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農人”、深耕農業大數據、研發智能農機……這些海歸做出了相同選擇——
留洋歸來 走向田野
丁旦正在手機上調試無人機。 |
豐疆智能收割機在作業季幫助農民收割。 |
韓緒(右一)正在向參觀者介紹智慧農場的生態系統。 |
通過遙感數據分析,精禾團隊為郭念通找到了藥害原因。 |
3月12日,在河北省泊頭市四營鄉黃屯村麥田內,合作社工作人員利用植保無人機和噴霧機作業。 |
若是在10年前,沒有太多人會將“海歸”與“農業”相聯系。但如今的情況已大不相同:廣袤的中國鄉村正展示出巨大的活力,吸引了許多留學人員返鄉創業,在他們熟悉的土地上大展身手。
與此同時,一場由科技創新所帶來的深刻變革也在鄉村悄然發生。的確,農業走向未來,科技才是其中真正的硬核支撐力,而在一項項農業“黑科技”背后,自然少不了海歸的身影。
回到故鄉做個“新農人”
在兩名飛手的操作下,搭載田間精准定位系統的多旋翼無人機騰空而起,正在高效參與春耕作業。
這是4月初,在江西省高安市石腦鎮梅江村的高標准農田裡發生的一幕。無人機直播新技術的應用給春播提供了新路徑。相較於傳統拋插秧,無人機水稻直播每畝隻需3—5分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稻種植的勞動強度,並且省去了育秧與插秧兩個環節,播種均勻度也更高。
對於高安種糧大戶丁旦來說,這是他所在的合作社正式在早稻種植中啟用無人機直播的第一年。在此之前,他已將多種先進技術手段帶到農田之中,率先過了一把農業“黑科技”的癮。
2016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拿到消費者市場學的碩士學位后,丁旦打定主意返鄉,決定幫父母做好“高安大米”的品牌。而當時,他的這個決定卻讓母親王秀萍很不理解。
“送你出國讀書,為的不是讓你回來之后繼續跟我做農業呀!”王秀萍跟兒子有過爭吵。農業苦,利潤薄,她比誰都清楚,眼看著丁旦心意已決,王秀萍拗不過,最終還是同意了兒子的選擇。
但在返鄉之前,母親說服丁旦先去大城市的企業就職鍛煉,開拓眼界,積累一些經驗后再回來跟著自己做農業,她擔心自己學歷有限,能教給丁旦的不多。“‘你直接回來隻會跟著我的老路走,出國學習的成果也會打折扣。先去跟別人學學,看看大企業是如何運作的,學好了再回來’,這是母親當時對我提出的要求,現在回頭看確實非常有先見之明。”丁旦感慨地說。
在上海積累了兩年品牌傳播策劃的工作經驗后,丁旦終於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土地。面對當時公司旗下的荷悅合作社種植面積隻有2000畝的現狀,他主動請纓,承擔起流轉石腦鎮、汪家圩等周邊鄉鎮土地的工作。
“他真的是要種田?”
眼前這個“喝過洋墨水”的斯文年輕人讓不少村民起了疑,擔心他另有所圖。丁旦連夜將土地用途與規劃寫明、打印出來,裝訂成冊送到了村民手中,還邀請村民代表到公司參觀考察,打消了他們心中的疑慮。一家家農戶走訪、一聲聲“大伯”“大媽”叫著,嘮起家常的丁旦宛如鄉親們的自家人。村民們終於被丁旦的誠意打動,紛紛簽訂流轉協議,不到4個月的時間,流轉面積就達到了8000畝。
隨著農田面積的擴大,丁旦愈發意識到機械化生產迫在眉睫,必須要借助先進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荷悅種植基地帶動了周邊6000多農戶參與工作,而這些農戶的年齡都在50歲以上。”數據背后的隱憂讓他無法忽視,“10年后誰來做這些工作?所以一旦有新的技術,無論成熟與否,我們必須去接觸、去了解、去摸索,採用高科技的農業手段才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進來。”
去年,他在基地裡建起了1000平方米的玻璃大棚、2300平方米的連棟溫室大棚,還引進了全自動播種流水線,運用先進的育秧栽培模式進行統一催芽、播種與育秧。有的訂單戶發現丁旦這裡催芽效果好,寧願驅車40多分鐘,也要把種子拉來催芽,之后再回去播種。他還組建了農機團隊,9名成員全是“90后”,並先后購入3台旋耕機、7台插秧機、6台收割機與3台無人植保機,在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不斷“嘗鮮”新科技的丁旦,看到了智慧農業背后的巨大潛能,也看到了蘊含其中的豐收希望。
今年,丁旦早早做好了打算,他准備在800畝的試驗基地裡安裝農田傳感器,精准測量土質、水溫、降雨量等數據並上傳后台系統,使生長數據可精准查詢。
“有了科技助力,消費者掃碼就能溯源這一粒粒米的生長全周期。了解更清楚,才能吃得更放心!”
