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首都高校為戰疫貢獻科技力量

2020年05月15日10:19 |
小字號

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疫情面前,首都高校迅速響應,集中科研力量,攻克技術難題。從支持臨床一線所需的醫藥設備到利用大數據繪制疫情動態地圖輔助分析決策,從可重復使用口罩到智能機器巡防......首都高校以科技智慧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的動能。

創新醫藥裝備供給抗疫一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內多家單位迅速開展疫苗的研制工作。北京大學謝曉亮團隊也迅速與合作單位聯合展開攻關研究,他們在國際上率先將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運用到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大幅提升中和抗體尋找效率。

據了解,中和抗體不僅有望成為治療的特效藥,也可以為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提供3周~3個月短期預防。目前,該研究團隊已經從60個康復期病人的血漿裡的8400個結合病毒的抗體序列中,找到14個高活性的中和抗體。接下來,他們將從這14個候選抗體中找到最理想的特效抗體制成藥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多個科研團隊在病毒核酸檢測、疫苗藥物研發人工心肺制造、人體監護設備開發等相關領域也有突破。該校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常凌乾教授團隊僅用兩周時間就成功研制出快速、高靈敏度的多參數新型核酸檢測芯片,不僅能夠應用於新冠病毒的快速檢測,還可推廣用於其他多種病毒、細菌的檢測和研究。

同樣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樊瑜波、鄧小燕教授指導下,該校陳增勝副教授與具有不同學科背景研究者組成研發小組,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便攜式人工心肺ECMO。新一代便攜式體外人工心肺系統,可緩解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中高端醫療器械嚴重缺乏的現狀,為集中爆發“新冠”“甲流”“非典”等傳染病重症救治提供核心解決方案。

繪制動態地圖服務疫情防控

數讀疫情,鑒古知今。北京大學可視化與可視分析實驗室袁曉如老師帶領同學們在全國各地分工協作,密切針對疫情的發展變化,研發完成了一系列疫情可視化的工作。疫情可視化動態分析圖包含了疫情變化晴雨表、各地對口支援湖北地圖、各地疫情信息圖和各類交互式疫情地圖等。公眾可在微信疫情專區的“新視角看數據,多維度懂疫情”模塊中直觀地對比各地最新疫情變化形勢。

北京建筑大學測繪與城市空間信息學院成立了“圖說疫情科研團隊”,該團隊在院長杜明義的帶領下,由4位教師與36位研究生、本科生組成。團隊師生發揮在空間信息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空間分析技術方面的優勢,制作疫情蔓延分析地圖,並形成了“Bucea-圖說疫情”系列專題,每日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進行推送。

為了避免發生交叉感染,火神山、雷神山等傳染病醫院都採取負壓病房,並利用專門的排風系統向室外排出病房內受污染的空氣。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資源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許鎮帶領5名研究生組成課題組,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參與了由清華大學主導的抗疫醫院排風環境污染快速分析的聯合科技攻關,為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院排風設計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在相關設計單位支持下,許鎮課題組在除夕當天就組織研究生開會討論,與時間賽跑。憑借前期的技術積累和連續奮戰,僅用短短3天時間,他們就聯合研發了建模快速、分析高效、可視化清晰、開源免費的排風環境污染快速分析方法及程序,滿足了建筑設計需求。

科研攻關打造戰疫“利器”

防止疫情蔓延,綜合防控措施至關重要。由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牽頭,校內多個院系專家組成的醫工結合攻關“戰疫突擊隊”,圍繞抗擊疫情需求,緊急研發出集成居民個人自測評估、社區疫情智能防控、智能分診等8項智能技術產品為一體的“清華COVID-19智能防控系統”,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整體解決方案。該系統以臨床醫學為基礎,綜合應用大數據、物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在武漢市多地的抗疫工作中。目前,該系統已推出國際版本,為全球疫情防控作出貢獻。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口罩一度成為急需而又難覓的“緊俏貨”。北京化工大學張立群教授團隊聚焦這一難題,緊急研發出了可重復使用的防護口罩,並被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正式立項“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為疫情防控解決燃眉之急。

據了解,張立群團隊研發出的這種高荷載電荷/高抗靜電衰減、抑菌、抗老化三合一的新材料,也是聚丙烯基體的熔噴纖維材料,用它生產出來的口罩不僅可以重復使用,還易於長期保存。如果按照一天佩戴8個小時來計算,使用這種新材料口罩至少可以使用三天。相當於把傳統意義上的一次性口罩的壽命延長了3~6倍。該項技術已經申請了3項發明專利,可支持未來我國公共衛生安全機構實施口罩等關鍵防疫物資的戰略存儲,為更好地應對未來公共衛生風險提供保障。

技術融合助力復工復產

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由該校與某科技公司研制的5G雲控防疫監測無人配送車“小酷”正式上崗。無人配送車“小酷”能測溫、會報警,還能獨立配送物資,可通過遙控操作或自主循跡的方式實現非接觸遠程物資運輸與配送功能,可妥善收納防護品、工作人員餐食、防疫宣傳品等,其有效承載能力可達300kg,續航距離能達到60km,滿電情況下防疫監測功能可連續工作10個小時。

北京郵電大學的校園中也有這樣萌態可掬的“巡防員”——“北郵一號”,它憑借地圖同步構建定位、動態路徑規劃、深度學習智能大腦和視頻智能分析等先進技術,發揮自主巡邏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疫情防控期間因人員流動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作為一款具備5G+AI能力的智能安防機器人,在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方面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高動態導航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蘇中教授團隊自2020年2月15日起緊急研制出“在線式雙模人群體溫篩查儀”和“非接觸快速手持式紅外體溫測量儀”,利用紅外測溫及微光人體識別技術,實現了遠距離在線式非接觸人體測溫,可用於人員出入密集的場所進行快速大面積體溫篩查,提高疫情防控效率。目前,“非接觸快速手持式紅外體溫測量儀”已實現量產,為北京市和山西省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多家單位提供裝備支持。

同樣為疫情體溫篩查貢獻科技力量的還有華北電力大學。近日,由該校揚中智能電氣研究中心研發的“測溫人臉門禁考勤一體機M5T”正式上市。該設備在原有的智能視頻基礎和門禁技術上,新增加了紅外測溫技術,能夠1秒內非接觸式地測量體溫,實現快速篩查,避免交叉感染,一覽掌握全員健康信息。據悉,此門禁設備已經申請北京科委和北京市教委項目,並與多家單位達成合作關系,助力企業復產復工。

記者 趙艷國 實習記者 張勁

來源:現代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