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壓力的那些事兒
“除了日常的知識積累,影響成績的另一大決定性因素就是心態。”隨著考試季到來,上海市建平中學心理社同學自主運營的公眾號“走心Psychlone”最近發了這樣一篇文章,探討緩解考試焦慮的方法。
在分析了“輸家心態”“玩家心態”和“贏家心態”之后,文章認為最“高級”的是最后一種:注重自己在考試中得到了什麼,把獲得的經驗用於備戰下一次考試﹔樂觀而有動力的同學,往往能出現在考試名次的上游。
經歷了長時間的網課生活,又在不久前返校開學,學習成績變化成為中學生們心理壓力的首要來源。“走心Psychlone”的負責人黃瑩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不少同學開學后成績“翻天覆地”:有的“后進生”在網課期間十分努力上進,開學后取得了極大進步﹔一些原本成績優秀的同學過於自負,又無法抵制網絡游戲的誘惑,返校后考試“就像重新學一遍似的”。
除了學習壓力,黃瑩還總結了中學生可能遇到的親子關系壓力、社交壓力、情感壓力和身體壓力。“尤其是網課時期整天和家長待在一塊兒,好多同學覺得父母對自己要求太高,看孩子哪兒哪兒都不順眼,很心煩”。
尋找支持系統
有27年工作經驗的上海市進才中學心理高級教師沈慧發現,當察覺自己心理壓力大的時候,現在的孩子更願意向家長、老師和專業機構尋求幫助,而家長有時卻不支持孩子的決定。
沈慧講了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的方式讓原本不善社交的一位男生覺得“特別好”,因為可以避免跟同學們交往了。可事實上,他在與同學接觸后,卻產生了自己處處不如人的想法,心情有些抑郁。他主動向家長提出去看心理醫生,家長卻不認為這是非得去醫院才能解決的問題。疫情后期,家長終於帶他去醫院,醫生開了一點兒“可吃可不吃”的藥,家長又害怕藥物有副作用,堅決不讓吃。
“家長覺得,這是通過孩子的努力就能解決的問題,可以不吃藥﹔孩子則認為,連醫生都覺得可以用藥物幫助我,家長為什麼堅決不同意呢?”后來,通過老師和家長的溝通,親子之間才達成了一致。
“父母不應該回避孩子的問題,而是要給孩子真正的支持。”沈慧分析說,心理壓力大的孩子,往往覺得自己的痛苦是父母無法理解的,父母空口說的“支持你”顯得很無力。“家長應當重視孩子除學習以外的成長過程,要發掘孩子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更多的時候,不只是告訴孩子’這個問題你可以解決’,而是要真正採取具體的方法,共同面對問題”。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浦東外國語學校心理老師蔡丹藝同樣強調了“支持系統”的重要性。在她看來,初、高中階段的孩子,同伴對他們自我認知的影響往往大於父母和老師。“雖然網課為學生提供了優秀的教學資源,但學校和班級的存在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對成長來說還有很多作用,居家學習難免有所缺失”。
“好久不開學,我想念學校的小伙伴了。”不止一位中學生這樣告訴記者。黃瑩說:“雖然網課期間大家可以用手機聊天,但和學校裡發生的真人真事還是不一樣。在學校的感覺更加親密,我們可以聊一些瑣碎有趣的小事,連蜜蜂飛進教室也能成為話題。”
同伴距離遠的問題怎麼解決?蔡丹藝發現,一些班級自己發明了小妙招:在網課正式開始前20分鐘就開放“打卡”,每天由兩位同學輪流值班做“主播”。“主播”有時會放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說說為什麼喜歡這首歌,然后帶著大家哼唱﹔有時會介紹家裡一件珍貴的物品,並講講背后的故事。4月是學校的心理月,學校請到了一位在紐約大學電影專業就讀的校友,遠程指導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心理劇,后來有16個班級都完成了這份有趣的“接力”作業。
不要再提“別人家的孩子”
“兒子快初三了,我希望他別再玩游戲,他卻問我:放鬆時不玩游戲還能干什麼?”吳玉蘭是一位具有20年教齡、10年班主任經驗的初中教師,但面對兒子,她卻發現自己需要和他溝通的事兒還有很多。
和很多家庭一樣,連續幾個月的親子密切共處催生出不少矛盾。過去教育學生喜歡“速戰速決”的吳玉蘭,現在覺得“老師講完就結束”的方式是不對的。從商量打游戲時間開始,她和兒子越聊越深入。“現在有些孩子其實內心很孤單。有的孩子沉迷游戲不做作業,可能是因為父母施加的壓力太大,或者父母之間互相爭吵,孩子得不到關注,缺愛。這是兒子告訴我的。”
