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困守羅馬的日子

本報記者 趙曉霞
2020年04月09日09: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何菁旸給自己列的時間表。

  從早7時半到晚10時半,何菁旸的時間表上列了近10件事,這也是她在疫情期間周一至周五的常態。“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2點到晚上6點是語言學校安排的網課。意大利語版的《小王子》每天要看一章,一章要看兩遍。第一遍邊看邊查詞和隱喻,第二遍通讀看透意思。……”從3月18日開始讀《小王子》,直到4月6日,何菁旸終於合上了這本書的最后一頁,“一開始舉步維艱,一個完整的句子都看不太懂,之后的閱讀速度漸漸加快,情感帶入也越來越深。”

  進入4月,她有個新願望——可以讀完已經開了頭的電子書和紙質書。

  何菁旸通過圖蘭朵計劃(意大利政府針對中國藝術生去意大利留學的官方計劃)於去年11月1日到羅馬一所語言學校就讀。開學初,她覺得時間太慢,情緒低落,總想著回國。在師友幫助下,走出抑郁時光的許菁旸希望“趁著溫柔的風和陽光,去更多的地方”。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的既定計劃。選擇留在疫情嚴重的意大利,讓遠在國內的家長甚為擔心,“他們有些焦慮,希望我回國”。

  何菁旸也曾糾結過要不要回國,3月21日她在自己的公眾號寫下“我是大多數被困留學生之一”,還對“被困”做了專門解釋:“用‘被困’原本稍顯夸張,但現在看著疫情一天天嚴重,連囤個糧食都需要帶上相關文件,這個詞兒也不夸張了。”

  3月10日,意大利進入全國“封城”狀態,這一天本來是許菁旸原訂機票的回國時間。“退票前兩天,一直在糾結回還是不回。正巧碰到我的專業課老師,他的建議是留在意大利,一是考慮到長途乘機,感染風險大﹔二是出於學業接續,留在意大利更合適。”聽了老師的這番話,許菁旸決定留下來。而那些之前擔心的回國后還需要交好幾百歐元房租、回國之后簽証怎麼辦等問題,也都迎刃而解。3月9日,她完成退票手續,雖然損失了2000多元人民幣,但現在回頭看“覺得值得”。“其實,華人的防護意識很好,應該相信自己。”何菁旸說。

  從意大利疫情暴發,何菁旸便收到不少來自國內朋友的微信問候:“沒事不要出門”“做好防護”“如果需要的話從國內給你寄點口罩過去”每天問候最多的則是她的母親。“一天看不到我的消息,媽媽就會打視頻電話,我跟她說得最多的是‘媽媽,不念經好不好?一句話可以說幾遍,我都能記個小本子了。’其實,不管聽誰說多少遍,心裡都是溫暖的,因為我知道嘮叨的背后是愛。”何菁旸說。

  雖然父母還是會擔心,但何菁旸覺得自己面對洶涌的疫情,還算“淡定”。“列時間表很重要,這會讓我每天都忙碌、充實,可以有條不紊地走在自己預定的節奏中。這個習慣放在疫情期間,效果更明顯。生活被填滿了,就沒那麼多時間擔心和恐慌。唯一不同的是待在家裡不出門。”

  目前,何菁旸每半月出門一次到最近的超市採購,讓她欣慰的是意大利男朋友開始戴口罩。“在意大利疫情不太嚴重時,我出門就開始做防護措施了,但我男朋友不太理解,也不高興我總是談論疫情。但當疫情開始擴散時,他認為我當時的應對是明智的。”何菁旸說。

  雖然疫情凸顯了因文化差異導致的摩擦,但何菁旸更多地還是感受到了兩國之間的情誼。

  當地時間3月14日,意大利羅馬A線地鐵站Re di Roma附近的小區,響起了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伴隨著國歌的旋律,有人大聲高喊“Grazie Cina!”(感謝中國),街道兩旁的居民也紛紛鼓掌。這個在網絡平台熱傳的視頻讓何菁旸“淚目”,“感謝中國醫療隊的到來,我的安全感從來沒有如此強烈,慶幸自己留下來,親眼見証了這個國度人們觀念的改變。希望待到擊退疫情之日,再把酒言歡話情誼”。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