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者:在倫敦推廣中國美食的重慶女孩

2020年08月03日09:0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者:在倫敦推廣中國美食的重慶女孩

第五屆倫敦“中國美食節”以塔橋為背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受訪者供圖

“倫敦有很多國家的美食節,有日本美食節、韓國美食節、馬來西亞美食節……但是竟然沒有中國美食節,所以我和合作伙伴就有了創辦中國美食節的想法。我們想讓外國朋友更好地認識中國美食。”倫敦中國美食節創辦人唐詩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

1989年出生的唐詩對美食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愛。她的父親唐沙波一生專注於美食文化研究,是重慶中華食文化研究會會長,退休前在重慶電視台做美食專題節目,與美食有著不解之緣。唐詩從小就跟隨父親“吃遍大江南北”,潛移默化地受到父親影響。在英國留學期間,唐詩就當起了美食博主,她在新浪開通了“食在英國”的微博賬號,粉絲有8萬多人。

2014年,唐詩在英國華威商學院念完了第二個碩士學位,到倫敦尋找創業機會。在一次聚會上,她認識了與她志同道合的另一個“吃貨”湯子慕,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在倫敦創辦一個屬於中國的美食節。

“吃”永遠走在文化交流的最前面

憑著一腔熱情,兩個年輕人開始了美食節的籌備工作。由於誰都沒有經驗,他們隻能摸著石頭過河,一切從零開始。他們去倫敦區政府咨詢舉辦大型活動所需要的資質,在倫敦各處尋找適合舉辦活動的場地,挨家挨戶邀請在倫敦開中餐廳的老板參與。研究當地食品相關法律規定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搭建活動場地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安保、水電、帳篷、食品衛生……每一個細節都需要落實到位。而最讓他們想象不到的困難竟是說服那些中餐廳的老板參與美食節。90%的中餐廳老板在聽說如此大規模的活動后,反應很冷淡。他們都不相信,兩個20多歲的年輕人既沒有餐飲從業經歷,也沒有自己的餐廳,會有能力辦成這麼大型的活動。

“憑什麼”是兩個年輕人聽到的最多“質疑”,然而他們沒有氣餒。“吃永遠走在文化交流的最前面。我相信在倫敦這樣一個國際性都市,‘中國美食節’這個文化品牌早晚能打響。”唐詩說。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2015年9月,第一屆倫敦“中國美食節”在泰晤士河南岸拉開了帷幕。參加這次美食節的倫敦中餐企業有15家。為了讓英國人品嘗到更地道的中國美食,唐詩還特意從重慶邀請美食商家來倫敦參展。正宗的重慶小面、酸辣粉等重慶地方小吃第一次“闖入”英國人的視野,讓英國人稱贊不已。

第二屆的時候,“中國美食節”已經在倫敦有一些知名度了。這一年,他們將美食節舉辦地移到了倫敦地標建筑塔橋旁邊的波特斯菲爾德公園。《TimeOut》雜志、《倫敦旗幟晚報》《地鐵報》等當地的生活方式類媒體都對“中國美食節”做了報道,倫敦當地的美食博主也競相在“照片牆”“臉書”等社交平台上發布自己在“中國美食節”嘗鮮的照片。美食節上的“唐人街雞蛋仔”一夜間成了網紅美食,食客們要排隊兩個小時才能買到。拿著雞蛋仔、以塔橋為背景的照片一度在社交網站上廣為流傳。這一年,兩個年輕人迎來了美食節的第一家贊助商——一家英國本地美食網站。

第三屆中國美食節的格調和規模又邁上了新的台階,英國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重慶火鍋協會、重慶中華食文化研究會紛紛前來助陣,10家火鍋企業在塔橋下炒起了火鍋底料,辦起了重慶火鍋品鑒會。很多商家主動給主辦方發郵件,希望在美食節開設攤位。他們不僅扭轉了“招商難”的困境,還可以從報名參加的商家中精挑細選。湖南、四川、雲南、香港、台灣等中國各地風味餐廳都加入到美食節當中,湖南炸臭豆腐、西安肉夾饃、雲南米線、台灣牛肉面、重慶小面等特色美食讓各種膚色的“吃貨”們驚喜連連。“中國美食節”也成為一些准備開店的商家試水英國市場的跳板——先在美食節亮相,測試產品,做足宣傳后,再正式開店營業顯然是精明之舉。

展現中國美食文化的美好

在唐詩的印象中,第四屆中國美食節大概是最火爆的。由於天氣格外好,光顧美食節的客人也特別多。短短3天,前來品嘗中國美食的當地居民、外國游客、留學生加起來大概有四五萬人次。不過,即使這樣,這一年結算下來他們卻仍然虧損。“其實前4年我們一直在虧錢,我們拉到的贊助,以及從餐飲公司收取的攤位費,遠遠不夠支付帳篷、安保、清潔等費用。好在每年的虧損都在減少。去年辦第五屆美食節的時候,長期合作的公司給我們降了價,我們終於收支平衡了。”唐詩說。

雖然每屆美食節隻舉辦3天,然而他們卻要花上半年時間做籌備工作。唐詩說,准備工作非常辛苦,每次辦完活動,她都要休息很長時間才能緩過來。虧損和勞累讓唐詩“很多次想過放棄”,可是每當她看到美食節上游人如織,看到外國食客們嘗到中國美食時興奮的表情,聽到他們打電話叫朋友過來品嘗中國美食的時候,她就覺得“一切都很值得”。

讓外國友人更多地了解美食背后的中國文化,是唐詩一直念念不忘的“初心”。“美食節是美食交流的平台,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把中國美食文化的美好展現給外國人,這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也是最想做的事情”。

從第一屆美食節開始,兩個年輕人就在動腦筋,怎麼把味覺之外的中國文化魅力也展示給外國人。舞龍舞獅、漢服表演或是書法演示等文娛活動,是每屆美食節上不可或缺的風景。食客們吃飽喝足之余還可以穿上漢服,揮一揮筆墨,感受中國古代文人之樂﹔美食攤位旁搭建了臨時廚房,來自中餐學校的廚師現場教學演示,通過互動的方式讓對中餐感興趣的人在實踐中體驗中餐烹飪的奇妙。

去年舉辦的第五屆倫敦“中國美食節”還得到了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駐倫敦旅游辦事處的協助。旅游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播放“美麗中國”視頻,派發有中國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並進行相關旅游推介,讓各國食客通過美食地圖了解華夏風光,並鼓勵他們踏上探索美麗中國的發現之旅。“旅游辦事處准備了幾百把熊貓扇子,免費發送給來美食節的孩子。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追著問我要,讓我感覺非常自豪。”唐詩說。

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美食節”和倫敦其他活動一起都被按下了暫停鍵。不過,唐詩對明年美食節的內容已經有了規劃和設想。“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運用更多現代科技,給大家帶來更多的互動和體驗。”她還想開設美食學術論壇,從健康和養生角度更專業地介紹中餐,吸引更專業的美食人士。(夏瑾)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