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俞敏洪直播“晒書房” 帶貨為鄉村贈圖書

2020年04月28日11:56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俞敏洪首次直播“晒書房”,抖音帶貨為鄉村捐贈圖書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夠把今天和明天結合的人﹔最成功的人,是今天做的事情滿心喜歡,又同時為明天儲備資源的人。”在俞敏洪看來,當下與未來結合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讀書。

俞敏洪酷愛閱讀,並且常年保持著大量閱讀的習慣。在新東方的日常管理之外,他把生活的大部分時間用來讀書,每年精讀六七十本,泛讀兩百多本,寫下大量讀書筆記。疫情期間,他在書房裡寫下了58篇疫情日記,每天堅持分享一本書。很多人跟著他,一點點養成了閱讀習慣。

4月26日晚間,世界閱讀日之后的第一個周末,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第一次打開了他的書房,面向抖音網友進行了一場“讀書”主題的直播,帶大家逛書房,晒藏書,分享讀書心得,暢聊讀書回憶。他希望用這種接地氣的“閱讀行動”,讓更多人學會讀書、愛上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俞敏洪不僅自己愛讀書,個人的成長受益於閱讀,也希望把閱讀的樂趣帶給更多人,尤其是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鄉村孩子。直播中,他精選了十余本圖書,與大家分享,並首次為鄉村兒童開展了公益“帶貨”,本場直播的全部收入也將用於為鄉村孩子購買圖書。

俞敏洪首次直播晒書房

書房裡的古今中外

直播開始,俞敏洪首先向觀眾展示了書房全貌,一個30多平方米的方正空間,四面牆除門窗外都是書架,從地板到天花板共6層,上面滿當當的都是書。書籍按類別存放,儼然一個小型圖書館。中間一張長桌,是他平時讀書、工作的地方。

“我一生努力奮斗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不是辦了新東方,而是終於有一天買書、看書的時候已經不用太在意書的價格,同時也非常高興,終於在家裡可以專門騰出一間房間來安置自己喜歡的書。”

不過,即便早已實現了“買書自由”,俞敏洪仍坦言,自己不是藏書家,不會重金求購珍本書,只是看到什麼書、喜歡什麼書,就把它買回來,幾十年積累下來,就形成了今天的規模。當然,書房裡的書只是他書籍的一部分,還有一部分存放在辦公室,一部分捐給了新東方教工圖書館以及新東方的中小學。

俞敏洪展示背過的英語詞典

書架之旅,先從俞敏洪的“本家”——英語書籍開始逛起。

“大家知道我曾經背過詞典,這就是其中一本。”俞敏洪舉起一本封皮快散了、做滿標記的英文詞典說道。“背詞典”是俞敏洪大學時背單詞的生猛辦法,大三住院休學期間,他抱著這本詞典,補充了一萬多詞匯量,為以后閱讀英文原版著作打下了牢固的基本功,也讓他成為了新東方最早的托福、GRE老師。

接下來一個多小時裡,俞敏洪帶領直播間觀眾,沿順時針方向,一個個書架走過,分類展示自己的藏書,從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到近當代史,再到世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世界文學、中國文學、名人傳記、教育、宗教、旅游、企業管理、歷史典籍,最后以詩歌收尾。每逛至一個區域,俞敏洪均會抽選幾本喜歡的書籍,向大家介紹書籍主要內容,並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以及和書籍、作者有關的故事。

如何判斷一本書值不值得讀?俞敏洪分享了他的判斷標准:一是閱讀以后你的思維發生改變,對世界的看法更進一步﹔二是讀了這本書感到身心愉悅﹔第三,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增進對世界的了解。

書籍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承載了豐富的個人情感和回憶。

俞敏洪展示大學時買的《莎士比亞全集》

除了大三時背過的詞典,俞敏洪還展示了大四時買的《莎士比亞全集》,扉頁上用鋼筆寫著“八四年六月三日,購於海澱”﹔以及在北大當老師時,花兩個月工資買的一整套《大英百科全書》,在沒有維基百科的年代,它是老師備課的重要參考書,被同事們爭相借閱。它們都是書房裡最珍貴的“文物”。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書房裡多數書架是開放的,隻有少數幾個格子裝了玻璃門,其中一扇門裡,裝的全部是與北大有關的書。“北大是我的精神滋養之地,如果沒有北大就沒有我今天的生活,沒有北大也沒有我今天的精神,沒有北大,也沒有我今天這種相對來說還算比較到位的獨立思考能力。” 俞敏洪一邊打開書櫃門,一邊講述他對北大的“一往情深”。

