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海外學子是祖國母親的一份牽挂(疫情下的學子人生(3))

本報記者 趙曉霞
2020年04月09日09: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劍橋學聯工作人員在確認學生領取口罩登記信息。

  在美國讀高中的施煜程近期打算看的書。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目前仍在海外的約140萬中國留學人員該如何做好防護?學校停課,是選擇繼續留在國外還是回到祖國?如果決定回國,如何買到機票……這些都成為留學生群體關注的焦點話題。

  心系國內到身處疫情之中

  兩個多月前,在美國讀高中的施煜程抱著“幫助在非典時期守護當時年幼的我們的人”的初衷,同幾位中國留學生發起並成立了“武漢加油·北美留學生組”志願者團隊,募集善款,將一批批防護物資寄往國內。募集活動結束后,北美留學生組成立了心理援助小組,旨在為一線的醫護人員、隔離中的患者服務。如今,該心理援助小組開始為身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提供服務——開展“面對學校停課和疫情發展,留學生們是否應該回國”專題講座,分享如何高效率地上好網課的經驗,上線匿名心理咨詢服務……

  “我周圍的留學生中,還是感受得到恐慌情緒,尤其是北京時間4月3日,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發布推文,呼吁在海外的美國人盡快回國,大家的情緒更波動了。面對疫情發展,家長可能比學生更焦慮。”施煜程說,“回不回國對留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大問題。我了解到,周圍不得不回國的中國學生有兩類:一類是有些學生留在美國面臨一些現實問題,比如要做好整個暑假都留在美國的准備,但很多美國高中是走讀制,住在校外的中國學生可能會遇到住宿問題,因為有些當地家庭在暑假期間不願意接受留學生﹔另一類是住在學校宿舍的學生,宿舍關閉后不得不回國。”

  施煜程原計劃5月初回國,因為“高三5月初就放假了,不得不回”。他目前能買到的回國機票是4月底,中途需要中轉,“直飛的買不到,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有人在賣,但貴得離譜。有些留學生也在等,看相關部門是否會組織包機回國,但大家都能理解包機協調的難度。”

  目前,施煜程住在當地人家中。讓他感到幸運的是,即使在疫情初期,房東對他和同住的中國學生戴口罩的行為也表示理解,認為這是個人選擇。每周去一次超市囤食物、享受自己做飯的樂趣、感受房東偶爾會送些食物的溫馨……施煜程的生活節奏張弛有度,最近的計劃是讀相關哲學書籍,“讀大學后,我准備輔修哲學或者社會學”。

  和施煜程一樣,目前仍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在全球疫情擴散中,均經歷了心系國內疫情到置身疫情之中的過程,並根據自己的學業、生活等情況做出應對。

  正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陳珊珊,自德國疫情暴發,已經在家待了約1個月。“在家裡工作,效率相對沒那麼高,但還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項計劃,以保持生活規律和身心健康。‘兒行千裡母擔憂’,我每天會同父母視頻通話半小時,看著他們的笑容,感覺一個人居家隔離的日子也不孤單。” 陳珊珊說。

  祖國是堅強后盾

  面對海外疫情的蔓延,中國留學生的安全和健康時刻牽動著祖國和人民的心。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外交部要求280多個駐外使領館把做好海外留學人員工作作為當務之急和重中之重,全力維護好海外留學人員的安全和健康。目前正在向中國留學人員比較集中的國家調配50萬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萬個口罩,50萬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資。

  4月3日,陳珊珊所在的德國柏林地區急需口罩的中國留學生收到了“健康包”。“在疫情發展初期,我們就收到了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以及柏林公派學聯發送的疫情防護電子手冊,這讓大家的自我防護淡定有序。而之前,義達國際物流的愛心口罩也送至中國留學生手中。除此之外,國內不少單位、組織對留學生及華人的援助還在行動中。這些援助行動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祖國是我們的堅強后盾。”陳珊珊說。

