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建設一所讓社會尊重的最美鄉村學校

2020年03月27日08:53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吳春來在給凡龍圩學校四年級孩子上語文課。受訪者供圖

“疫情放假,孩子們的網課上得怎麼樣?”2020年年初,湖南省永州市語文教研員吳春來老師結束了在東安縣凡龍圩學校的3年支教工作,但是他依然惦記著那裡的老師和孩子。幾天前,他給學校的唐民強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們的情況。

“很多農村孩子沒有智能手機,有的父母寄回來手機,但爺爺奶奶也不會用,網絡教學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唐民強實話實說。

“3年后,我們要把凡龍圩學校建成永州市最美的鄉村學校。”2017年9月的一天,吳春來在凡龍圩學校舉行了到任后第一次家長會,台下板凳上坐著的幾乎都是學生們的爺爺奶奶。

“這是一個夢,實現起來需要學校、學生和家長三方合力。各位家長,你們並不是把孩子放到學校就萬事大吉,要告訴孩子做人的道理。我們的校訓有8個字:實事求是,光明磊落,要告訴孩子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實事求是。長大做正當人,光明人,告訴孩子懂得尊重,告訴孩子懂得努力,告訴孩子懂得感恩。”

3年后,凡龍圩學校面貌煥然一新。“正心明道真教育,格物致知實作為”是刻在校門口兩邊的對聯。校門口還豎起一塊校訓石,是原國家教委一位領導題寫的:實事求是,光明磊落。

以前,這是一所沒有大門的學校。吳春來從東安縣教育局申請到一筆校園修繕資金,他還帶著學校幾名男老師一起整飭校園。終於,學校有了校門,吳春來親自創作的校歌“上了牆”,校門口的兩道矮牆經過粉刷變成“詩牆”,寫上五六十首唐宋詩詞,配以美麗的圖畫。操場修整了,校園裡種草種樹種花。

一位休產假歸來的女老師說:“我都認不出來自己的學校了,簡直美得像花園一樣。”

最初,吳春來注意到學校的學生見到老師表情膽怯,從來不敬隊禮問好。在課堂上,孩子們也是低著頭,有睡覺的,還有玩玩具的。“我向小朋友們也提幾個要求,在校園裡見到老師一定要問一聲好,還要身體前傾,目光看著老師說。上課的時候要多提問,多思考,多記筆記,多和同學討論、交流學習,下課后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吳春來說:“我的夢想就是像陶行知先生一樣,建設一所讓社會尊重的最美鄉村學校,教師敬業、學生樂學、校園有文化。”

教學改革最重要的陣地,還是在課堂上。“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調動包括差生在內的所有學生,再差的學生,老師也不能歧視,不能放棄。”

所有老師對這位第一校長的課堂都充滿期待和好奇,因為吳春來到凡龍圩學校,最強調的就是“課堂教學”。“真正的好課其實並不精彩。在課堂上,我沒有什麼絕招,歸納起來隻有5個‘多’字,即多到學生中去,多讓學生提問,多讓學生展示,多讓學生思考,多讓學生討論”。

“五多”,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不容易。

上課前,他到教室了解學生情況,恰巧認識了石同學。他外表憨厚,天資並不聰慧,和大多數農村孩子一樣,看上去老實巴交,用“木訥”一詞形容並不為過。“不管我問什麼,他都不說話,總是給我一個羞怯的笑容”。

在課堂上,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吳春來先帶著孩子們來了一曲班級合唱,看到有些學生表情拘謹,吳春來又讓學生們一一站起來做簡單的自我介紹,這樣學生們才稍稍鎮定下來。吳春來走下講台,站在學生身邊和學生進行互動,鼓勵學生多開口多舉手。“不管想表達什麼,我的課上可以隨時站起來,或者舉手示意老師”。

那天講的課文是《海燕》和《雷電頌》,吳春來走到石同學身邊說:“請你站起來有感情地朗讀《海燕》。”石同學緊張地站了起來,臉憋得通紅,等了半天,卻一個字也讀不出來。石同學以為會被老師嚴厲地批評,課堂氛圍也變得緊張起來。吳春來摸摸石同學的頭,示意他坐下,然后說:“看來,人的潛能爆發起來是需要蓄能的,老師小時候也是這樣,沒關系。”同學們都笑了,課堂氣氛又輕鬆起來。

