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特殊時期,首都高校這樣育人科研“兩不誤”

2020年05月29日16:22 |
小字號

疫情防控期間,首都各高校不忘初心,通過各種活動深入推動“雲上”教學與科研,同時開展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動,積極鑄魂育人。高校師生以實際行動響應,使得這場疫情之“危”真正成為了教育之“機”。

北京語言大學:專家“雲”研討“新冠疫情下的中東國家對華輿情”

面對新冠疫情的這場“大考”,除了要從科學角度做好疫情的防控應對,更應當時刻關注輿情,在國際輿論場中發揮積極作用。日前,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區域學建設平台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聯合主辦 “新冠疫情下的中東國家對華輿情”研討會。與會學者圍繞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東地區國家涉華輿情議題深入探討,為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建言獻策。

在研討環節中,與會學者暢所欲言,結合各自關注的重點,從外交、媒體、人文、大數據、反恐、民族和宗教等多個領域分享各自觀點,並特別就疫情期間中國新型智庫在適應新常態、引領工作新模式中如何發揮積極作用,如何應對中東地區涉華輿情發展變化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在國際輿論場中發揮積極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

會上,中國政府中東問題前特使吳思科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東國家對華輿情總體上是積極正面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凸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也凸顯了公共衛生治理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未來“一帶一路”建設應重視完善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相關合作。

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院長、中東學院院長羅林綜合考察了阿聯酋、沙特、卡塔爾三國媒體在疫情期間涉華報道,對他們在疫情不同階段涉華報道的數量、主題、立場傾向進行比較分析。在此基礎上,羅林建議加強駐外使節、學者利用海外主流媒體發聲,對國際形勢進行科學客觀、合情合理的分析,爭取更好的宣傳效果和國際社會反響。

中央民族大學:教師集體備課探討垃圾分類入教學

北京市全面實施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首都各高校積極行動,通過開展活動、進入課程、氛圍營造等方式,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日前,中央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視頻會議方式,開展了以“小事情•大關注:將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0)融入思政課教學”為主題的集體備課活動。

備課會上,教師從自身專業理論出發,結合戰“疫”等社會熱點問題,以教研中心為單位分別交流將《習近平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行動計劃(2017-2020)》融入思政課教學的思路與做法。

基礎課教研中心主任韓克芳副教授從“垃圾分類”融入課堂教學、融入社會實踐兩方面作了交流發言。他表示,在課堂教學中,要將“垃圾分類”與緒論章的新時代青年責任相結合,從科學立法、全民守法角度講清“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同時開展專題討論與知識競賽,使學生從當前開始就成為“垃圾分類”的責任人。

“垃圾分類進入思政課教學,有課程端、教師端、學生端三個層面。”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中心主任王曉紅副教授認為,在課程端層面,應該著力向理論及生產生活展開﹔在教師端層面,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運用抗“疫”實例分析將“垃圾分類”融入思政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學生端層面,則要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學習“垃圾分類”相關知識,養成將垃圾自覺分類的好習慣。

集體備課活動中,思政課教師交流教學心得、互通理論思考。他們結合專業理論,將垃圾分類融入到思政課備課與教學﹔以學生為本,通過教學思路、行動方案、調研報告等評估落實的效果,逐步形成富有建設性的教學成果。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雲端思政課挖掘育人新元素

特殊時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專業知識為載體,深入挖掘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培養品德優良、專業扎實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是學校碩士研究生必修的公共課程。面對疫情,課程組教師因事而化、因時而動、因勢而新,努力將戰“疫”的成功經驗、感人事跡轉化為引領青年學生立德成人的最新素材、最佳案例,促使思政小課堂與疫情大戰場有機對接、課程知識傳授與青年人生價值塑造有機融合。

在假期,課程組廣泛調研網絡教學資源,商討制定雲端教學方案。教師們一致同意教材體系所呈現的社會研究的實踐論、社會過程論、社會主體論等七大方法論都應找到結合現實的角度。並在教學活動中,時刻注意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在組織學生完成錄播課程學習后,圍繞所學內容設置互動話題,在線討論。如圍繞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社會現象這一概念,教師組織學生結合現實觀察,特別是結合戰“疫”過程中呈現出來的復雜社會現象進行思考,引導學生分析和把握社會現象,並作積極應對,從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承擔社會責任。

再如,基於疫情的全球蔓延,在闡述社會科學的世界視野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國家與人類的關系、全球化與逆全球化的關系,從攜手合作的共同抗疫中彰顯中國的大國擔當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所在。這些討論,也更為深入地引導學生對課程理論內容進行理解,對現實問題展開思考,將思政育人融貫進課程教學之中。

北京工業大學:學子熱議疫情防控中的國家制度優勢

作為培育人才的殿堂,高校要格外重視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北京工業大學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班(學生)(以下簡稱“學生青馬班”)建設為抓手,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近日,學生青馬班召開“青馬先鋒評‘疫’制度優勢”主題交流會,交流研討我國在疫情防控中彰顯的制度優勢和世界發展大勢,透過疫情防控的復雜情形認清防控基本規律及其帶來的警示與啟示。學生青馬班學員雲端相聚,交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以及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速度,進一步提高了對政治認同、民族自信、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和公民素質的認知。

此外,疫情防控期間,學生青馬班的學員們也積極參與到家鄉的防控工作中去,在實踐中彰顯青年先鋒的風採,展現了新時代高校學子的責任和擔當。

學生感悟:

中國共產黨堅強有力地領導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無數黨員干部面對疫情選擇逆行而上,堅守一線,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抗疫奇跡”。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陳雪晴(第三期學生青馬二班學員)

在國家的號召與無數逆行者的鼓舞下,我主動向所在社區報到,成為了一名社區大學生志願者,充實到基層社區的防控力量中。我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為國家抗“疫”事業貢獻力量是我的責任!——趙晴飛(第五期學生骨干青馬二班學員)

記者 雷靈 綜合整理

來源:現代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