“智慧農場”與有機種植
受父親韓惠成影響,四川姑娘韓緒對土地有著一份深深眷戀。父親每天都會去農場,韓緒也養成了這個習慣——“忙完工作,從辦公室走出去,走到大自然中去,我們對土地與蔬菜確實有份獨特感情。”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縣安西鎮柏楊村,位於省農業博覽園之內、佔地1000余畝的中以津惠智慧農場遠近聞名。父親是開創智慧農場的造夢人,而在英國求學5年、碩士畢業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韓緒,則是把父親有機農業藍圖變成現實的關鍵推手。
智慧農場是與以色列合作共建的農業項目,在全面引進以色列和荷蘭的高科技溫室大棚技術之后,高度智能化的生長環節把控,是維護好“舌尖上品質”的核心。
光引來技術還不夠,還得有高質量人才做支撐。安東尼,便是韓緒挖空心思成功“挖角”的以色列農學家之一。“安東尼農學技術與經驗非常豐富,來新津之前,他一直在為阿聯酋迪拜市政府工作,種植有機小番茄。他的到來是團隊的強勁助力。”韓緒說。
她還給安東尼配了一名畢業於四川理工大學的“新農人”學員,專門跟著他學技術。學員不負所望,不僅掌握的農學技術日趨成熟,英語水平也跟著得到了提高。
現在,智慧農場的參觀者常常絡繹不絕。按照不同生長階段,通過LED補光、智能溫控、智能澆灌、智能鼓風、營養輸送等幾大系統,供給農作物所需的光照、水分、溫度與營養,實現自動化跟蹤培育。韓緒向一批又一批參觀者講解智慧農場每一處“玄機”所在,她喜歡這個角色,每一次講解也像在播撒一粒粒種子,讓科技含量更高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在參觀者心中生根發芽。這個現代農業園裡的一幕幕,展示了高科技農業生產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它未來可能實現的更大可能性。
正是得益於這套成熟的智能化系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來襲,農場的固定產出並未受到影響。“疫情之中,科技農場給了我很好的反饋,幫了大忙。比如說,我們的精准滴灌系統是全電腦控制,無論操控者在哪裡都不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
2月初,面對當地居民受疫情影響出門採購不便的情況,韓緒和同事做起了愛心義務配送有機蔬菜的業務。以1元1斤的價格,將蔬菜以無接觸配送的方式送至新津城內各小區。短短四五天,15000余斤蔬菜全部售空。
韓緒說,這次新冠疫情給她帶來了更多思考,也希望在未來銷售板塊中做更多線上嘗試。“現在我們最主要的營銷策略還是口碑營銷,希望消費者先到農場實地看到蔬菜的生長環境,再通過產品口感而認可我們的產品,成為回頭客。接下來,轉線上的步伐會加快。”
接手農場以來,這個“95后”的年輕創業者像一架橋梁,聯通中外,但磨合的過程也伴隨著挑戰。“讓中外更好融合,引進的技術能在國內生根發芽,這也是我們不斷探索的過程。我在國外待了幾年,可以理解父親的想法,也對外國人的思維有所了解,一邊做父親的工作,一邊做外國員工的工作,其中難免磕碰,還是得多些彼此理解,才能破解‘水土不服’。”在她看來,這也是海歸的優勢所在。
大數據中的細耕農業
北京市海澱區信息路26號是中關村創業大廈的所在地,這裡聚集著許許多多身懷創業夢想的青年人。2017年,留美回國的楊潤勃,也把這裡作為自己創業的第一站,傾力打造精禾農業大數據品牌。
“通過建立農業大數據驅動的智能生產模式,提供從種到收的生產精准決策,讓農田產出實現最大效益,讓農民種地能賺錢、多賺錢。”回國之初,帶著讓每一寸耕地發揮出最優效益的信念,楊潤勃與團隊奔向了廣袤的中國鄉村。
“我家的麥子從年前到過完年都長得特別好,就是從2月下旬打完藥后開始發黃,這是咋回事?附近還有一家種糧大戶400畝的地,也遇到了跟我一樣的情況。”突發藥害,急壞了山東鄒平明集鎮邢家村的種植大戶郭念通。