  就讀於美國耶魯大學的宣哲民介紹說,在“健康包”發放之前,耶魯大學中國學聯已收到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寄來的兩批共600隻醫用外科口罩。他還記得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日前“隻要留學生還在這裡,我就不會離開”的表態,“這讓我們十分感動,我也願在耶魯留守到最后”。

  英國劍橋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主席夏俊斐告訴記者,可以領取“健康包”的信息發出之后,預計劍橋地區報名的中國學生是400人,但報名人數遠遠超過預估,實際報給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申請領取“健康包”的是800人。

  對大家關注的包機回國,馬朝旭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於疫情嚴重國家,確實有困難急需回國的留學人員,黨和政府將及時採取必要措施,協助他們逐步、有序回國。”

  數據顯示,自疫情發生至4月2日,中國已陸續派出包機和臨時航班從海外接回受困的中國公民。3月海外疫情加速擴散蔓延后,又派出9個架次的臨時航班從伊朗、意大利等疫情嚴重的國家接回包括留學人員在內的1457名中國公民。“近一段時間,由於各國入境過境政策變化以及航班調整等原因,在埃塞俄比亞、柬埔寨、孟加拉等國一度發生了留學人員在中轉回國途中滯留的現象。經過國內國外緊急的協調和工作,目前這些問題都已經得到妥善解決,滯留人員已經全部搭乘增開的航班安全回到了國內。”馬朝旭說。

  就在國新辦舉辦疫情期間中國海外留學人員安全問題新聞發布會當天,有一架包機從國內前往倫敦,接回了部分在英國的留學人員。

  中國學子守望相助

  面對疫情,許多留守留學目的國的中國留學生除了做好個人防護,也盡己之力為他人提供幫助,送去溫暖。

  在英國疫情發展初期,劍橋學聯組建了“抗疫社區”。“該社區的建立仿照中國社區式抗擊疫情的方式,根據學者學生在劍橋地區的住宿地點分為10大區域,每個區域分成5至8支隊伍,並指派1位負責人,目前已覆蓋劍橋地區的800余名學生學者,仍有100余名新進成員等待分配。”夏俊斐說,“區域負責人由學聯工作人員擔任,小隊長由志願者擔任。每兩至三天,小隊長會對自己所在小隊的學生學者是否出現發熱等症狀進行篩查匯總,並協助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狀的同學尋找相應的救助和日常生活資源。”

  據夏俊斐介紹,目前留在劍橋的同學大都理性,學習生活也都能妥善安排。“大家最擔心的是當地醫療系統的承載能力,還有國內家長的焦慮情緒也會傳遞給學生們。”該背景下,“抗疫社區”就起到了穩定學生情緒的作用。“除發放防護物資、分享防疫信息、為有實際需求的學生提供幫助之外,抗疫社區每個小隊的同學住得很近,大家可以相互照顧,一旦有訴求,也有助於第一時間求助。這其實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夏俊斐說。

  4月1日開始,施煜程參加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等機構發起的愛心護航行動,成為一名志願者,參與問卷分發和防疫物資的分發。“祖國讓我們感受到溫暖,我也希望自己能貢獻一份力量。” 施煜程說。

  4月3日,宣哲民在微信朋友圈寫下“姑娘們真棒,致敬最美逆行者,現在我們堅守下半場”的感想,介紹耶魯大學中國學子聯合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創作的歌曲《等你》。就讀於耶魯大學細胞生物系的楊斯思是這首歌的編曲。“這首歌,既致敬支援武漢的醫生團體,也獻給現在留在世界各國的中國學子。面對‘戴不戴口罩”這樣的文化差異,面對暫時停擺的科研活動,面對畢不畢業、有沒有工作的壓力和訂購回國機票的艱難。如果我們可以放慢腳步,做一些平時沒時間思考和完成的小事,那也不失為一段難得的經歷。” 楊斯思說。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