吳春來注意到很多男生的指甲沒有剪,頭發也比較長,而石同學的衣著整潔,指甲很干淨,於是表揚了石同學,“石同學是我們班的帥哥,著裝干淨整潔,老師很喜歡,同學們都要向石同學學習,注意自己的儀表!”石同學原本膽怯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在講到《雷電頌》一文時,吳春來拿著教科書緩步走到石同學身邊,“石同學,請你來讀……”石同學站起來,沉默了兩秒鐘,終於磕磕巴巴地讀了起來。

“平時的課堂上,老師總是忽略了這樣的學生,把目光集中到幾個基礎好的學生身上,但對教育來說,沒有盡職盡責。”吳春來說。

下課后,孩子們圍攏過來。“吳校長,還能給我們上一課嗎?”

“沒時間了。”

孩子們低下頭,顯得很不高興。“那下周能來嗎?”

“可以。下周不見不散。”孩子們又笑了。

從2017年到2019年,吳校長為凡龍圩學校的孩子們講課近200節。既給孩子講課文,也給老師講教法。有人說吳春來上課成癮,上課成魔。吳春來則說,對於老師,上課是看家本領,作為校長,最有說服力的就是上課。

“在來這所學校之前,我心裡知道,想改變這所學校並非容易的事兒。”凡龍圩學校是很多鄉村學校的縮影,學校裡的孩子90%以上都是留守兒童,學校教學質量不高,老師的業務水平不高,有的老師對教育不是很熱愛。

在觀察一個多月之后,吳春來發現老師從來不到學生中去,整堂課都站在講台上,或者打開多媒體,或者手持書本從頭上到尾,從來不讓學生展示、討論、思考、提問。這也是吳春來提出“五多課堂”的直接原因。

“吳校長,不是我們不想在課堂上讓孩子多發言,多討論,關鍵是這些農村孩子不行,沒有見識,腦子也不靈光。我們真的做不來。”一個女老師找吳春來哭訴,說她的班上就有這樣的學生。

吳春來決定給孩子們上一節課,“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關鍵是教師要下功夫”。

那是四年級的語文課,班上的男孩龍龍就是女老師所說的問題學生,但他很積極,總是舉手表示要回答問題,吳春來請他朗讀其中一首古詩,他一張口,全班同學就開始哈哈大笑。這個男孩聲音很小很尖,發音靠前且不准確。下課之后,他帶著孩子去了辦公室,老師們都圍攏過來觀摩。

“龍龍,如果不會說話,長大了連女朋友都找不到,知不知道?”吳春來給龍龍倒了杯水,讓他坐下。“別緊張啊。老師說一個字,你跟著學一個字,盡量打開嘴巴,用氣息發聲。故-人-西-辭-黃-鶴-樓……”

吳春來一個字一個字地教,為了方便孩子感受自己的發音,他單腿蹲在地上,臉和龍龍離得很近。15分鐘過去了,龍龍終於可以把一首詩完整地讀出來,聲音也大了許多。“加油,老師為你鼓掌,回去每天多練習。”吳春來站起來時腿有點發麻,但心裡特別高興。

“吳老師站在講台上的時候,眼睛裡是有光的,那是一種很有穿透力的光,也許就是我們常說的激情。”凡龍圩學校的張鐵生老師說:“吳春來老師的教學主張,給我們這所普通的鄉村學校帶來的沖擊是巨大的。”

張鐵生當時是校長,“五多”教學理念從班級試點到所有學科全面推廣,成立了領導小組,進行定期聽課教研,並將“五多”理念作為老師的課堂考核的依據。“我們的課桌不再是一排排擺放,而是5個學生一堆,老師必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走到學生當中去。

“我們學校的成績過去在東安縣是倒數的,吳校長推行改革之后,學校的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張鐵生說,“吳老師支教結束了,他的‘五多’課堂理念一定會留下來,成為我們的寶貴財富。”

記者 桂杰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