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新專業面前,高校和考生都應保持冷靜
近年來,隨著社會對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行業需求的不斷增加,不少高校紛紛設立新的專業。近日,一項針對2004名受訪者的調查結果顯示,9成的受訪者看好新專業的發展,超過8成的受訪高考生願意選擇新專業。受訪者中,80%為在校大學生和本屆高考生。
高考生熱衷新專業,有多少結合自身個性、興趣進行理性規劃?有多少是追求時髦、盲目跟風?從近年來考生填報志願以及入校后的學業發展看,由於盲目跟風逐熱,不少學生進校后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這一專業。而且,學校一窩蜂地開設所謂熱門專業,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由於開設同一專業的高校多,招生人數多,當辦學缺乏特色、社會需求不如預期,“熱門”轉眼就成“冷門”。
“新專業就是熱門專業”,不少高校會這樣宣傳,而且也會援引一些調查數據來說明。如近日就有一份關於新職業就業的調查結果顯示,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規模龐大,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無人機駕駛員、電子競技員、農業經理人等人才缺口近千萬。值得首先發問的是,這些數據是否准確。如果行業發展不及預期,就可能出現人才培養規模超出社會需求的情況。這一問題,在過去20多年裡已反復發生過多次。
高校舉辦新專業,不能一哄而上。首先要有明確的辦學定位,並堅持辦學定位。通常,進行通識教育的高校,應以能力為導向辦學,這類高校不宜緊跟社會需求調整專業,開設就業形勢好的專業,而將對國家、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但就業形勢不好的專業砍掉。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誤將大學辦成了職業培訓所。對於開展職業教育的高校來說,則要以就業為導向辦學,緊跟社會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在具體專業設置過程中,高校還要充分發揮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的作用。近年來,有一些高校新增或撤銷某一專業,引發校友及師生的爭議,根源在於這些非教育決策、學術決策而是行政決策。這些決策共同點之一便是,重眼下的辦學進展,而輕專業長遠發展、學校辦學風格的傳承與創新。
此外,學生選擇新專業,也需要多一分理性少一些盲從。很多考生和家長特別關注專業的“冷”與“熱”,並片面地認為,開設學校多、招生規模大的專業就是“熱門”。理性選擇“熱門”,需要考慮至少三方面因素。一是本人的個性、興趣。自己喜歡、感興趣的就屬於自己的“熱門”。二是真實的社會需求。真正的熱門專業是人才培養供給少於社會需求的專業,因此冷熱門很容易“翻轉”。三是高校的辦學特色。同一類專業在不同學校中,會因是否具有辦學特色而冷熱不同。
考生對專業的冷靜和理性選擇,相信會反過來促使高校在開設新專業時進行充分論証。當前,疫情加速下的社會轉型,也倒逼高等教育強化思維訓練和終身學習能力、人才自我調整與規劃的基礎能力。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