在學校,吳玉蘭也遇到過“缺愛”的學生。預初年級有個男孩,過去在校表現一直很積極,經常來老師辦公室問這問那﹔疫情居家期間卻“失控了”:不做作業、不上傳,接到老師電話時總是支支吾吾的。老師們后來才了解到,男孩平時在家由奶奶照顧,父母離異后,媽媽在外地,爸爸不大管,電子設備一直在身邊,就控制不住玩游戲的“癮”了。
吳玉蘭認為,解決這種情況的最好辦法,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溝通,尤其剛進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言行中是否有異常,盡早介入。“小孩長大要面子了,親子矛盾不像學習問題,一般不會告訴同伴。這時就需要家長、老師正面引導、溝通,打開心結。”果然,這個男孩在吳玉蘭的安慰和鼓勵下,向她傾訴了內心深處的糾結。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家長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作比較,這樣很可能會讓孩子關上心門,不再理你。”
這條重要建議來源於吳玉蘭的親身經歷。“家長在工作中壓力也很大,回家面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難免心不平、氣不和,永遠不滿意,覺得都是別人家孩子好。我兒子小時候喜歡聽我講學生的事,現在卻不願聽了,覺得我是在拿他跟別的孩子比。”
吳玉蘭認為,家長不像老師,和自家孩子說話時容易過度直接,可能會傷害到孩子。“聽話、懂事的孩子畢竟少,家長要學會放低身段、心平氣和地和孩子對話。學著隻說孩子現狀怎麼樣,而不是老提別人家的孩子”。
吳玉蘭從兒子身上學到的另一點,就是親子之間要建立平等的關系。“十幾歲的孩子其實已經懂得很多事,大人隻不過經歷過的挫折教訓多一些。事實上,大人沒法完全從氣勢上壓倒孩子,孩子也只是需要你給一點意見。兒子告訴我,他知道我是為他好,卻不認為我說的一定全對。這我贊同。”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
“現在的孩子不再為物質操心了,更多是思考精神層面的東西。為什麼要讀書和生活?孩子在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答案之前,學習是缺乏動力的。”蔡丹藝在心理教師崗位已經18年,這是她與這一代學生交流得出的感悟。
“做一件事要麼很有意義感,要麼很有趣。學習對大部分孩子來說並不是那麼有趣,這就需要目標感和意義感。”在蔡丹藝看來,許多家長已經習慣了上班、掙錢、養家,也想當然地要求孩子好好學習,以后升學、工作順風順水,卻不能理解孩子對物質沒有那麼在意。還有的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好好讀書,一邊自己下班后也只是刷手機,這會讓孩子覺得,生活似乎沒有目標和意義。
蔡丹藝認為,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只是學習成績好,那麼當花了很大精力都達不到目標的時候,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非常大。“有時候壓力大不是關鍵,關鍵是孩子沒有找到生活的目標感和意義感。如果有目標,壓力自然會轉化為動力”。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蔡丹藝總結說。孩子是看著家長、老師來決定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生活中則會耳濡目染地養成處理情緒的方式。她曾遇到一個孩子離家出走,后來一問,孩子卻不認為這是離家出走,“因為這孩子曾看見媽媽吵架后摔門而出,過好半天才回家,就理所當然地認為生氣了就該這樣處理。”
怎樣把學習壓力轉化為動力?吳玉蘭也有個經驗。她認為,家長和老師要根據孩子的學習能力,適當地提一點小要求,而不是一下子要求太高。“有一點適當的壓力,孩子能夠快樂成長﹔完全不給壓力,長大后也容易承受能力差。”
在學校裡,吳玉蘭總是鼓勵學生先做人、再學習。“學習能力有強弱差異,這都沒關系。隻要一個人心態正、積極向上、看上去陽光,周圍人慢慢會接受你。”畢業多年的學生回來看她,都說“好好做人比好好學習重要”這句話記得最牢。“我教過的學生中,有碩士、本科、職校畢業的,他們在工作崗位上都做得不錯,育人目的達到。”她笑著說。(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其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