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戰“疫”進行時,這些高校師生積極踐行使命擔當

2020年05月29日16:25 |
小字號

抗“疫”期間,首都高校師生以行動踐行使命,無論是在援助抗“疫”一線的志願崗位上,還是在幫扶脫貧攻堅的黃土地上,抑或是在雲端教學、服務學生的工作崗位上,高校教師和學生用專業學識,用熱血擔當,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真情奉獻的絢麗之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韓庚:幫扶脫貧 以青春的名義奮斗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一直以來,首都高校師生為助力農村脫貧攻堅貢獻著不竭的青春力量。

作為一名90后,韓庚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設計專業博士畢業,后留校工作。3年后,他被學校選派擔任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陽坡村第一書記,從一名高校教師變成了基層村官。

陽坡村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對於留守村庄的老人來說,每次下山採購生活用品都是挑戰。韓庚向學校反映了這個難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后勤黨委拿出15萬元物資支持陽坡村發展。面對從北京來的物資,韓庚與村委討論一致決定,建立“愛心超市”,村民按照愛心積分制度,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陽坡村也出現了物資匱乏等情況。同時村裡農民工無法正常返城復工,貧困群眾收入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少數脫貧戶和邊緣貧困戶面臨返貧風險。挂念著村裡鄉親,韓庚剛過春節就返回村裡,組織村民緊急開展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同時,來自北航師生校友的愛心捐贈及時保障了村民生產生活的正常運行,春耕春播的任務也如期完成。

在韓庚和北航扶貧干部的接續奮斗下,目前,陽坡村已發展形成肉羊養殖、電子元器件村級加工、核桃豐產園項目、黃粉虫養殖等八大主要產業,建設了愛心超市、老年照料中心兩個幸福工程。2018年,陽坡村整村脫貧。2019年全村脫貧戶人均收入8830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10%。

“扶貧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今天,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即將得到歷史性的解決,作為這一偉大歷史時刻的親歷者和見証者,將是何等的榮耀和自豪。”對此,韓庚表示,貢獻力量為扶貧攻堅區百姓打造和諧家園,是他作為扶貧工作者的根本職責。“以青春的名義助力扶貧攻堅,我不后悔!”

北京林業大學 肖沁沅:戰“疫”有我 熱血募捐顯擔當

就讀於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本科生肖沁沅是一位“00后”。在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發時,她積極配合全國政協大會新聞組人員,為支援一線戰“疫”發動身邊群眾籌集防疫物資,10余天內籌得逾52萬元善款,並參與購買了四萬隻日本進口口罩、120套防護服和大量生活物資,對口援助武漢市中心醫院。

當時,肖沁沅偶然在全國政協官網上瀏覽到一條關於政協大會新聞組為戰“疫”不遺余力的新聞,她從新聞中獲悉有渠道可以購買醫療口罩送往抗“疫”一線,也有志願者負責對接,確保將每份物資都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心系抗“疫”一線的肖沁沅馬上聯系上負責人,加入籌集善款的團隊。同時,她用心編輯了數條籌款信息,分發在微信群裡,發動身邊親朋好友幫忙轉發。漸漸地,愛心經由肖沁沅之手向更大范圍傳遞開來,許多不相識的愛心人士也加入進來。她為這群因愛心結緣的陌生朋友建了微信群。那段時間,她每日待在家中,手機不離手。即使深夜十二點有人發來捐款,她也能及時回復捐款人的疑問,傳遞謝意並告知錢款用途及去向。籌款期間,不管忙到多晚,肖沁沅每日都會做統計小結,統計出當日收到的善款金額,也會詳細羅列每日購買物資的數目,讓捐款人能夠收到最及時的反饋。

就在因疫情而被拉長的假期裡,肖沁沅還在線上與內蒙古科右前旗第二小學開展支教活動,教授小學生學習英語。“希望未來,我還能幫助更多的人。大學生是代表先進理念與知識,有活力、有擔當的群體。我們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擁有發現問題的雙眼,解決問題的勇氣。” 肖沁沅說。

北京建筑大學 陳越:快樂科研以行動踐行愛國使命

近日,北京建筑大學土木學院2018級研究生陳越榮獲“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是2020年北京市唯一一位獲評的高校學生。

今年大年初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北京建筑大學接到緊急任務,需要對武漢雷神山醫院的排風系統展開應急科研攻關。

陳越和2018屆畢業生楊參天結合專業研究方向,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與來自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的專家組建聯合團隊,開展技術攻關,重點研發了臨時醫院院區建模模塊。解決了排風方案的確定難題,成功保障醫院及周圍環境的安全。其攻關成果在雷神山醫院及北京小湯山醫院工程中得到了應用。而這段科研經歷,整個分析過程從拿到設計圖紙,到完成計算報告,一共用時約6個多小時。陳越所在的整個團隊奮力拼搏,努力攻關,滿足了疫情防控關鍵基礎設施的高效設計需求。

這樣的奮斗與努力,是陳越日常學習、科研與生活的常態。從建立國內首個應縣木塔(世界最高木塔)BIM模型,完成首個足尺斗栱抗震性能試驗研究,發表論文4篇,申請發明專利2項﹔到獲得“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等國家級和省市級獎項20項﹔再到參與國慶70周年志願服務,作為慶祝大會上群眾游行方陣最精准的刻度尺,陳越用專業知識守護傳統文化,為打贏疫情攻堅戰提供科研支撐,以自己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使命。

首都經貿大學 “數據分析”課程團隊:協同教學 滿足學生線上學習需求

“離開黑板的日子,還真挺想念它”,這或許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數學分析課程組全體老師共同的心聲。作為一門高達六至七學分的公共課,數學分析是后續課程的重要基礎,學習難度系數高,開展網上教學的難度更大。“數學分析”課程組老師們承擔校內14個教學班超過400人的教學任務,疫情以來,他們克服困難,從無到有,積極探索新平台新方法,齊心協力開展網絡授課。

第一周教學后,課程組全體老師迅速開展討論,總結各類線上教學平台的優劣勢,共同設計教學進度與教案,確定了B站直播為主,騰訊會議與線上定時章節測驗為輔的教學模式。由課程組組長李峰和金融數學系主任陶桂平牽頭,老師們利用微信群進行集體備課,每兩周發布實時教學進度安排、每堂課前重點難點布置、課后復盤、發布習題課、測驗題等。在他們的微信群中,經常就某個教學問題,錄屏技術,乃至課中的某個細節,討論至深夜。

對於數學分析,沒有板書等於紙上談兵。繁雜的公式推導、定理証明仍舊脫離不了黑板的手寫計算。課程組范林元老師勇挑重任,以直播形式每周固定進行網絡教學。經過大膽實踐和不斷改進,終於在雲端構建起了“數學分析”的“新黑板”。同時,課程組陶桂平、簡思綦兩位老師每周還對任課班級進行一次補充網絡教學。

如何考核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課程組老師經過激烈討論,決定每章都進行“定時”測驗。“定時”有雙重含義,一是改變以往期中與期末考試的考核次數,將考核放置於每個章節結束后﹔二是每次測驗均以1小時為限,從發布試題開始計算時間,1小時內學生將答案發送給助教,由助教批改、登分,並即時與任課老師反饋。每章測驗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但加強了過程考核,極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疫情阻隔了師生相聚的腳步,卻阻不斷數學思想的碰撞。老師們為學生構建了“雲端大黑板”,在線上教學中體會著簡單的幸福。

記者 雷靈 綜合整理

來源:現代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