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20年高考語文試題有哪些特點?專家為你解讀

2020年07月08日13:1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8日電(孫競)2020年高考語文科考試結束后,試題、特別是作文試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許多專家、學者也從自己的學科領域和專業角度發表了獨特的見解,對試題予以充分肯定。

高考內容改革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原副校長、教授謝維和表示,今年的高考語文體現“穩中有進”的改革總基調。“穩”的是改革方向、社會預期﹔“進”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試卷體現了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的要求,二是試題內容、結構等達到較好專業水准,三是難度把握較好。

謝維和認為,試題較好體現了高考的專業定位和教育規律。一是試題設計和要求達到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的目標﹔二是在考查知識廣度與深度的基礎上,實現對關鍵能力的考查﹔三是體現了教育應該幫助學生實現自我認識和自我認同的本質目的。

“五份考題,在內容、題材的選擇上,沒有任何生僻和冷僻的人和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研制組組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王寧說,“都在高中生親歷、目睹、所思、所為和應知的情境中,這就體現了最大的公平。每個考生都可以亮出自己的真本事。學得好、素養高的孩子真能得高分。‘’

王寧特別提到,過去有一段時間,語文課過於文學化,理性因素不足,習慣於想當然,對所以然不關注,對因何如此的思辨更是有所忽略。這次的考題,特別是選擇題裡暗含的推理、概括、辨析等理性思維要素,精准度很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必須有思維能力支撐,而思維能力反映的是語文綜合素養中很關鍵的能力。

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志勇談到,這一屆高中生經歷了抗擊疫情的人民戰、阻擊戰、總體戰,這是他們人生當中的一場特殊的經歷,必然會在他們的心靈上、精神上刻下難以磨滅的印跡。新高考I卷作文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題切入時代主題,讓高中生回到這場全面抗疫戰爭中去,與這場戰爭中發生的重大事件、英雄人物和具體生活相關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參與全民抗疫的切身體驗,在中外抗疫對比中,發現我國的制度優勢、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引發當代青年思考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素材來源: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公眾號

(責編:孫競、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