇演講的最后,專門強調一個觀點:國際化教育不等同於歐美教育,這兩者之間不能畫等號。在他看來,歐美是現代教育制度的發源地。實際上,歐美學校也在當前全球知識信息化時代進行探索和變革,很值得學習。比如斯坦福大學,他們已經提出學生終身學習理念,學生可以在任何時段回到母校學習,也可以隨時停止在校學習去探索創業等。

他說,國際化教育包括了很多理念、內容和方法,匯集了各國教育的精華,讓孩子打開視野,看到一個更大的世界,去認同多元文化,更多關注全球問題,重視復雜問題的解決,重視實踐,重視批判性思維和能力的培養,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重視創新思維意識和創新力的培養。“我想這些很好地概括了國際化教育,也真正體現了出國留學的價值。”俞立中說。(邱晨輝)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