“我還喜歡看朋友寫的書,看看他們平時怎麼思考的,也是很不錯的交流。”書房裡的很多書都來自朋友的贈送,閱讀的樂趣,在往來談笑的情誼中更加意味深長。

邊走邊讀,邊讀邊寫

在帶大家參觀圖書的過程中,俞敏洪還分享了幾個獨特的閱讀習慣。一個就是“一邊行走,一邊閱讀”,到一個地方旅行之前,把與目的地相關的歷史、文化書籍裝進行李箱,“這相當於在飛機上你就開始進入了那個地方的歷史文明”,既節約了時間,又能豐富旅行的內涵。就這樣,他在飛往迪拜的飛機上,讀完了郭建龍的《穿越百年中東》﹔在緬甸旅行時,從仰光到蒲甘9個小時的顛簸路途中,扶著車把手讀完了500多頁的《國殤》﹔去年,飛往西班牙10個小時的途中,讀完了林達的《西班牙旅行筆記》。

第二個習慣就是把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無論是旅行的收獲、讀書的感悟,還是生活的思考,把它們形成文字,這樣經年積累下來,可以看出自己人生的軌跡和思想的變化,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幾十年堅持下來,讀書、行走、思考、寫作、演講,已形成一個輸入、輸出的“閉環”,《行走的人生》、《彼岸風景》等書,便是這些散落的思考匯集的成果,此外,他每年還堅持寫幾十篇讀書筆記。

俞敏洪在書房直播中

直播最后,俞敏洪還從自己讀過的書中,精挑細選了十余本書籍分享給大家。挑選原則是:自己讀過,且認為值得反復閱讀﹔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且盡可能適合快節奏生活中的閱讀場景。

其中有文學通識類書籍,如《蔣勛說文學之美》《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詩古詞古文》《一念桃花源》,讓大家在繁忙的當代生活中找到通往古代經典的鑰匙﹔另外還有世界政治經濟歷史書籍,如《變革中國》《繁榮與衰退》《羅馬人的故事》(精編體驗本),以及傳記文學作品《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等。他希望大家從這些書籍裡,既讀懂中國,也了解西方﹔既認識自我,也擁抱世界﹔既了解過去,也能看清當下,迎接未來。

為了鄉村孩子直播“帶貨”

俞敏洪不僅自己熱愛閱讀,也一直關心鄉村孩子的閱讀現狀。

2019年全國“兩會”上,俞敏洪提交了《關於保障貧困地區兒童課外閱讀消除城鄉閱讀鴻溝的建議》,呼吁社會各界關注鄉村兒童的閱讀需求。新東方公益基金會發起的“鄉村學校圖書角”項目,已幫助20多所村小建起閱覽室或圖書角。

為鄉村孩子募集圖書,也是此次直播的目的之一。

除了給大眾准備的書單外,俞敏洪還特意為鄉村孩子挑選了一本童書《畫裡畫外趣學古詩詞》作為公益圖書,觀眾可以以優惠的價格給鄉村孩子購買。此外,本場直播的全部收益,俞敏洪也將1:1配捐,用於給鄉村學校購買書籍。

此外,世界讀書日當天,新東方公益基金會還發起了“益起讀書 益起成長”系列公益活動,倡導新東方員工和關注鄉村兒童成長的社會各界人士捐贈書籍,為鄉村孩子提供知識養料,活動共募集圖書近1000本。

“我后半輩子最希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為農村孩子帶來更多的正能量,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機會。”作為農村出身的老師,俞敏洪一直在為農村教育做出切實的努力。

書房之旅結束后,俞敏洪還與兩位大學生、一位創業新秀進行了直播連線,就讀書、學業規劃、就業、創業等相關話題,開展了互動交流。最后,俞敏洪“連麥”了一位新東方18年老兵李旭,兩人就公益話題展開了探討。李旭回憶了2016年與俞敏洪一起去四川雅安新東方希望小學的經歷,那次俞敏洪面對打工子弟們講話時情不自禁落淚,令李旭深受觸動。

“作為新東方的老師,我們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讓農村孩子,能享受到跟北京上海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這是老俞這麼多年一直教導我們的,也是18年來我從沒想過離開新東方的最重要原因。因為我覺得我們在做的是Education,我們把它叫做教育。”李旭說。

“希望大家以后學會讀書、愛上讀書。因為讀書這件事情不僅對我們個人發展有好處,能讓人思維更加完整、眼界更加開闊,對祖國的進步也會有很大的好處。”俞敏洪說,猶太人平均每年讀書65本,而中國人算上教科書在內,平均每人每年隻讀5本書,“我們應該加大自己的閱讀量,所謂開卷有益,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也帶著中國的孩子們,尤其是幫助中國農村和山區的孩子們來一起閱讀,一起成長。”

(責編:孫競、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