3月初,楊潤勃與同事們收到了郭念通的求助信息,他家882畝的冬小麥自年后打藥后黃得厲害,情況若得不到好轉將有巨大損害。精禾團隊立刻通過衛星遙感的大數據分析,為郭念通制定了解決方案。在經過與農業專家、農資商、農戶的多次探討后,精禾團隊確定老郭遇到的問題原因在於用藥配比有誤,噴洒方式、氣溫與水量也沒有得到精准控制。精禾聯合創始人陳雅銳告訴記者,找出“病因”后,他們為老郭制定了解決藥害與補充營養“兩步走”的實施方案,如今田間情況已有部分好轉。
距離山東近4000公裡之遙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創錦農資有限公司通過精禾研發的“精准農業大數據”技術,在疫情期間推出了“戰疫情、備春耕”服務,創新農資營銷和服務方式,幫助客戶及時了解地塊情況,提前部署春耕工作,有效輻射到了12萬畝土地。
據楊潤勃介紹,如今在精禾大數據雲平台中,已有包含智能田間監測、智能整地、智能播種、智能變量施肥、智能施藥、智能灌溉與智能收割等在內的7項系統,能夠為農民和農業合作企業用戶定制高效、可持續化的環境友好型農田決策管理方案。創業3年,他們已為超過208萬畝農田提供了數字化農業服務,覆蓋黑龍江、吉林、內蒙、山東等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大數據將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楊潤勃說,有了大數據支撐,農業可以很“酷”。“看天吃飯”早已變成了“知天而作”。
“無人農機”駛向未來
2018年,首席科學家吳迪離開大疆公司,正式作為創始人之一成立豐疆智能,研發國產智能農用機器人。他在瑞典林雪平大學獲得集成電路設計博士學位,已在芯片、機器人領域打拼了近20年。
一年后的春天,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產品——“無人插秧機”正式問世。插秧機可以同時接收衛星導航和基站的定位信號,算出更精准的位置信息,誤差可控制在2.5厘米內。更為重要的是,無人插秧機不僅價格與傳統機器相差無幾,還能夠幫農戶節省一筆機手雇佣費用。因為操作門檻不高,普通農戶稍加教學都能很快上手。吳迪笑稱,用手機操作農機的過程,其實跟玩游戲很像,因此方便易學。
“農機還是外國的好用,國產的不行,我上過當。”
無人插秧機面世后的宣講第一站定在了黑龍江,一望無際的黑土地上,一個老大爺的這句話給吳迪和團隊澆了一盆冷水。
吳迪向這位大爺保証,機器如果不好使可以直接退貨,還會有現金賠償。望著面前這支專業的創業團隊,老大爺決定訂一台試試。
操作簡單、機器靈敏,大爺贊不絕口,訂購的人越來越多,無人插秧機打開了銷路。半年后,吳迪與團隊又推出了無人收割機和無人拖拉機。
“我們是一個機器人公司,創業的目標就是將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農業是最先落地的應用場景。農林牧漁,針對每個環節,我們都基於自身的研發能力引入智能化和無人化的產品,來釋放行業內的傳統勞動力,改善大家的工作環境,同時,提高行業的標准化和集約化作業水平。”吳迪說。
在吳迪看來,農業的智能化是邁向未來的必由之路,而若想讓農村的生產力產生革命性變化,隻能靠科技創新。“通過科技創新,中國可以在農機、農林牧漁的智能化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農林牧漁的從業者,能夠花更少的錢實現更先進的自動化。”
而今,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全國多個地區,都能看到豐疆智能農機在田間運轉忙碌,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在吳迪心中,一直有一幅“無人農場”的藍圖。“將農場的三維模型建好,這相當於農機自動駕駛的精准地圖。按照農戶的作業計劃,農機自動開出、作業。我不必一定要待在控制室裡,我可以開車去別的地方處理事情。這是真正未來‘無人農場’的樣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